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48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包括均设置在机台上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移动式装配机构,第一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筒体,筒体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待装配组件,待装配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与筒体同轴设置;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筒体,或者施力于待装配组件,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筒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取代人工装配完成水下探测设备的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同轴装配至筒体内,既能保证装配质量、又能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力;具有很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适用于水下两大类六种规格的耐压腔体装配,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强。

Pressure chamber assembly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sure chamber assembly integrated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mechanism, a second support mechanism and a mobile assembly mechanism all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platform. The first support mechanism is located on the assembly station to support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axis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when the cylinder body is located on the assembly station; the second support mechanism is located on the assembly station to support the components to be assembled, and the components to be assembled are located on the assembly station to support the assembly workers. The mobile assembly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the assembly station to apply force on the cylinder, or on the components to be assembled, so that the components to be assembled are coaxially assembled into the cylinder. The pressure chamber assembly machin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replace manual assembly to complete the coaxial assembly of power supply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s of underwater detection equipment to the cylinder body, which can not only ensure assembly quality, but also improve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save manpower, has good operation stability and safety,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ssembly of pressure chambers of two categories and six specifications under water, with applicability, versatility and safety. Extensibility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探测领域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耐压腔体的自动化一体机,尤其涉及一种将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同轴装配至耐压腔体内的自动化一体机。
技术介绍
水下耐压腔体在水下探测领域中使用广泛,用于密封装配水下探测设备的各个组件,比如供电组件、通信组件、控制组件、散热组件等等,其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侵入筒体内部,其装配质量至关重要。目前耐压腔体的规格较多,有大有小,装配大多由工人通过手工完成,在装配过程中除了要保证耐压腔体的筒体中心轴线与待装配组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筒体端盖安装孔与筒体连接孔对准,还要保证待装配组件能够顺利装配至筒体内且与筒体内壁贴合,导致整个装配过程非常耗时,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便于多种规格耐压腔体中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与筒体的高质量装配,安全可靠,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筒体,所述筒体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待装配组件,所述待装配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移动式装配机构;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筒体,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或者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待装配组件,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装配组件的开合V型架,所述开合V型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支撑部,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整体为“V”字形结构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一对第一滑动部上;所述一对第一滑动部连接在第一丝杆驱动部件上,所述第一丝杠驱动部件驱动一对第一滑动部沿垂直于待装配组件轴线的方向相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上均设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配置有能够绕自身轮轴转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凸出于安装槽的槽口向外侧延伸。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丝杆驱动部件上位于一对第一滑动部的滑动路径上设置有一对限位块;所述一对限位块分别约束一对第一滑动部相向移动的末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装配组件的辅助支撑架,所述开合V型架和辅助支撑架两者沿待装配组件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辅助支撑架上的第二支撑部能够沿铅垂方向调整后紧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筒体、且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V型支撑座,所述一对V型支撑座沿筒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V型支撑座包括底部和“V”字形结构的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安装在底部上、且所述第三支撑部能够沿垂直于筒体轴线方向调整后紧固;所述底部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能够与筒体端部法兰盘对接的定位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中心设有对中槽;所述筒体和待装配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所述对中槽的中心与一对限位块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台上沿筒体的轴线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腰形孔;所述一对V型支撑座通过紧固件和各所述腰形孔适配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包括装配组件和与之连接的第二丝杆驱动部件,所述第二丝杆驱动部件驱动装配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底座和“V”字形结构的第四支撑部,所述第四支撑部安装在底座上、且其主体部分向底座侧部延伸;所述底座上设有顶推部件,所述顶推部件向底座侧部延伸、且与第四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顶推部件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伸缩,其具有内外套设的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一端嵌套在固定部上,其另一自由端设有尼龙接触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取代人工装配完成水下探测设备的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同轴装配至筒体内,既能保证装配质量、又能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力;具有很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适用于水下两大类六种规格的耐压腔体装配,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强。其解决了目前人工装配所面临的以下几个技术难题:(1)解决了装配过程中筒体的中心轴线与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的中心轴线重合以及筒体端盖安装孔与筒体连接孔对准问题。(2)解决了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难以装配至筒体内的难题。(3)一台装配一体机适用六种规格的耐压腔体装配,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强,还能保证装配质量和作业安全,同时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1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2-机台,21-筒体,22-沿X轴延伸的腰型孔;4-第一支撑机构,41-V型支撑架,42-底部,43-第三支撑部,44-定位块,45-对中槽,46-挡板组件,47-沿Z轴延伸的腰型槽;6-第二支撑机构,61-开合V型架,62-第一支撑部,63-第一滑动部,64-第一丝杆驱动部件,65-安装槽,66-滚轮,67-限位块,68-辅助支撑架;8-移动式装配机构,81-第二丝杆驱动部件,82-底座,83-第四支撑部,84-顶推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耐压腔体具有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筒体和端盖,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用于取代人工完成水下探测设备的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同轴装配至筒体内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有:(1)装配工位时圆筒状结构的筒体横卧放置,其两端均开口,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的端部带有法兰盖(或者上盖),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的另一端部同轴装配至筒体内后,其法兰盖密封筒体的一端,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同轴装配至筒体内后,再组装筒体另一端的法兰盖,以此,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整体被密封装配在筒体内部形成耐压腔体,用于水下探测设备配备安装使用。(2)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包括水下探测设备需要使用的供电部分、通信部分、控制部分和散热部分,将以上四个部分统一装配在圆柱状结构的框架内部,装配时将圆柱状结构的框架装配至筒体内。(3)为了便于描述,取装配工位上筒体的轴线延伸方向为X轴方向,位于工作台台面上、且垂直于X轴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于工作台台面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垂直于筒体轴线方向)。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包括机台2、均设置在上述机台2上的第一支撑机构4、第二支撑机构6和移动式装配机构8。上述第一支撑机构4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筒体21,上述筒体21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上述第二支撑机构6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上述供电通信控制散热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且与上述筒体21同轴设置;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筒体,所述筒体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待装配组件,所述待装配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移动式装配机构;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筒体,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或者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待装配组件,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筒体,所述筒体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支撑待装配组件,所述待装配组件位于装配工位时其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移动式装配机构;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筒体,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或者所述移动式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上施力于所述待装配组件,使得待装配组件同轴装配至所述筒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装配组件的开合V型架,所述开合V型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支撑部,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整体为“V”字形结构设置、且分别固定在一对第一滑动部上;所述一对第一滑动部连接在第一丝杆驱动部件上,所述第一丝杠驱动部件驱动一对第一滑动部沿垂直于待装配组件轴线的方向相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部上均设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配置有能够绕自身轮轴转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凸出于安装槽的槽口向外侧延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驱动部件上位于一对第一滑动部的滑动路径上设置有一对限位块;所述一对限位块分别约束一对第一滑动部相向移动的末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腔体装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装配组件的辅助支撑架,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求孙贵林吴宏东周汪洋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