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3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装置。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运装置和漏斗;所述储运装置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箱体上部设有吊耳,所述箱体侧面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漏斗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所述导流管正对准漏斗上部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空间受限制的部位利于浇筑,以此节约工期成本及人工成本。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ondary structure with space constrain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econdary structure concrete pouring, in particular to a space-limited secondary structure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and device. A space-constrained secondary structure concrete pouring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a funnel; th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opening box body, a supporting leg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 lifting lug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x body, a diversion pipe at the side of the box body, a switch valve on the diversion pipe, and a diversion hose at the outlet below the funnel. The other end of the diversion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valve for controlling concrete flow, and the diversion pipe is align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funnel.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space-limited part conducive to pouring, thereby sav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cost and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受到结构设计的限制,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大量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空间就受到限制,无法使用泵车浇筑。常规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通过塔吊或物料提升机垂直运输到楼层的某个集中点,再用斗车在楼层平面间水平运输到施工作业面处,在作业点操作脚手架上挂滑轮用灰桶提升到作业人员的施工面。空间受限及多层次的二次结构混凝土常规浇筑方法,混凝土需要多次来回倒运,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且延长了混凝土的入模时间而降低工程质量,多次的起重设备和人力转运也增加了安全风险。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也加大了,因此在浇筑空间受限的多层次部位的时候,施工现场需要一种快捷简便的方式来进行浇筑,以此加快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使空间受限制的部位利于浇筑,以此节约工期成本及人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S1、孔洞预留在主体施工阶段,根据结构的跨度,在每一跨楼板上预留一圆形预留孔洞;S2、安装漏斗在预留孔洞处放置漏斗,在漏斗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再在导流软管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S3、设置储运装置所述储运装置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箱体上部设有吊耳,所述箱体侧面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有开关阀;用塔吊把储运装置吊送至漏斗处,调整好对应位置,使导流管对准漏斗上部的开口;S4、混凝土浇筑①将导流软管的操作端伸至待浇筑的二次结构的部位;②首先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自卸到吊斗内,再用塔吊垂直运输至主体屋面板作业面,卸料至储运装置内;③打开开关阀,逐步向漏斗内卸混凝土;④施工人员通过插板阀来控制每个二次结构柱、梁的混凝土用量;⑤完成所有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S5、清洗转运用清水冲洗漏斗、导流软管,再移至下个作业面。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运装置和漏斗;所述储运装置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箱体上部设有吊耳,所述箱体侧面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漏斗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所述导流管正对准漏斗上部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焊接有两个角钢加劲。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焊接有工字钢底座,所述支腿焊接在底座上。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软管采用直径80mm的橡胶管。作为优选,所述漏斗为四方锥形,由四块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漏斗的底部设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与导流软管用钢丝绑扎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自上而下在屋面板、楼板预留孔洞设置漏斗和导流软管,混凝土垂直、水平运输更加快速、简捷;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应用较柔韧的导流软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换作业面更方便拆卸、组装;3)本专利技术的导流软管设置插板阀,控制混凝土的流量,减少混凝土的损耗量;4)本专利技术在主体屋面板漏斗作业面处配置移动式混凝土储运装置,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连续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示意图。图2为储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运装置,2-漏斗,3-导流软管,4-插板阀,5-连接短管,6-预留孔洞,7-主体屋面板,8-待浇筑的二次结构(包括柱和梁),9-主体楼板,10-主体框架柱;1.1-箱体,1.2-底座,1.3-加劲,1.4-导流管,1.5-开关阀,1.6-吊耳,1.7-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步骤:S1、孔洞预留:在主体(包括主体屋面板7、主体楼板9、主体框架柱10)施工阶段,根据结构的跨度,在每一跨楼板上预留一150mm*150mm的圆形预留孔洞6;S2、安装漏斗:在预留孔洞6处放置漏斗2,在漏斗2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3,再在导流软管3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4;S3、设置储运装置:所述储运装置1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7,所述箱体1.1上部设有吊耳1.6,所述箱体1.1侧面设有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上设有开关阀1.5;用塔吊把储运装置1吊送至漏斗2处,调整好对应位置,使导流管1.4对准漏斗2上部的开口;S4、混凝土浇筑:①将导流软管3的操作端伸至待浇筑的二次结构8的部位;②首先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自卸到吊斗内,再用塔吊垂直运输至主体屋面板7作业面,卸料至储运装置1内;③打开开关阀1.5,逐步向漏斗2内卸混凝土;④施工人员通过插板阀4来控制每个二次结构柱、梁(待浇筑的二次结构8)的混凝土用量;⑤完成所有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S5、清洗转运;用清水冲洗漏斗2、导流软管3,再移至下个作业面。如图1和2所示,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中用到的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储运装置1和漏斗2;所述储运装置1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7,所述箱体1.1上部设有吊耳1.6(便于垂直运输),所述箱体1.1侧面设有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上设有开关阀1.5;所述漏斗2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3,所述导流软管3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4;所述导流管1.4正对准漏斗2上部的开口。所述箱体1.1底部焊接有两个角钢加劲1.3。所述箱体1.1底部焊接有两个工字钢底座1.2,所述支腿1.7有八个,并分别焊接在对应的焊接在底座1.2上。所述导流软管3采用直径80mm的橡胶管(长度根据楼层高度而定),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导流软管3的操作端切口增加插板阀4控制混凝土的流量。所述漏斗2为四方锥形,由四块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漏斗2的底部设有连接短管5,所述连接短管5与导流软管3用钢丝绑扎固定,防止脱落。所述漏斗2下料:δ10mm梯形钢板:上口长450mm,下口长75mm,共计4块,直径75mm高度150mm的圆形钢管一根(即连接短管5);焊接:4块梯形钢板以下口平齐焊接成梯形立方体(即四方锥形),梯形钢板下口位置要保证对齐满焊,然后将圆形钢管与梯形体下口对齐满焊,形成整体状的漏斗,做为放料口。以上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S1、孔洞预留在主体施工阶段,根据结构的跨度,在每一跨楼板上预留一圆形预留孔洞(6);S2、安装漏斗在预留孔洞(6)处放置漏斗(2),在漏斗(2)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3),再在导流软管(3)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4);S3、设置储运装置所述储运装置(1)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7),所述箱体(1.1)上部设有吊耳(1.6),所述箱体(1.1)侧面设有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上设有开关阀(1.5);用塔吊把储运装置(1)吊送至漏斗(2)处,调整好对应位置,使导流管(1.4)对准漏斗(2)上部的开口;S4、混凝土浇筑①将导流软管(3)的操作端伸至待浇筑的二次结构(8)的部位;②首先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自卸到吊斗内,再用塔吊垂直运输至主体屋面板(7)作业面,卸料至储运装置(1)内;③打开开关阀(1.5),逐步向漏斗(2)内卸混凝土;④施工人员通过插板阀(4)来控制每个二次结构柱、梁的混凝土用量;⑤完成所有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S5、清洗转运用清水冲洗漏斗(2)、导流软管(3),再移至下个作业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受限的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S1、孔洞预留在主体施工阶段,根据结构的跨度,在每一跨楼板上预留一圆形预留孔洞(6);S2、安装漏斗在预留孔洞(6)处放置漏斗(2),在漏斗(2)下方出口处连接一导流软管(3),再在导流软管(3)另一端设置用于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插板阀(4);S3、设置储运装置所述储运装置(1)包括一上部开口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7),所述箱体(1.1)上部设有吊耳(1.6),所述箱体(1.1)侧面设有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上设有开关阀(1.5);用塔吊把储运装置(1)吊送至漏斗(2)处,调整好对应位置,使导流管(1.4)对准漏斗(2)上部的开口;S4、混凝土浇筑①将导流软管(3)的操作端伸至待浇筑的二次结构(8)的部位;②首先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自卸到吊斗内,再用塔吊垂直运输至主体屋面板(7)作业面,卸料至储运装置(1)内;③打开开关阀(1.5),逐步向漏斗(2)内卸混凝土;④施工人员通过插板阀(4)来控制每个二次结构柱、梁的混凝土用量;⑤完成所有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S5、清洗转运用清水冲洗漏斗(2)、导流软管(3),再移至下个作业面。2.一种空间受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毅黄耀和程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