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润栀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60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包括隔热壳体、内胆、保护壳,所述隔热壳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侧面设置有接地线缆,所述接地线缆远离所述隔热壳体一端设置有金属重力块,所述隔热壳体侧面设置有支座,所述隔热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内胆内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侧设置有搅拌杆。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接地线缆,能将反应釜内残留的静电去除,保证了反应釜内化学或物理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内胆的材质为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有效提高了内胆的导热性和结构强度,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

A Multifunctional Conductive Heating Reactor for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Ceram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ceramic inner liner conductive heating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heat insulating shell, an inner liner and a protective shell. A supporting leg is arranged below the heat insulating shell, and a grounding cab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leg. The grounding cable is located far from one end of the heat insulating shell and a metal gravity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heat insulating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heat insulat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e inner gallbladder, and a heat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gallbladder and the heat insulating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ner gallbladd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a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grounding cable can remove the static electricity remaining in the reactor and ensure the normal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in the reac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ner liner is made of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ceramic material,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inner liner and the safety of th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农药、医药等生产中经常会用到的设备,是用于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容器。反应釜的材质一般是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并且加热方式一般是电加热。但是电加热反应釜在反应后经常会在反应釜壁上残留一些静电,在下次反应釜反应时,这些静电可能对反应物产生影响,并且在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时,反应釜内的压强会发生变化,一般的反应釜承受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反应釜损坏,甚至是发生爆炸,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其优点是设置有接地线缆,能将反应釜内残留的静电去除,保证了反应釜内化学或物理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内胆的材质为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有效提高了内胆的导热性和结构强度,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包括隔热壳体、内胆、保护壳,所述隔热壳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侧面设置有接地线缆,所述接地线缆远离所述隔热壳体一端设置有金属重力块,所述隔热壳体侧面设置有支座,所述隔热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内胆内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侧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为TSEV01,所述搅拌杆上方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型号为GY-BMP280,所述隔热壳体上方设置有所述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侧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型号为KY02S,所述控制器下方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型号为TGS2600,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下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电子控制阀,所述保护壳侧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壳前部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下方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压强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加热板、所述电子控制阀和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如此设置,能将反应釜内残留的静电去除,保证了反应釜内化学或物理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所述内胆的材质为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有效提高了所述内胆的导热性和结构强度,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上述结构中,所述加热板对所述内胆内的反应物进行加热,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搅拌杆对反应物进行搅拌,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反应物的温度变化,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加热板的工作,使反应物的温度值稳定在温度设定值上,所述压强传感器检测所述内胆内的压强大小,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强检测数据控制所述电子控制阀的工作,也就是控制排气工作的进行,所述内胆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过滤层的净化后排放到大气中,使所述内胆内的压强值稳定在压强设定值上,所述内胆内的静电通过所述接地线缆被去除,保证了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经过所述过滤层净化的气体的质量,当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值低于空气质量设定值时,所述扬声器发出提示声,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新的所述过滤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与所述隔热壳体焊接,所述支座与所述隔热壳体焊接。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支撑腿和所述支座与所述隔热壳体的连接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通过粘胶连接,所述内胆的材质为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如此设置,能将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稳定的固定在一起,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增强了所述内胆的导热性和结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搅拌杆也随着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进行搅拌工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与所述隔热壳体通过粘胶连接。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保护壳与所述隔热壳体的连接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摸屏与所述保护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扬声器与所述保护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将所述触摸屏稳定的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能将所述扬声器稳定的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地线缆与所述金属重力块焊接。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接地线缆与所述金属重力块的连接稳定性,便于所述接地线缆接地。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接地线缆,能将反应釜内残留的静电去除,保证了反应釜内化学或物理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内胆的材质为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有效提高了内胆的导热性和结构强度,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腿;2、加热板;3、内胆;4、隔热壳体;5、支座;6、压强传感器;7、驱动电机;8、保护壳;9、控制器;10、出气管道;11、保护罩;12、过滤层;13、电子控制阀;14、转动轴;15、搅拌杆;16、接地线缆;17、金属重力块;18、温度传感器;19、空气质量传感器;20、触摸屏;21、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包括隔热壳体、内胆、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壳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侧面设置有接地线缆,所述接地线缆远离所述隔热壳体一端设置有金属重力块,所述隔热壳体侧面设置有支座,所述隔热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内胆内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侧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杆上方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所述隔热壳体上方设置有所述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侧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下方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下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电子控制阀,所述保护壳侧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壳前部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下方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压强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加热板、所述电子控制阀和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陶瓷材料内胆导电加热反应釜,包括隔热壳体、内胆、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壳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侧面设置有接地线缆,所述接地线缆远离所述隔热壳体一端设置有金属重力块,所述隔热壳体侧面设置有支座,所述隔热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隔热壳体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内胆内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侧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杆上方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所述隔热壳体上方设置有所述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侧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下方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下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电子控制阀,所述保护壳侧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壳前部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下方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压强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加热板、所述电子控制阀和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润栀曹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曹润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