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80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桥包括至少一列单桥,所述单桥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可切换的工作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支撑连接装置;其中,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沿所述货桥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之间,使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以用于承载从其上方通过的货物;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与所述第二支撑框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货桥的支撑架可折叠。

Cargo Brid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go brid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rgo bridge includes at least one single bridge, the single bridge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has a switchable working state and folding state, the support frame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frame,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nd a support connection device, in which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follow the cargo in the said working state.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cargo bridge, and the support connec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to extend the support fram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argo bridge for carrying cargo passing through it; in the folding state,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working state. The support frame of the cargo bridg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fold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物传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货桥。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物流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保证物资在登机过程中的快速装卸则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特别是在战时或抗震救灾等紧急情况下,物资装卸设备能否快速就位直接影响到航空运输的效率。目前,航空物流中物资装卸环节常用的设备主要有集装箱/板装载机和货桥。集装箱/板装载机是一种采用包含自行式底盘和可升降上部平台的专用车辆,因平台尺寸及最大举升能力限制,主要用于装卸标准航空集装箱/板或其他小型装备。货桥主要用于大型运输机装卸重型非自行装备物资和低通过能力自行装备,其主体一般采用桁架式结构,上部为倾斜式平台,平台可根据需要选择装备输送托辊。传统的货桥本体尺寸较长,重量较重,在移动时需要的人力物力都较大,不便运输,无法满足航空运输的效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桥,其支撑架可折叠。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货桥,所述货桥包括至少一列单桥,所述单桥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可切换的工作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支撑连接装置;其中,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沿所述货桥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之间,使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以用于承载从其上方通过的货物;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与所述第二支撑框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状态和/或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支撑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在所述第工作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支撑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之间可相对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框连接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框连接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端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框连接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连接孔均为非圆形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框连接孔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配合的锁止件;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均有一个第一框连接孔与一个第一端连接孔位置对应,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插入到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框连接孔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中以使所述支撑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相对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销轴,所述锁止销轴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插入到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框连接孔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两个第一框连接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上设有一个第一端连接孔,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孔位置对应,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孔位置对应;或,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一个第一框连接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上设有两个第一端连接孔,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框连接孔与所述两个第一端连接孔中的一个位置对应,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框连接孔与所述两个第一端连接孔中的另一个位置对应;或,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两个第一框连接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上设有两个第一端连接孔,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中的一个与所述两个第一端连接孔中的一个位置对应,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中的另一个与所述两个第一端连接孔中的另一个位置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的一端重合和/或所述两个第一端连接孔的一端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桥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用于使货物通过的输送板,所述输送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滚动体,所述输送板可选择地将第一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安装以使所述第二表面为用于通过货物的所述输送板的上表面,或将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安装以使所述第一表面为用于通过货物的所述输送板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桥包括多个支撑架,所述多个支撑架在工作状态时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多个支撑架的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还连接有加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桥包括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列单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桥还包括沿所述货桥的宽度方向连接在相邻的两列单桥之间的横向连接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装置的长度可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包括主杆和位于所述主杆一端与所述主杆螺纹配合的副杆,所述副杆远离所述主杆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单桥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列单桥上分别设有固定在所述单桥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副杆远离所述主杆的端部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横向连接装置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在所述工作状态插入到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副杆上的连接孔中。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货桥,通过设置可折叠的支撑架,从而在货桥的转场运输以及仓储存放时可以通过使支撑架从工作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以减小货桥的体积,从而使货桥的运输和仓储更加方便和有效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货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货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货桥的横向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输送板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输送板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支撑架的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支撑连接装置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在工作状态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支撑架的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货桥的在折叠状态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支撑架的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桥包括至少一列单桥(1),所述单桥(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具有可切换的工作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架(11)包括第一支撑框(113)、第二支撑框(112)和支撑连接装置(114);其中,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沿所述货桥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之间,使所述支撑架(11)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以用于承载从其上方通过的货物;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113)与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桥包括至少一列单桥(1),所述单桥(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具有可切换的工作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支撑架(11)包括第一支撑框(113)、第二支撑框(112)和支撑连接装置(114);其中,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沿所述货桥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之间,使所述支撑架(11)沿所述货桥的长度方向延伸以用于承载从其上方通过的货物;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113)与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和/或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在所述第工作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112)之间可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连接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端连接孔(114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连接孔(1142)均为非圆形孔,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框连接孔(1132)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1142)配合的锁止件(1141);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均有一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与一个第一端连接孔(1142)位置对应,所述锁止件(1141)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插入到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框连接孔(1132)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1142)中以使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相对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1141)包括锁止销轴,所述锁止销轴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和在所述折叠状态插入到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框连接孔(1132)和所述第一端连接孔(1142)中。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3)上设有两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的第一端上设有一个第一端连接孔(1142),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孔(1142)位置对应,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两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孔(1142)位置对应;或,所述第一支撑框(113)上设有一个第一框连接孔(1132),所述支撑连接装置(114)的第一端上设有两个第一端连接孔(1142),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煜爽鲁振毕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