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902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对放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所述对放电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空态电池组和储能模块,储能模块与满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满态电池组与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放电源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电性连接有充电源。该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达到了对各电池组膨胀进行报警的效果,电池组膨胀时,挤压水袋内的吸热油,吸热油挤压活塞上表面的下触点与上触点接触,构成回路,报警灯接通纽扣电池电源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本技术涉及对放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技术介绍
充放电柜是电池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配套设施。当蓄电池的电能用完之后,就必须使用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再充电,当蓄电池组作为储能装置为其他区域电网提供备用电能时,就必须使用放电系统对作为备用电能的电池进行受控放电。目前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组内部部件在工作时容易使得电池组产生膨胀,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当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膨胀到一定时,电池组需要及时更换,但现在的电池组由于安装封闭要求,膨胀时很难被发现,且现在的电池组之间的能量不能够实现自行平衡,不能根据需求调整所需的电压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膨胀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电池组之间不能进行自行平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所述对放电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空态电池组和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满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满态电池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放电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2),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3)、空态电池组(4)和储能模块(5),所述储能模块(5)与满态电池组(3)电性连接,所述满态电池组(3)与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所述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放电源与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有充电源;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包括电池罐(6),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袋(7),所述水袋(7)的内部设置有吸热油,所述电池罐(6)与水袋(7)之间设置有导热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放电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2),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3)、空态电池组(4)和储能模块(5),所述储能模块(5)与满态电池组(3)电性连接,所述满态电池组(3)与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所述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放电源与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有充电源;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包括电池罐(6),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袋(7),所述水袋(7)的内部设置有吸热油,所述电池罐(6)与水袋(7)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所述水袋(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胀器(8),所述防胀器(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装置,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21)和升降管(22),所述升降管(22)的内底壁与水袋(7)的内顶壁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规格均为60V/33A,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工作模式分别为电流源模式和电压源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散热板(61),所述散热板(61)的一侧表面与电池罐(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6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静方文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安靠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