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85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属于矿业废水去离子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包括: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与动力机构的出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回流管道的进水口与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连通,回流管道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动力机构的回流口连通;电导率检测器设置在回流蓄水池内;供电机构与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连接,第一吸附电极与供电机构的正极连接,第二吸附电极与供电机构的负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可以将矿业废水中离子从水中吸附,无二次污染,提高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A Wastewater Deionization Proc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stewater deionization treatment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ing wastewater deionization treatment. The wastewater deionization treatment device includes: the inlet of the ion reaction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outlet of the ion reaction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backflow storage pool; the first adsorption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adsorption electrode are arranged in the ion reaction pool; the inlet of the backflow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flow outlet of the backflow storage pool; and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of the backflow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The recirculation port of th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conductivity detector is set in the recirculation reservoir; the power supply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mechanism and the conductivity detector; the first adsorption electr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electrode of the power supply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adsorption electr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power supply mechanism. The wastewater deionization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absorb ions from mining wastewater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废水去离子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地球表面的71%被水体覆盖,其中总水量的97.47%为海水,淡水只占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冰层中,加上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共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或约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0.26%,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世界人口高速增长及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业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急剧增加,水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世界用水量逐年增长。然而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水环境急剧恶化,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等严峻形势,导致少量、有限的淡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许多已经被严重污染,而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难题亟待解决。目前想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就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污水资源化,即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然后回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二是开辟新的淡水资源,即将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成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随着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排入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无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离子反应池、回流蓄水池、回流管道、供电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回流口连通;所述电导率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回流蓄水池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负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室及若干第一水泵;若干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动力室内;所述动力室的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阀,所述动力室的出水口与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由内部多孔导电材料和外层多孔吸附材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导电材料和所述多孔吸附材料之间形成沟渠。进一步地,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四阀。进一步地,所述离子反应池内的池壁上设置有防渗层。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所述回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六阀。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道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水泵。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与动力机构的出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连通,所以,动力机构可以将矿业废水输送至离子反应池内,由于离子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第一吸附电极与供电机构的正极连接,第二吸附电极与供电机构的负极连接,所以,可以通过第一吸附电极与第二吸附电极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将矿业废水中离子从水中吸附,无二次污染,通过离子交换法和电容去离子法,提高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由于回流管道的进水口与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连通,回流管道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动力机构的回流口连通,电导率检测器设置在回流蓄水池内,所以,吸附离子后的废水进入回流蓄水池,通过电导率检测器检测废水中离子含量,当超过标准时,由回流管道输送至动力机构,由动力机构再次输送至离子反应池进行去离子,保证了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由于供电机构与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连接,所以,供电机构可以为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的离子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离子反应池2、回流蓄水池3、回流管道4、供电机构5及电导率检测器6。离子反应池2的入水口与动力机构1的出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2的出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入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2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7及第二吸附电极8。回流管道4的进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回流口连通,回流管道4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动力机构1的回流口连通。电导率检测器6设置在回流蓄水池3内。供电机构5与动力机构1及电导率检测器6连接,第一吸附电极7与供电机构5的正极连接,第二吸附电极8与供电机构5的负极连接。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离子反应池2的入水口与动力机构1的出水口连通,离子反应池2的出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入水口连通,所以,动力机构1可以将矿业废水输送至离子反应池2内,由于离子反应池2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7及第二吸附电极8,第一吸附电极7与供电机构5的正极连接,第二吸附电极8与供电机构5的负极连接,所以,可以通过第一吸附电极7与第二吸附电极8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将矿业废水中离子从水中吸附,无二次污染,通过离子交换法和电容去离子法,提高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由于回流管道4的进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回流口连通,回流管道4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动力机构1的回流口连通,电导率检测器6设置在回流蓄水池3内,所以,吸附离子后的废水进入回流蓄水池3,通过电导率检测器6检测废水中离子含量,当超过标准时,由回流管道4输送至动力机构,由动力机构1再次输送至离子反应池2进行去离子,保证了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由于供电机构5与动力机构1及电导率检测器6连接,所以,供电机构5可以为动力机构1及电导率检测器6供电。详细介绍动力机构1的结构。动力机构包括:动力室1-1及若干第一水泵1-2。若干第一水泵1-2设置在动力室1-1内。动力室1-1的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阀9,动力室1-1的出水口与离子反应池2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10,便于控制污水的输送。参见图2,详细介绍第一吸附电极7及第二吸附电极8的结构。第一吸附电极7及第二吸附电极8由内部多孔导电材料17和外层多孔吸附材料18构成。多孔导电材料17和多孔吸附材料18之间形成沟渠11,用于延长污水在离子反应池2的时间,进而增加吸附时间,使重金属离子吸附充分。离子反应池2的出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入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12,可以控制反应时间,同时也可以控制吸附重金属离子后污水的排放。回流蓄水池3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四阀13,用于控制污水的排放。离子反应池2内的池壁上设置有防渗层,避免污水的渗漏。详细介绍回流管道4的结构。回流管道4的入水口与回流蓄水池3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14,回流管道4的出水口与动力机构1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六阀15,用于控制回流蓄水池3内未达标的污水的输送。回流管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离子反应池、回流蓄水池、回流管道、供电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回流口连通;所述电导率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回流蓄水池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离子反应池、回流蓄水池、回流管道、供电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离子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吸附电极及第二吸附电极;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回流蓄水池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水口的出水口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回流口连通;所述电导率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回流蓄水池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及电导率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吸附电极与所述供电机构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去离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室及若干第一水泵;若干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动力室内;所述动力室的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阀,所述动力室的出水口与所述离子反应池的入水口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健王黎张鹏程陈小进邓飞虎王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