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9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容易压伤电缆线等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复数根间隔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套筒体为一体结构,使所述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其效果:将套筒体内的通腔形状进行改变,使通腔中最小内径的部位刚好与电缆线的外径相配合,使通腔中的该部位与电缆线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小,不影响电缆线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护套,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
技术介绍
现有水泵的电缆护套为丁腈橡胶材质的圆管结构,套在电缆线上,对电缆线起防护作用。为了方便装配,现有的电缆护套内径与电缆线外径之间通常预留有间隙,一般为0.5mm,以便能轻松套在电缆线上,并调整到合适的防护位置。然后,在电缆护套上装配电缆压板,电缆压板与电缆护套之间有一定的过盈量,使电缆压板压紧电缆护套,电缆护套压紧电缆线,防止电缆线在水泵使用时被外力拉扯变形而损伤。针对现有的电缆护套来说,存在的问题:电缆压板都是单个方向的压紧电缆护套,实际压缩效果不佳;压缩量设计小了没有起到作用,压缩量设计大了,又会把电缆线压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将套筒体内的通腔形状进行改变,使通腔中最小内径的部位刚好与电缆线的外径相配合,使通腔中的该部位与电缆线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小,不影响电缆线装配,在受到外界压紧力作用下,通腔变形,通腔的形变力能够反作用于电缆线,能够更好的抱紧电缆线,提高固定电缆线的固定效果,同时套筒体在外界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被相邻的花瓣部之间的空间吸收,减少甚至避免对电缆线造成受压变形,提高电缆线使用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包括套筒体,设置在所述套筒体内的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复数根间隔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套筒体为一体结构,使所述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由于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其中最小内径尺寸与圆电缆线外径尺寸一致,因电缆线与通腔内壁的接触面小,不会影响电缆护套装配。使用时,电缆线穿过通腔,调整套筒体停留在电缆线的合适位置。同样在受到外界的压紧力时,套筒体形变,使得通腔随之变形,能够抱紧电缆线,固定电缆线的效果更佳。横截面为梅花形的通腔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不仅能够大为增加抱紧力,而且套筒体的形变能够被相邻的花瓣部之间的空间吸收,减少甚至避免对电缆线造成受压变形,有利于提高电缆线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减少电缆线受损。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凸柱靠近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的面为压紧面,复数根所述凸柱上的压紧面均与所述压紧面的内接圆相切。其中内接圆的直径通常情况下与圆电缆线的外径相对应。通常情况下,凸柱设置3-4个为较佳方案,为了使套筒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更好的作用于其内的电缆线,使作用力能够更为均衡分别,以四个凸柱为较佳方案。当然,凸柱的数量大于四个也是可行的方案。为了能够使凸柱很好的与电缆线外壁配合,也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所述凸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为了方便生产加工,相邻所述凸柱之间的空部形成花瓣部,各个所述花瓣部的外壁为同一圆柱的相对应的圆弧段。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将套筒体内的通腔形状进行改变,使通腔中最小内径的部位刚好与电缆线的外径相配合,使通腔中的该部位与电缆线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小,不影响电缆线装配。2、在受到外界压紧力作用下,通腔变形,通腔的形变力能够反作用于电缆线,能够更好的抱紧电缆线,提高固定电缆线的固定效果。3、套筒体在外界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被相邻的花瓣部之间的空间吸收,减少甚至避免对电缆线造成受压变形,提高电缆线使用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包括套筒体1,设置在所述套筒体内的通腔11,所述通腔11的内壁形成复数根间隔设置的凸柱12,所述凸柱与所述套筒体为一体结构,使所述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由于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其中最小内径尺寸与圆电缆线外径尺寸一致,因电缆线与通腔内壁的接触面小,不会影响电缆护套装配。使用时,电缆线穿过通腔,调整套筒体停留在电缆线的合适位置。同样在受到外界的压紧力时,套筒体形变,使得通腔随之变形,能够抱紧电缆线,固定电缆线的效果更佳。横截面为梅花形的通腔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不仅能够大为增加抱紧力,而且套筒体的形变能够被相邻的花瓣部之间的空间吸收,减少甚至避免对电缆线造成受压变形,有利于提高电缆线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减少电缆线受损。作为优选,所述凸柱12靠近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的面为压紧面12-1,复数根所述凸柱上的压紧面均与所述压紧面的内接圆相切。其中内接圆的直径通常情况下与圆电缆线2的外径相对应。通常情况下,凸柱设置3-4个为较佳方案,为了使套筒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图3所示,在把手3压紧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作用于其内的电缆线2,使作用力能够更为均衡分别,以四个凸柱为较佳方案。当然,凸柱的数量大于四个也是可行的方案。为了能够使凸柱12很好地与电缆线2外壁配合,也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所述凸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为了方便生产加工,凸柱的横截面为梯形)。为了方便生产加工,相邻所述凸柱之间的空部形成花瓣部,各个所述花瓣部的外壁为同一圆柱的相对应的圆弧段1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包括套筒体,设置在所述套筒体内的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复数根间隔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套筒体为一体结构,使所述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包括套筒体,设置在所述套筒体内的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复数根间隔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套筒体为一体结构,使所述通腔的横截面为梅花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靠近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的面为压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应卓浪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