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8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涉及电缆支架技术领域,该预埋式电缆支架包括:预埋体、主体和U形弹簧;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相反;主体包括支撑平板,以及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主体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支撑平板上的两个第一插孔,以及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上的第二插孔,以使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穿过第一插孔后,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插孔内;插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插接结构间隔地设置在主体上,以使U形弹簧将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

Embedded cabl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埋式电缆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机构箱、汇控箱、间隔端子箱以及二次设备的保护屏、测控屏、故障录波屏、电源屏间等均需要经过电缆、光缆或网线实现连接,要实现上述连接,根据建筑物及空间的不同,设计有不同的电缆通道,包括电缆沟、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等,在这些空间内设计有供电缆敷设用的各种支架。现有的电缆支架分为:埋式电缆支架,螺钉式电缆支架,组合式电缆支架等。如图1所示,现有控制电缆是延支架主体5上平面逐层敷设,不同起始点的电缆大多是交替敷设的,需要拆除某一起始点的电缆时,相邻其它间隔运行电缆较多,拆除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对其它间隔运行电缆的伤害,时常出现由于误拆、误剪及误碰其它间隔运行电缆造成的跳闸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以缓解了现有的控制电缆敷设混乱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电缆,包括:预埋体、主体和U形弹簧,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体上;所述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呈“凹”字形,包括支撑平板,以及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平板上的两个第一插孔,以及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上的第二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后,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插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插接结构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使所述U形弹簧将所述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用于增加所述预埋体的受力面积。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电缆固定绑扎孔,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位于所述电缆安置区的下方,将固定线穿过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以将所述电缆捆绑固定在主体上。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与所述插接结构对应,每一个所述插接结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电缆固定绑扎孔。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长径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孔为矩形孔。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与预埋体为焊接,或者所述主体与预埋体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U形弹簧的材质为金属。进一步的,所述U形弹簧上的各个弯曲位置均为圆滑过渡,防止安装至碰伤施工人员。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体为长方形筒状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预埋体的内腔为圆柱状,所述预埋体的内壁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插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所述预埋体和所述主体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电缆,包括:预埋体、主体和U形弹簧,所述预埋体用于埋设在墙壁内,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体上。所述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呈“凹”字形,包括支撑平板,以及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平板上的两个第一插孔,以及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上的第二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后,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插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插接结构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使所述U形弹簧将所述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上U形弹簧的安装方法如下:挤压U形弹簧的两边,然后将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插孔后,穿过第一插孔后,U形弹簧的两端向外展开,分别插入到相对的两个第二插孔内,从而可以将U形弹簧固定在主体上,间隔固定的多个U形弹簧可以将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与传统的电缆支架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上具有多个分隔开的电缆安置区,施工人员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电缆放置在不同的电缆安置区内,这样,在对电缆安置区内的电缆进行拆除更换时,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电缆。因为U形弹簧与主体是以可拆卸的卡接形式连接的,所以可以通过更换U形弹簧的卡接位置来调整电缆安置区的宽度,适应更多型号的电缆。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电缆支架电缆敷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的U形弹簧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的主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的U形弹簧与主体的插接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去除U形弹簧后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中敷设控制电缆的方法的敷设示意图。图标:1-预埋体;2-电缆固定绑扎孔;3-U形弹簧;31-第一弯折部;32-第二弯折部;4-主体;41-第一插孔;42-第二插孔;51-编号1的预埋式电缆支架;52-编号2的预埋式电缆支架;53-编号3的预埋式电缆支架;61-编号1的电缆安置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2-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式电缆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电缆,包括:预埋体1、主体4和U形弹簧3,所述预埋体1用于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体、主体和U形弹簧,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体上;所述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呈“凹”字形,包括支撑平板,以及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平板上的两个第一插孔,以及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上的第二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后,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插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插接结构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使所述U形弹簧将所述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体、主体和U形弹簧,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体上;所述U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体呈“凹”字形,包括支撑平板,以及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平板上的两个第一插孔,以及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上的第二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后,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插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插接结构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使所述U形弹簧将所述主体分隔成多个电缆安置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用于增加所述预埋体的受力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电缆固定绑扎孔,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位于所述电缆安置区的下方,将固定线穿过所述电缆固定绑扎孔以将所述电缆捆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彬邓小玉陈洁生杨忠亮连楷敏黄华吉陈钧孚邱乾伟孙玉彤王雪朱颖黎高程陈贤彬黄勇东卢丹谢育斌刘耿彬陈钦彬王喜东王跃新谢惠藩王一波黄锐坤王琪王锃黄明辉李海涛邢文忠孙旭郭少玲李暖群陈泽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