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676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RFID技术来取代人体红外感应技术来进行防盗,十分方便,且只有在被保护物品离开RFID读写器的范围才会报警,误报警率低;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通过增设的物主标签、第二RFID读写器、第二模数转换器和或门芯片保证系统在被保护物品的拥有者取走被保护物品时不会误报警,进一步降低了误报警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
技术介绍
防盗问题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最常用的防盗方法就是为需要保护的东西上锁,但是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物体的自由度,当需要对上锁的物体进行移动时,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开锁动作,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利。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红外感应防盗装置,该装置的功能是感应到人体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就进行警报作用,可以在根本上防止盗贼接近被保护物品,不必对被保护物品进行上锁,但也因为利用了人体红外感应技术,所以该装置只要感应到人,即使感应到被保护物品的拥有者也会进行报警,所以当该装置运作时,即使是被保护物品的拥有者也无法使用物品,甚至无法靠近被保护物品,容易产生误报警现象。此外,目前的防盗装置也不具备闹钟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误报警率低和功能丰富的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所述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所述物品标签与第一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物主标签与第二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芯片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闹钟模块与MCU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背光显示模块,所述背光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MCU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背光显示模块包括背光开关、背光电路和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的输入端和背光开关的输入端均与MC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背光开关的输出端与背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背光电路包括5V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三电阻和LED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背光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均连接5V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阻和LED灯进而连接大地。进一步,还包括闹钟开关和报警开关,所述闹钟开关连接在闹钟模块与MCU之间,所述报警开关连接在MCU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进一步,还包括键盘模块,所述键盘模块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四电阻、第二晶体管、第五电阻、NS5608芯片、扬声器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MCU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与NS5608芯片的VDD脚和扬声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和NS5608芯片的输入脚,所述NS5608芯片的输出脚连接第三晶体管的基极,所述扬声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NS5608芯片的VSS脚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采用了RFID技术来取代人体红外感应技术来进行防盗,十分方便,且只有在被保护物品离开RFID读写器的范围才会报警,误报警率低;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通过增设的物主标签、第二RFID读写器、第二模数转换器和或门芯片保证系统在被保护物品的拥有者取走被保护物品时不会误报警,进一步降低了误报警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背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参照图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所述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所述物品标签与第一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物主标签与第二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芯片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闹钟模块与MCU连接。其中,RFID标签分为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分别标记被保护的物品和该物品的拥有者。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均可采用现有的无源RFID标签来实现。物品标签贴在被保护的物品上,物主标签可供物品的拥有者以卡片等形式随身携带。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分别读取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的信息。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均可采用现有的RFID阅读器来实现。第一RFID读写器或第二RFID读写器在能读取到物品标签或物主标签的信息时会输出高电压信号,读取不到标签的信息时会输出低电压信号。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分别将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均可以采用现有的ADC0809模数转换器来实现。第一模数转换器或第二模数转换器在第一RFID读写器或第二RFID读写器能读取到物品标签或物主标签的信息时会输出“1”数字信号(代表高电平)给或门芯片,读取不到标签的信息时会输出“0”数字信号(代表低电平)给或门芯片。或门芯片,用于根据第一模数转换器和/或第二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给MCU。或门芯片可采用现有的74AHC1G32或门芯片等来实现,其通过通用I/O口与MCU连接。MCU,负责整个系统的所有控制功能,能触发所需的控制信号(如报警控制信号、显示控制信号等)。MCU并没有涉及任何软件方法上的改进,其所有控制过程均可采用现有的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报警装置,用于在物品被盗时根据报警控制信号进行报警。报警装置可通过通用I/O口与MCU连接。闹钟模块,用于提供闹钟功能,以进一步丰富系统的功能。闹钟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微型闹钟来实现,其通过通用I/O口与MCU连接。本技术在物品的拥有者需要移动物品时,只需要将物主标签放置于第二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即可,此时报警装置将不会误报警。参照图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背光显示模块,所述背光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MCU的输出端连接。其中,背光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显示控制信号显示闹钟信息等内容。背光显示模块可通过通用I/O口与MCU连接。参照图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光显示模块包括背光开关、背光电路和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的输入端和背光开关的输入端均与MC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背光开关的输出端与背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背光开关,用于控制背光功能是否开启。背光开关可采用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所述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所述物品标签与第一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物主标签与第二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芯片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闹钟模块与MCU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闹钟模块、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或门芯片、MCU和报警装置,所述RFID标签包括物品标签和物主标签,所述物品标签与第一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物主标签与第二RFID读写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进而与或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芯片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闹钟模块与MCU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显示模块,所述背光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MCU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显示模块包括背光开关、背光电路和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的输入端和背光开关的输入端均与MC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背光开关的输出端与背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宿舍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电路包括5V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三电阻和LED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向荣贾萍林明全贞锡王春光林温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