【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退圩还湖的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河道边坡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退圩还湖的生态护坡以及生态护坡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注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退圩还湖的生态问题倍受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湖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护坡已不仅仅具有“防洪、除涝、引水、航运”等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等功能,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河道护坡作为一种保护河道的铺面体系,现有传统护坡和生态护坡两种大形式。传统的河道护坡工程常采用抛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土工膜袋混凝土护坡和绳索铰链混凝土板块护坡等。这些形式的护坡方式多注重河道本身的岸坡稳定性和河道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很少考虑对生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传统的河道护坡方式在保持岸坡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洪排涝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防护效果立竿见影。但工程造价相对较高,水下施工难度较大,且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要定期维护、不断修复。同时传统的护坡工程对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加速了人们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退圩还湖的生态护坡,包括主体(7)、拉环(4)、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主体(7)分为固定层(8)、营养层(9)和底板(10),所述固定层(8)分为竖格(5)和横格(1),所述横格(1)竖列对齐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竖格(5)设置在所述横格(1)之中,所述竖格(5)之中设置有若干个生态圈(6),所述生态圈(6)下端连接在所述营养层(9)中,所述营养层(9)中填充有营养土,所述底板(10)设置在所述营养层(9)下方,所述底板(10)右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拉环(4),所述底板(10)与所述主体(7)滑动连接,每个所述主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退圩还湖的生态护坡,包括主体(7)、拉环(4)、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主体(7)分为固定层(8)、营养层(9)和底板(10),所述固定层(8)分为竖格(5)和横格(1),所述横格(1)竖列对齐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竖格(5)设置在所述横格(1)之中,所述竖格(5)之中设置有若干个生态圈(6),所述生态圈(6)下端连接在所述营养层(9)中,所述营养层(9)中填充有营养土,所述底板(10)设置在所述营养层(9)下方,所述底板(10)右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拉环(4),所述底板(10)与所述主体(7)滑动连接,每个所述主体(7)上端设置有两个所述上连接板(2),每个所述主体(7)下端设置有两个所述下连接板(3),所述上连接板(2)和所述下连接板(3)正中均设置有栓孔(11),所述栓孔(11)中设置有连接栓(12),所述连接栓(12)设置有栓柱(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退圩还湖的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印,钱钧,王春美,王冬梅,蒋志昊,祁仰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