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检测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8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检测匣,包括壳体及多个检测试纸。壳体内部形成有收容腔体、隔离于收容腔体一侧的注入流道、及连通于收容腔体与注入流道的集液槽。壳体设有连通收容腔体的多个排气孔及连通注入流道的注入口。多个检测试纸能分别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多个检测试纸并排地固定于收容腔体内,并且不能由收容腔体内取出。每个检测试纸具有吸收端,并且多个吸收端并排地设置于集液槽内。每个吸收端与集液槽的槽底形成有间隙,并且集液槽的槽底呈斜面状,其中,多个吸收端与槽底所形成的多个间隙是由邻近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增加。借此,多个检测试纸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开始进行检测,从而有效提升液体检测匣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检测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检测匣,尤其涉及一种可容纳多种不同检测试纸的液体检测匣。
技术介绍
在检测分析的
,利用特殊的生物化学检测试纸对待检测液体(如:血液、尿液、唾液等)进行特定检测项目的检验(如:特定的毒品成分、血糖值、胆固醇值、尿酸值等),是目前极为普遍的检验辨识手法。此种方法经常应用于诸如学术实验室、医疗院所、检验所或是居家测试等场合。这种透过检测试纸检测以达成某种特定目的的检验程序可以节省许多检测仪器的使用与检测时间的耗费等。目前所使用的检测试纸可分为半定量试纸与定性试纸。不论上述半定量试纸或定性试纸,其不是呈单一的检测项目,就是多个检测项目彼邻相依地设立。然而,单一项目的检测试纸的检验必须一一滴入待检测液体或样本,操作流程相当繁杂费时;而多个检测项目彼邻相依设立的检测试纸的检验,虽然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及节省检测时间,但是其仍存在者检测开始时间不统一从而影响检测效率的缺陷。于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检测匣,能用来有效地改善现有液体检测匣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液体检测匣,包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一收容腔体、隔离于所述收容腔体一侧的一注入流道、连通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注入流道的一集液槽、及位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一挡墙,并且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流通量是由所述挡墙的高度所界定;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体的多个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注入流道的一注入口:以及多个检测试纸,能分别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并排地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不能由所述收容腔体内取出;其中,每个所述检测试纸具有一吸收端,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挡墙的附近且面向所述集液槽,每个所述吸收端是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形成有一间隙;其中,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槽底呈斜面状,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与所述槽底所形成的多个所述间隙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增加。优选地,所述挡墙呈斜面状,并且所述挡墙的所述高度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减少。优选地,相邻于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注入流道部位设有一导引斜面,并且所述导引斜面的斜率大于所述槽底的斜率。优选地,所述集液槽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导引斜面间的一槽口,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导引斜面与所述槽口的位置形成有一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连通于所述槽口与所述注入流道、并与所述收容腔体相互隔离;其中,所述缓冲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引斜面的高度,而所述缓冲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收容腔体内形成有多个压肋,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被多个所述压肋压抵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大致呈矩型板状并具有一第一长侧边、一第二长侧边、一第一短侧边、及一第二短侧边,所述注入流道邻设于所述第一长侧边,所述集液槽邻设于所述第一短侧边,而多个所述排气孔邻设于所述第二短侧边。优选地,所述第一长侧边呈圆弧状,而所述第二长侧边呈平面状。优选地,所述槽底与所述第一短侧边相夹形成有大于1度且小于15度的一夹角。优选地,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第一长侧边与所述第二短侧边相连的所述壳体的一角落,所述液体检测匣进一步包括有一密封塞,并且所述密封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密封所述注入口。优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邻近于所述注入口的一嵌卡槽,所述密封塞具有一片体及自所述片体垂直地延伸的两个柱状塞体,两个所述柱状塞体分别插设于所述注入口与所述嵌卡槽,并且所述片体的外表面大致与所述第二短侧边呈共平面设置。优选地,所述壳体包含有:一下盖,形成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压肋、位于多个所述压肋一侧的一支撑肋、及位于多个所述压肋与所述支撑肋一端的所述集液槽;其中,多个所述检测试纸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压肋上,远离多个所述压肋的所述支撑肋表面呈圆弧状;及一上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下盖,并且所述上盖包含有面向多个所述压肋的一板体与相连于所述板体且设置于所述支撑肋的一圆管部;其中,在邻近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板体部位形成有一第一透明窗口,远离所述第一透明窗口的所述板体部位形成有多个所述排气孔,并且多个所述排气孔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压肋,所述板体形成有位在所述第一透明窗口与多个所述排气孔间的一第二透明窗口;所述圆管部的内部形成有所述注入流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也公开一种液体检测匣,包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一收容腔体、隔离于所述收容腔体一侧的一注入流道、及连通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注入流道的一集液槽;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体的多个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注入流道的一注入口;以及多个检测试纸,能分别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并排地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不能由所述收容腔体内取出;其中,每个所述检测试纸具有一吸收端,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并排地设置于所述集液槽的附近,每个所述吸收端是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形成有一间隙;其中,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槽底呈斜面状,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与所述槽底所形成的多个所述间隙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增加。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检测匣能通过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呈斜面状、及多个所述检测试纸的吸收端与槽底所形成的多个间隙是由邻近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增加的结构设计,使得多个所述检测试纸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开始进行检测,从而有效提升所述液体检测匣的检测效率。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检测匣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密封塞与壳体分离的示意图。图3为图1沿III-III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壳体沿III-III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省略检测试纸)。图6为图1沿VI-VI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液体检测匣1000。所述液体检测匣1000包括一壳体1、并排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多个检测试纸2、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一密封塞3。以下将分别说明本实施例液体检测匣1000的各个组件具体构造,而后再适时说明液体检测匣1000的各个组件间的链接关系。如图2至图4,所述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一收容腔体11(位于壳体1的左侧)、隔离于所述收容腔体11一侧的一注入流道12(位于壳体1的右侧)、连通于所述收容腔体11与注入流道12的一集液槽13(位于壳体1的下侧)、及位于所述收容腔体11与集液槽13间的一挡墙19。所述壳体1设有连通收容腔体11的多个排气孔14(如图2)、以及连通注入流道12的一注入口15。其中,所述注入口15可用以注入一待检测液体(如:血液、尿液、唾液等),而多个所述排气孔14可用以排出壳体1中多余的气体(如: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匣包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一收容腔体、隔离于所述收容腔体一侧的一注入流道、连通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注入流道的一集液槽、及位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一挡墙,并且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流通量是由所述挡墙的高度所界定;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体的多个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注入流道的一注入口;以及多个检测试纸,能分别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并排地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不能由所述收容腔体内取出;其中,每个所述检测试纸具有一吸收端,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挡墙的附近且面向所述集液槽,每个所述吸收端是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形成有一间隙;其中,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槽底呈斜面状,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与所述槽底所形成的多个所述间隙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TW 1061361781.一种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匣包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一收容腔体、隔离于所述收容腔体一侧的一注入流道、连通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注入流道的一集液槽、及位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一挡墙,并且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集液槽间的流通量是由所述挡墙的高度所界定;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体的多个排气孔以及连通所述注入流道的一注入口;以及多个检测试纸,能分别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并排地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不能由所述收容腔体内取出;其中,每个所述检测试纸具有一吸收端,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挡墙的附近且面向所述集液槽,每个所述吸收端是与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形成有一间隙;其中,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槽底呈斜面状,并且多个所述吸收端与所述槽底所形成的多个所述间隙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呈斜面状,并且所述挡墙的所述高度是由邻近所述注入流道朝向远离所述注入流道的方向逐渐地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相邻于所述集液槽的所述注入流道部位设有一导引斜面,并且所述导引斜面的斜率大于所述槽底的斜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体与所述导引斜面间的一槽口,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导引斜面与所述槽口的位置形成有一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连通于所述槽口与所述注入流道、并与所述收容腔体相互隔离;其中,所述缓冲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引斜面的高度,而所述缓冲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收容腔体内形成有多个压肋,并且多个所述检测试纸被多个所述压肋压抵固定于所述收容腔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矩型板状并具有一第一长侧边、一第二长侧边、一第一短侧边、及一第二短侧边,所述注入流道邻设于所述第一长侧边,所述集液槽邻设于所述第一短侧边,而多个所述排气孔邻设于所述第二短侧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检测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林萧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