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20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53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具有位于该发热盘相对两侧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盘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在所述发热盘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盘;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发热盘的第二盘面所在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本申请所提供壶底组件及养生壶的增加了搅拌功能,能够避免食材糊底的发生。

Health pot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health pot, comprising: a heating disc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disc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heating disc; a driving device, which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disc, has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hea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heating disc. The stirring rod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disk surface of the heating disc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pot bottom components and the health pot provided by this application increase the stirring function and can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ood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生壶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
技术介绍
养生壶产品,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加热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且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家用电器,甚至在各个交通平台及社会各个场合下广泛的得到应用,极大的方便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上现有的养生壶,在用户熬煮食材时,食物易粘住发热盘,即糊底,影响热传导,导致底部食材煮焦变黑,且使用后很难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养生壶,增加了搅拌功能,能够避免食材糊底的发生。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和安装在所述壶身底部的壶底组件,所述壶底组件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具有位于该发热盘相对两侧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盘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在所述发热盘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盘;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发热盘的第二盘面所在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其中,所述壶身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优选地,所述搅拌杆包括第一杆部,所述第一杆部从所述转轴处向背离所述发热盘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倾斜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杆部具有远离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搅拌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杆部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杆部的横截面为齿轮形。优选地,所述搅拌杆为从所述转轴处向远离所述发热盘方向弯折的弧形杆。优选地,所述搅拌杆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杆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优选地,在所述发热盘上设有供所述转轴贯穿的通孔,在所述转轴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壶底组件还包括螺母和第二密封圈,所述搅拌杆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转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螺母之间。优选地,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隔热板。优选地,所述壶底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发热盘上,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散热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养生壶,通过在加热盘处安装驱动装置及搅拌杆,且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杆转动,使壶底部液体产生漩涡式对流,防止壶底部食材粘住发热盘,并能提高壶底热传导效率,受热更均匀。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养生壶的剖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未安装发热盘时壶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壶身;11-容纳空间;2-发热盘;3-驱动装置;31-转轴;4-搅拌杆;41-第一杆部;42-第二杆部;4a-套筒;5-螺母;6-第二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8-隔热板;9-固定架;91-散热口。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申请的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1和安装在壶身1底部的壶底组件,壶底组件包括:发热盘2,发热盘2具有位于该发热盘2相对两侧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沿壶身1的轴线方向(即发热盘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位于第一盘面所在的一侧,驱动装置3具有转轴31,转轴31在发热盘2的厚度方向贯穿发热盘2;搅拌杆4,搅拌杆4位于发热盘2的第二盘面所在的一侧,且安装在转轴31上;其中,壶身1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11,搅拌杆4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内。具体地,驱动装置3的转轴31贯穿发热盘2的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位于发热盘2的中心处或者偏心处,优选为驱动装置3的转轴31在发热盘2的中心处,且贯穿发热盘2,驱动装置3优选为马达,当然还可以为能够使搅拌杆4转动的其他装置;搅拌杆4可以通过卡接或直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转轴31上,也可以使搅拌杆4具有套筒4a,套筒4a套设在转轴31上,此时,可以使壶底组件还包括螺母5和第二密封圈6,并通过螺母5与转轴31的端部螺纹连接,进而使搅拌杆4安装在转轴31上,第二密封圈6套设在转轴31上,且位于螺母5与套筒4a之间以对螺母5、套筒4a与转轴31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液体从套筒4a与转轴31之间的缝隙进入驱动装置3中;发热盘2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优选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本申请所提供的壶底组件,通过在发热盘2处安装驱动装置3及搅拌杆4,且驱动装置3驱动搅拌杆4转动,使壶底部的液体产生漩涡式对流,防止壶底部食材粘住发热盘2,并能提高壶底热传导效率,受热更均匀,降低了煮食时间;并且,通过搅拌杆4的搅拌,使食材更容易煮烂,口感更好。为实现较理想的搅拌功能,优选地,搅拌杆4包括第一杆部41,第一杆部41从转轴31处向背离发热盘2的方向相对于转轴31倾斜延伸。这使得第一杆部41不但具有与转轴31垂直的延伸分量,以使搅拌范围尽量覆盖壶身1内用于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11的宽度,而且具有与转轴31平行的延伸分量,以增加在容纳空间11内的搅拌深度,进而提供一个较大的搅拌范围和较理想的搅拌效果。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第一杆部41设计成仅在垂直转轴31的方向上延伸,或使第一杆部41从转轴31处向靠近发热盘2的方向相对于转轴31倾斜延伸。由于壶身1内容纳空间11的深度一般较大,而宽度有限,为进一步增加搅拌杆4的搅拌范围,优选地,第一杆部41具有远离转轴31的第一端,搅拌杆4还包括与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杆部42,第二杆部42沿平行于转轴31的方向延伸。由于第二杆部42在平行于转轴31的方向上延伸,避免了容纳空间11宽度对搅拌范围的限制,增大了搅拌杆4的搅拌深度,进而使搅拌效果更加理想。为使养生壶在烹饪大颗粒或大块的食材时,更容易将食材煮烂,优选地,第二杆部42的横截面为齿轮形。这使得第二杆部42具有齿形结构,如图3所示,在第二杆部42与食材接触并搅拌食材时,第二杆部42能够给予食材更大的压强并对食材进行研磨,使食材更容易被搅碎。第二杆部42的横截面除为齿轮形外,还可以为花瓣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结构。为提高搅拌效果,本实施例提供搅拌杆4的另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搅拌杆4为从转轴31处向远离发热盘2的方向弯折的弧形杆。由于搅拌杆4为弧形,使搅拌杆4具有了在容纳空间11宽度方向上的延伸分量,以及在容纳空间11深度方向上的延伸分量,进而使搅拌的范围更大且效果更好。为进一步使本实施例中的搅拌杆4更容易搅碎食材,优选地,该弧形杆的横截面为齿轮形或花瓣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结构;该弧形杆可一体成型,方便制作。为提高搅拌时的传热效率和搅拌效率,优选地,搅拌杆4有多个,多个搅拌杆4环绕转轴31的轴线均匀分布。该多个可解释为至少为两个。通过使搅拌杆4为多个,使容纳空间11内同一时刻有多处位置被搅拌,进而缩短了搅拌或粉碎食材所需的时间,并使容纳空间11内多处同时传热,提高了传热效率。由于驱动装置3为电力驱动,需与液体隔离,因此,为避免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3进水,优选地,在发热盘2上设有供转轴31贯穿的通孔,在转轴31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通过该第一密封圈7能够将分别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和安装在所述壶身底部的壶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组件包括:发热盘(2),所述发热盘(2)具有位于该发热盘(2)相对两侧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盘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具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在所述发热盘(2)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盘(2);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位于所述发热盘(2)的第二盘面所在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其中,所述壶身(1)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11),所述搅拌杆(4)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和安装在所述壶身底部的壶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组件包括:发热盘(2),所述发热盘(2)具有位于该发热盘(2)相对两侧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盘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具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在所述发热盘(2)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盘(2);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位于所述发热盘(2)的第二盘面所在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其中,所述壶身(1)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11),所述搅拌杆(4)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包括第一杆部(41),所述第一杆部(41)从所述转轴(31)处向背离所述发热盘(2)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31)倾斜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41)具有远离所述转轴(31)的第一端,所述搅拌杆(4)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杆部(42),所述第二杆部(42)沿平行于所述转轴(31)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42)的横截面为齿轮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平廖云徐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