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70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特别涉及血渍鉴定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盖、积液罐,上盖和积液罐之间设有一流向控制片,上盖上方设有滴液尖端,滴液尖端上设有出液口,滴液尖端上扣有一固定扣,固定扣的一侧和连接件一侧相连,连接件的另一侧和端盖相连,端盖扣合在出液口上;积液罐的罐体两侧设有按压槽,积液罐的底部设有一置物腔,置物腔内放有试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纺织品血液鉴定时需要携带大量鉴定工具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检测试剂放置在积液罐中,通过试纸或凸齿对血迹进行刮拭后,再通过将积液罐中的液体挤压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滴取和擦拭两种方式对待测纺织品进行检测,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渍鉴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生活中很多领域都有运用到纺织类产品,例如身上穿的衣服,背上背的包包,擦桌子的抹布等等。然而在加工这些纺织类物件时,往往会因为纺织品自身带有的血液、或者加工时工人操作失误造成割伤后留下的血液,或是因为红色涂料沾染到纺织类产品上,导致纺织类产品看上去带血。这种现象一方面会导致销量下降,另一方面不是血迹的纺织类产品被认为是带有血迹的产品,容易导致消费者的退货和厂家的声誉受到损害,因此在包装出厂之前,应当需要能够鉴定纺织品上是否存在血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纺织品血液鉴定时需要携带大量鉴定工具的缺点。本技术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检验的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包括上盖、积液罐,所述上盖和所述积液罐之间设有一流向控制片,所述流向控制片包括内片、外片、连接所述内片和所述外片的同轴,所述内片设置在所述积液罐的内部,所述外片设在所述积液罐的外部,所述上盖上方设有滴液尖端,所述滴液尖端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滴液尖端上扣有一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一侧和连接件一侧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和端盖相连,所述端盖扣合在所述出液口上;所述积液罐的罐体两侧设有按压槽,所述积液罐的底部设有一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放有试纸;所述上盖和所述积液罐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积液罐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上盖内部的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上盖的外侧边缘还设有凸齿。优选地,所述的积液罐的外表面上设有正向量程刻度和反向量程刻度。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扣、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端盖为一体化加工制成。优选地,所述的积液罐由透明硬质塑料制造而成,所述的积液罐的所述按压槽部分由软塑料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的积液罐上方的开口部分设有一压合盖,所述压合盖上设有环形分布的通孔。(3)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纺织品血液鉴定时需要携带大量鉴定工具的缺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一个小型便携的积液罐即可对现场或是带有血渍的物件进行检测,本技术在积液罐的下方设置一个置物腔,在置物腔中安置试纸,当需要使用擦拭时,将试纸对物件进行擦拭,擦拭后盖合在压合盖上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滴液尖端直接对准疑似血渍的地方,即可得到是否存在血渍的结论;当涉及到固体血迹无法擦拭时,用过用上盖的凸齿,将血迹刮下后,再进行擦拭或滴液,操作方便,且本技术上设有流向控制片,可以防止反应后的试剂回流,污染剩余试剂,可多次使用;本技术在积液罐两侧设有按压槽,按压槽是用软皮质材料制成,便于挤压,操作简单也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上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积液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试纸按压在流向控制片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积液罐的俯视图;图6为流向控制片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上盖,2-流向控制片,21-内片,22-外片,23-同轴,3-积液罐,4-按压槽,5-置物腔,6-试纸,7-滴液尖端,8-固定扣,9-连接件,10-端盖,11-外螺纹,12-压合盖,121-通孔,13-凸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包括上盖1、积液罐3,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之间设有一流向控制片2,所述流向控制片2包括内片21、外片22、连接所述内片21和所述外片22的同轴23,所述内片21设置在所述积液罐3的内部,所述外片22设在所述积液罐3的外部,所述上盖1上方设有滴液尖端7,所述滴液尖端7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滴液尖端7上扣有一固定扣8,所述固定扣8的一侧和连接件9一侧相连,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侧和端盖10相连,所述端盖10扣合在所述出液口上;所述积液罐3的罐体两侧设有按压槽4,所述积液罐3的底部设有一置物腔5,所述置物腔5内放有试纸6;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积液罐3上端设有外螺纹11,所述外螺纹11和所述上盖1内部的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上盖1的外侧边缘还设有凸齿13。为了更好的携带和检验血迹,本技术还包括所述的积液罐3的外表面上设有正向量程刻度和反向量程刻度;所述的固定扣8、所述的连接件9、所述的端盖10为一体化加工制成;为了便于更好的按压,所述的积液罐3由透明硬质塑料制造而成,所述的积液罐3的所述按压槽4部分由软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的积液罐3上方的开口部分设有一压合盖12,所述压合盖12上设有环形分布的通孔121。工作原理:本技术主要用于血渍鉴定,主要是运用鉴定纺织类产品的血渍,为了便于携带用于测量的试剂,本技术将试剂放置在积液罐3中,在积液罐3的两侧设有便于按压的按压槽4,在积液罐3的底部设一个用于放置试纸6的空腔,当只要对检测物进行滴取的方式检测时,直接拧开端盖10,将积液罐3倒置,挤压按压槽4将试剂滴入待测物上;使用擦拭的方式时,将试纸6从置物腔5取出,在疑似血渍的地方擦拭,擦拭之后,将带有“血渍”的试纸放置在盖合板12上,如图4,再将积液罐3倒置,旋转流向控制片2的外片22从而带动内片21旋转,使内部的试剂流出(相当于一个阀门的开启动作),内部的试剂通过通孔121流到试纸6上,观察结果;当疑似血渍的纺织物已经凝结成固体时,利用上盖1上的凸齿13将“血渍”刮下,放置在试纸6上,通过滴试剂的方式测量该物质是否为血渍,这种方法能够减少试剂和纺织品的直接接触,起到了保护纺织品的效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积液罐(3),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之间设有一流向控制片(2),所述流向控制片(2)包括内片(21)、外片(22)、连接所述内片(21)和所述外片(22)的同轴(23),所述内片(21)设置在所述积液罐(3)的内部,所述外片(22)设在所述积液罐(3)的外部,所述上盖(1)上方设有滴液尖端(7),所述滴液尖端(7)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滴液尖端(7)上扣有一固定扣(8),所述固定扣(8)的一侧和连接件(9)一侧相连,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侧和端盖(10)相连,所述端盖(10)扣合在所述出液口上;所述积液罐(3)的罐体两侧设有按压槽(4),所述积液罐(3)的底部设有一置物腔(5),所述置物腔(5)内放有试纸(6);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积液罐(3)上端设有外螺纹(11),所述外螺纹(11)和所述上盖(1)内部的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上盖(1)的外侧边缘还设有凸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类产品用血渍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积液罐(3),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之间设有一流向控制片(2),所述流向控制片(2)包括内片(21)、外片(22)、连接所述内片(21)和所述外片(22)的同轴(23),所述内片(21)设置在所述积液罐(3)的内部,所述外片(22)设在所述积液罐(3)的外部,所述上盖(1)上方设有滴液尖端(7),所述滴液尖端(7)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滴液尖端(7)上扣有一固定扣(8),所述固定扣(8)的一侧和连接件(9)一侧相连,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侧和端盖(10)相连,所述端盖(10)扣合在所述出液口上;所述积液罐(3)的罐体两侧设有按压槽(4),所述积液罐(3)的底部设有一置物腔(5),所述置物腔(5)内放有试纸(6);所述上盖(1)和所述积液罐(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汉斯曼产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