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69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遮阳系统,其包括透明遮阳板和遮光液调控装置;透明遮阳板内部至少部分区域中空形成液体容纳腔,用于容纳透光液和/或遮光液;遮光液调控装置包括透光液通道、遮光液通道、进液腔和电磁吸液腔;透光液和遮光液能够分别对应通过透光液通道和遮光液通道进入进液腔,再进入液体容纳腔内;电磁吸液腔分别与透光液通道和遮光液通道相连通;电磁吸液腔内设置有磁性活塞,磁性活塞沿电磁吸液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将透光液和遮光液吸入遮光液调控装置内,再进入透明遮阳板内。本申请的遮阳系统能够对遮阳板内透光液量和遮光液量的调控,从而实现对遮阳板遮光量的调控,操控灵活,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

Sun sha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sunshad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sunshade plate and a shade liquid regulating device; a liquid hold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sunshade plate to accommodate the light transmitter and/or the light shading liquid; a shade liquid regulating device includes a light transmitter channel, a light shading liquid channel, a liquid inlet chamber and an electromagnetic fluid absorbing chamber; and a light transmitter and a light shading liquid absorbing chamber. The liquid can enter into the intake cavity through the translucent channel and the shading fluid channel respectively, and then into the liquid holding chamber; the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lucent channel and the shading fluid channel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magnetic piston, which moves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chamber, and the translucent fluid and the shading fluid are sucked into the shading fluid control device, and then into the transmission. Inside the sunshad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hading system can regulate the amount of light transmitter and shading fluid in the shading plate, thereby realizing the control of the amount of shading of the shading plate, flexible operation and meeting different needs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
,尤其是涉及一种遮阳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温室遮阳系统中大多采用机械行走机构带动遮阳网进行遮阳。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械行走机构的大部分传动结构均裸露在空气中,易氧化生锈,导致机械机构出现卡死故障。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有色液体填充而实现变色遮阳的遮阳大棚,然而其有色液体的填充效果差、且对有色液体的充液量控制效果差,无法根据通光量要求调控有色液体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械行走遮阳棚易生锈、而有色液体填充的变色遮阳大棚无法根据通光量要求及时调控有色液体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遮阳系统,包括:透明遮阳板和遮光液调控装置;所述透明遮阳板内部至少部分中空,形成液体容纳腔,用于容纳透光液和/或遮光液;所述液体容纳腔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遮光液调控装置包括透光液通道、遮光液通道、进液腔和电磁吸液腔;所述透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透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透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双向阀,所述透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遮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遮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遮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二双向阀,所述遮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液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遮光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内设置有磁性活塞,所述磁性活塞能够沿所述电磁吸液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电磁吸液腔内壁嵌设有线圈,所述磁性活塞位于所述线圈内;通过改变所述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能够改变所述磁性活塞的运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液的密度和所述遮光液的密度之差至少为0.2g/cm2。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活塞与所述电磁吸液腔的内壁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双向阀和所述第二双向阀相连接,用于控制各个阀的开闭。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交替设置于所述透明遮阳板的两侧内壁上,使所述液体容纳腔形成曲形通腔;且所述曲形通腔的一端连接所述液体容纳腔的进液口,所述曲形通腔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液体容纳腔的出液口。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液体回收箱、漂浮物、透光液排液管道和遮光液排液管道;所述液体回收箱上设置有液体回收口,所述液体回收口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漂浮物位于所述液体回收箱内,且所述漂浮物上端面设置有遮光液吸液通道,所述遮光液吸液通道与所述遮光液排液管道相连通;所述漂浮物下端面设置有透光液吸液通道,所述透光液吸液通道与所述透光液排液管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液排液管道与所述透光液进液口相连通;所述遮光液排液管道与所述遮光液进液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漂浮物内设置有配重块,使得所述漂浮物的平均密度介于所述透光液的密度和所述遮光液的密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遮阳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透明遮阳板并列拼接形成遮阳棚;且所述遮光液调控装置与所述透明遮阳板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遮阳系统通过透明遮阳板和遮光液调控装置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对遮阳板内透光液量和遮光液量的调控,从而实现对遮阳板遮光量的调控,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且无需设置机械行走机构,只需调整透光液和遮光液进入遮光板的进液量即可,操作灵活易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遮阳系统透明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遮阳系统遮光液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遮阳系统液体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透明遮阳板,101-隔板,102-液体容纳腔,200-遮光液调控装置,201-透光液通道,202-透光液进液口,203-第一双向阀,204-第一单向阀,205-遮光液通道,206-遮光液进液口,207-第二双向阀,208-第二单向阀,209-进液腔,210-电磁吸液腔,211-磁性活塞,212-线圈,300-液体回收装置,301-液体回收箱,302-漂浮物,303-遮光液吸液通道,304-遮光液排液管道,305-透光液吸液通道,306-透光液排液管道,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四方向,d-第三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遮阳系统。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阳系统,包括:透明遮阳板100和遮光液调控装置200;透明遮阳板100内部至少部分中空形成液体容纳腔102,用于容纳透光液和遮光液,其中透光液为透明液体,可透光,因此当透明遮阳板100内部充入透光液时,遮光板仍可实现透光;而遮光液为深色液体,透光性差,因此当透明遮阳板100内部充入遮光液时,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透光液和遮光液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因此两者共同充入液体容纳腔102内时不会混合相溶,从而一方面二者能够对应起到透光或遮光的作用,一方面便于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两种液体在充液过程中还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不会被压缩。液体容纳腔102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该进液口向透明遮阳板100内充入透光液或遮光液,通过该出液口排出透光液或遮光液。优选地,进液口设置于液体容纳腔102的一侧,出液口设置于液体容纳腔的另一侧。优选地,透明遮阳板100由双层高强度透明玻璃组成,双层玻璃之间围设成液体容纳腔102。优选地,透光液为盐溶液,其密度大于1g/cm3,优选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遮阳板和遮光液调控装置;所述透明遮阳板内部至少部分区域中空,形成液体容纳腔,用于容纳透光液和/或遮光液;所述液体容纳腔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遮光液调控装置包括透光液通道、遮光液通道、进液腔和电磁吸液腔;所述透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透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透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双向阀,所述透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遮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遮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遮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二双向阀,所述遮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液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遮光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内设置有磁性活塞,所述磁性活塞能够沿所述电磁吸液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电磁吸液腔内壁嵌设有线圈,所述磁性活塞位于所述线圈内;通过改变所述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能够改变所述磁性活塞的运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遮阳板和遮光液调控装置;所述透明遮阳板内部至少部分区域中空,形成液体容纳腔,用于容纳透光液和/或遮光液;所述液体容纳腔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遮光液调控装置包括透光液通道、遮光液通道、进液腔和电磁吸液腔;所述透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透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透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双向阀,所述透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遮光液通道的一端为遮光液进液口,且所述遮光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二双向阀,所述遮光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液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遮光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电磁吸液腔内设置有磁性活塞,所述磁性活塞能够沿所述电磁吸液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电磁吸液腔内壁嵌设有线圈,所述磁性活塞位于所述线圈内;通过改变所述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能够改变所述磁性活塞的运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液的密度和所述遮光液的密度之差至少为0.2g/c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活塞与所述电磁吸液腔的内壁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鹏丁建严志雁付江凡刘琦苏小波方浩梁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