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66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一电解电容(C5),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能够产生两路基准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通过高速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构成电压跟随滤波器输出,充分保障了系统基准电压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A Benchmark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 for Fluid Wall Shear Stress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本技术属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流体力学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流体壁面剪应力的新型测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研发了一种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集成了柔性热膜剪应力传感器和浮动式剪应力传感器,利用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软件集成平台,实现对机箱工作参数的设置和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浮动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将流体流经器件表面产生的剪应力直接转化为差动电容输出的电压信号。浮动板模块用于给浮动式传感器提供交流正弦激励,主要包括交流激励电路、鉴相电路和AD采集模块,其中,AD采集电路主要包括电源、信号调理电路、基准电压产生及信号同步采集电路。基准电压源有很多的实现方式,比如:掩埋齐纳基准源、E/DNMOS基准电压源、XFET基准源和带隙基准源。带隙基准电压源是用得最广泛且非常成功的一种电路结构,其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工艺参数和温度的关系很小,且结构简单。带隙基准源具有很好的输出精度和稳定的温度特性,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电流、电压基准源,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一电解电容(C5),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串联在第一输入端(VIN1)与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的第三引脚(U3)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至接地端(GND),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四电阻(R4)之间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一电解电容(C5),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串联在第一输入端(VIN1)与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的第三引脚(U3)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至接地端(GND),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四电阻(R4)之间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四电阻(R4)之间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5)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GND);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的第一引脚(U1),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的第二引脚(U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并作为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OUT1)外接AD采样芯片;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引脚(U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引脚(U2);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OPA)的第五引脚(U5),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GND);所述第五引脚(U5)作为第三输入端(V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赛锐特机电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