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7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且柜体的一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开设有底部线孔,所述柜体的内部后侧设置有元件安装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开始有底部线孔和顶部线孔,在接线时可以多项选择,增加了使用性,降低了安装难度,且节约了成本浪费,设置了线盖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粗细的线束来调节合适的缺口,在不需要使用时,转动活动板将第一槽口转动至固定板未开设槽口的一侧,形成密封的状,可以起到防止落灰的效果,避免内部元件表面灰尘严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安全防护。

A Powe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是一种动力配电箱。
技术介绍
XL-21型动力配电柜广泛应用与民用建筑中作为交流频率50Hz,电压500V及以下三相五线电力系统的动力配电和照明配电用,目前市面上的配电柜只有在底部开设有线孔,但是有些地方的线束预留在上面,这样需要接线,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会造成资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动力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且柜体的一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开设有底部线孔,所述柜体的内部后侧设置有元件安装区,且柜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柜体的上表面位于散热机构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顶部线孔,所述顶部线孔的内侧设置有线盖机构,所述柜门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操控区域,且柜门的后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安装有工具收纳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盖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安装座的上表面位于通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8),所述柜体(8)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2),且柜体(8)的一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开设有底部线孔(3),所述柜体(8)的内部后侧设置有元件安装区(10),且柜体(8)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机构(6),所述柜体(8)的上表面位于散热机构(6)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顶部线孔(5),所述顶部线孔(5)的内侧设置有线盖机构(4),所述柜门(2)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操控区域(7),且柜门(2)的后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安装有工具收纳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8),所述柜体(8)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2),且柜体(8)的一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开设有底部线孔(3),所述柜体(8)的内部后侧设置有元件安装区(10),且柜体(8)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机构(6),所述柜体(8)的上表面位于散热机构(6)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顶部线孔(5),所述顶部线孔(5)的内侧设置有线盖机构(4),所述柜门(2)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操控区域(7),且柜门(2)的后侧位于下段位置处安装有工具收纳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盖机构(4)包括安装座(401),所述安装座(40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402),且安装座(401)的上表面位于通槽(402)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403),所述固定板(403)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404),且固定板(40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槽口(407),所述固定板(403)的下方设置有与安装座(401)相卡合的卡位块(408),且固定板(403)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板(405),所述活动板(405)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槽口(4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凯欣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