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0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包括绿化砼、陂路、过渡区、人工鱼礁、护岸块和抛石护脚,所述的绿化砼的底部固定连接陂路的一边,所述的陂路的另一边固定连接过渡区的上端,所述的过渡区的底端固定连接护岸块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人工鱼礁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和人工鱼礁交替连接,所述的护岸块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抛石护脚,抛石护脚内部铺设有石块增加护岸底部的重量,在护岸的坡面上设置有护岸块,河水带着泥土冲刷护岸,由于泥土落淤在护岸块中间的梯形镂空洞二内,增加护岸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An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nk Retain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岸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河流整治的重点从认识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河流的管理从以改善水质为重点,拓展到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高度重视河流健康生命和河流生态修复问题;传统河岸防护工程浆砌或干砌石、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块体等结构形式,已不适应对河流生态修复的要求,人们开始研究生态护岸技术;人工鱼礁即人为地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或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各类水生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及发育等场所,已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提高渔业质量,保护珍稀濒危鱼类的目的。现有的护岸稳定性不足,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有的护岸不利于鱼类繁衍。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如下:(1)、现有的护岸稳定性不足,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现有的护岸不利于鱼类繁衍。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包括绿化砼、陂路、过渡区、人工鱼礁、护岸块和抛石护脚,所述的绿化砼的底部固定连接陂路的一边,所述的陂路的另一边固定连接过渡区的上端,所述的过渡区的底端固定连接护岸块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人工鱼礁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和人工鱼礁交替连接,所述的护岸块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抛石护脚,所述的抛石护脚内部铺设有石块,所述的人工鱼礁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一,所述的护岸块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二,所述的绿化砼中间设置有引水渠,所述的引水渠贯穿陂路、过渡区、人工鱼礁和护岸块。优选地,抛石护脚四周固定安装有抛石护框。优选地,人工鱼礁中间的梯形镂空洞一顶部设置有凸块。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抛石护脚和护岸块,在抛石护脚内部铺设有石块增加护岸底部的重量,在护岸的坡面上设置有护岸块,河水带着泥土冲刷护岸,由于泥土落淤在护岸块中间的梯形镂空洞二内,增加护岸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2)本技术通过设置人工鱼礁,所述的人工鱼礁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一,可以为鱼类提供栖息地,所述的梯形镂空洞一顶部设置有凸块,可以有助有水藻的生成为鱼类提供食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人工鱼礁和护岸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人工鱼礁和护岸块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绿化砼;2、陂路;3、过渡区;4、人工鱼礁;5、护岸块;6、抛石护脚;7、引水渠;8、石块;9、抛石护框;10、梯形镂空洞一;11、梯形镂空洞二;12、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包括绿化砼1、陂路2、过渡区3、人工鱼礁4、护岸块5和抛石护脚6,绿化砼1的底部固定连接陂路2的一边,陂路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过渡区3的上端,过渡区3的底端固定连接护岸块5的上端,护岸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人工鱼礁4的上端,护岸块5和人工鱼礁4交替连接,护岸块5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抛石护脚6,抛石护脚6内部铺设有石块8,人工鱼礁4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一10,护岸块5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二11,绿化砼1中间设置有引水渠7,引水渠7贯穿陂路2、过渡区3、人工鱼礁4和护岸块5。抛石护脚6四周固定安装有抛石护框9。人工鱼礁4中间的梯形镂空洞一10顶部设置有凸块12。工作原理: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在抛石护脚6内部铺设有石块8增加护岸底部的重量,抛石护脚6四周固定安装有抛石护框9,安装抛石护框9可以固定抛石护脚6内的石块8,防止石块8滑落,在护岸的坡面上设置有护岸块5,河水带着泥土冲刷护岸,由于泥土落淤在护岸块5中间的梯形镂空洞二11内,增加护岸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梯形镂空洞二11的长底边在下,短底边在上,可以更容易容纳河水带上来的泥土,所述的人工鱼礁4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一10,可以为鱼类提供栖息地,所述的梯形镂空洞一10顶部设置有凸块12,可以有助有水藻的生成为鱼类提供食物,梯形镂空洞一10的长底边在上,短底边在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泥土的灌入,为鱼类提供栖息的地方,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在护岸块5上端还连接有过度区3,过渡区3上面连接有陂路2,设置过渡区3可以为陂路2和河水提供安全距离,陂路2可以供人们散步,舒适生活,陂路2的一边连接有绿化砼1,可以为护岸提供植被,也可以改善护岸的生态环境,在绿化砼1中间设置有引水渠7,下雨天可以快速引导雨水流走,防止雨水存积,影响绿化砼1内的植被生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砼(1)、陂路(2)、过渡区(3)、人工鱼礁(4)、护岸块(5)和抛石护脚(6),所述的绿化砼(1)的底部固定连接陂路(2)的一边,所述的陂路(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过渡区(3)的上端,所述的过渡区(3)的底端固定连接护岸块(5)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人工鱼礁(4)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5)和人工鱼礁(4)交替连接,所述的护岸块(5)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抛石护脚(6),所述的抛石护脚(6)内部铺设有石块(8),所述的人工鱼礁(4)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一(10),所述的护岸块(5)中间设置有梯形镂空洞二(11),所述的绿化砼(1)中间设置有引水渠(7),所述的引水渠(7)贯穿陂路(2)、过渡区(3)、人工鱼礁(4)和护岸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砼(1)、陂路(2)、过渡区(3)、人工鱼礁(4)、护岸块(5)和抛石护脚(6),所述的绿化砼(1)的底部固定连接陂路(2)的一边,所述的陂路(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过渡区(3)的上端,所述的过渡区(3)的底端固定连接护岸块(5)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人工鱼礁(4)的上端,所述的护岸块(5)和人工鱼礁(4)交替连接,所述的护岸块(5)的最底部固定连接抛石护脚(6),所述的抛石护脚(6)内部铺设有石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宗宝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