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18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快拆把手、第一旋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主体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体延伸部和第二主体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快拆把手连接于第一主体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一主体的延伸部在第二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能准确定位和锁紧。

Baby Seat Turn-over Mechanism and Baby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by seat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main body, a second main body, a quick disassembly handle,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limit mechanism. The lower corner of the first main body extends outward with an extension part, the extens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main extension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main body are sleeved together. The axle center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in a straight line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quick-release handl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main body and fix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main body to form a stable clamping structure. The second main body is fixed to the end of the main frame of the baby bicycle, and the limit mechanism is fixed under the main frame of the baby bicycle.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firs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body. The baby seat turnover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urately locate and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自行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宝宝的爱护及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给婴儿用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及更高的要求。宝宝在出身之后都需要用到婴儿车,传统的婴儿车都是推动型的,带着宝宝活动时家长只能步行推动婴儿车,家长的体力消耗比较大。专利号为CN205998048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成婴儿车的三轮自行车,主要结构包括车架、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车架包括U形前架,U形前架通过转轴与主架连接,主机末端焊接有后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通过内齿轮与后轮连接,U形前架焊接有前轮固定架,前轮固定架顶端与前把竖杆连接,U形前架前端与座椅固定架连接,座椅固定架与婴儿座椅连接,骑行状态时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可以通过转轴作为翻转件,使车架及后轮从前轮下方翻转至前轮前方,实现将婴儿座椅位置的变换,可以作为婴儿车推行。但现有的转轴翻转效果差,需要手动找准位置,翻转不方便,同时翻转到位后仅靠翻转结构的接触面相抵,在行驶过程中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定位和锁紧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本技术公开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快拆把手、第一旋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主体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体延伸部和第二主体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快拆把手连接于第一主体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一主体的延伸部在第二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一伸出杆,所述第三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伸出杆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所述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第一旋转轴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锁紧,所述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的作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插入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进行定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拉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三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三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三通孔侧边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U形槽,所述阶梯孔的小孔靠近第一主体,所述第一阶梯通孔的大孔尾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伸出杆为阶梯轴,所述第一伸出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伸出杆的小径轴穿出第一阶梯通孔,所述第一拉杆穿过U形槽与第一伸出杆的螺纹孔螺纹旋合,所述第一螺钉固定于第一阶梯通孔尾部,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阶梯通孔内且设于第一螺钉和第一伸出杆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设有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的凸台,所述第一旋转轴另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有卡簧,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凸台和设于环形凹槽上的卡簧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固定。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伸出杆、第二拉杆、第二弹性件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二主体侧边开设有第二阶梯通孔,所述第二伸出杆设于第二阶梯通孔内且可沿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滑出,所述第二拉杆固定于第二伸出杆的端部圆周侧边,所述第二伸出杆尾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伸出杆尾部的螺纹孔旋合,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第二阶梯孔与第二螺钉的螺帽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持续给第二伸出杆一个回拉至第二阶梯孔的力,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二伸出杆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在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侧边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贴合时,第二伸出杆在第二弹性件作用下使第二拉杆贴合定位槽,所述第二伸出杆的限位凸台卡住第一主体的定位槽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锁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都为弹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贴合面设有一组以上对应的弧形凹凸面。所述弧形凹凸面给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闭合时起到定位作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凸台外侧设有旋转把手。一种婴儿自行车,包括横杠、主架和上述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所述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固定于横杠和主架之间。本技术公开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座椅固定架设置于第一主体上部,婴儿座椅通过座椅固定架固定,第一主体固定于前轮上方的横杠上,第二主体笃定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婴儿自行车作为骑行使用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后闭合一起,再通过快拆把手形成稳定的卡扣结构,婴儿自行车作为推行使用时,通过快拆把手解开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结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分开,主架通过第二主体带动从翻转机构下方绕过,后轮移位至前轮前方,通过设置于主架下方的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定位于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实现翻转后的自动定位,并且通过第一伸出杆与定位孔的结合实现锁紧,避免翻转后在推行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座椅翻转机构闭合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打开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婴儿座椅翻转机构闭合后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打开后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婴儿座椅翻转机构的第一旋转轴轴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包括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快拆把手14、第一旋转轴16和限位机构13。第一主体11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17,延伸部17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主体12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主体11延伸部17和第二主体12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16连接。快拆把手14连接于第一主体11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12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第二主体12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端部,限位机构13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下方。第一主体11的延伸部17在第二主体12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18。限位机构13包括第三主体131和第一伸出杆135。第三主体131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伸出杆135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通过第一旋转轴16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14锁紧,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16的作用,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13的第一伸出杆135插入第一主体11延伸部17的定位孔18进行定位,实现将婴儿自行车的后轮绕第一旋转轴16下方翻转至婴儿自行车的前轮前方,从而使婴儿座椅29置于婴儿自行车中间位置,可实现婴儿自行车推行的状态。限位机构13还包括第一拉杆134、第一弹性件133和第一螺钉132,第三主体131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下方,第三通孔为呈阶梯状的第一阶梯通孔,第三通孔侧边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U形槽,第一阶梯通孔的小孔靠近第一主体11,第一阶梯通孔的大孔尾部设有螺纹,第一伸出杆135为阶梯轴,第一伸出杆135开设有螺纹孔,第一伸出杆135的小径轴穿出第一阶梯通孔,第一拉杆134穿过U形槽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快拆把手、第一旋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主体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体延伸部和第二主体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快拆把手连接于第一主体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一主体的延伸部在第二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一伸出杆,所述第三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伸出杆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所述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第一旋转轴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锁紧,所述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的作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插入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快拆把手、第一旋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主体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体延伸部和第二主体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快拆把手连接于第一主体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一主体的延伸部在第二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一伸出杆,所述第三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伸出杆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所述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第一旋转轴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锁紧,所述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的作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插入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进行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拉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三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三通孔为呈阶梯状的第一阶梯桶孔,所述第三通孔侧边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U形槽,所述第一阶梯通孔的小孔靠近第一主体,所述第一阶梯通孔的大孔尾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伸出杆为阶梯轴,所述第一伸出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伸出杆的小径轴穿出第一阶梯通孔,所述第一拉杆穿过U形槽与第一伸出杆的螺纹孔螺纹旋合,所述第一螺钉固定于第一阶梯通孔尾部,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阶梯通孔内且设于第一螺钉和第一伸出杆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讯颜兵蒋和平陈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圣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