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634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信号监测与导航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包括传感器监测单元、导航处理单元、供电通信单元和散热机构。传感器监测单元包括九轴MIMU、GPS接收板卡、GPS接收天线、视觉传感器、微型激光雷达和壳体,壳体安装在车顶,壳体将各传感器进行整合安装;散热机构包括转轴,转轴穿过壳体,转轴上设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位于壳体外朝向车头的位置处,第二扇叶位于壳体内;散热机构能够在车辆前行时对各传感器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外壳将各传感器进行整合安装,实现了稳定而智能化的导航且便于管理与维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智能车辆导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信号监测与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
技术介绍
导航装置作为车辆驾驶员的向导,能够为驾驶员规划路线,提供实时定位,为驾驶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传统的导航装置普遍只安装了GPS元件,虽然能够进行车辆实时定位,但功能单一,并且在桥洞、隧道、高楼大厦下等地方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甚至没有信号、无法定位的情况。并且,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对导航的功能及质量要求更高,传统的仅靠GPS进行导航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需求。导航技术的升级是势在必行的,如公开号为CN204110029U的中国专利,就公布了一种基于磁导航的多传感器融合智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包括磁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GPS接收天线和摄像头和车载终端,利用多种传感器的综合作用,实现稳定且智能化的导航。该专利对传统的导航技术进行了升级,不仅实现了稳定的导航,且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应用到无人车
但该专利主要以磁传感器探测到的磁钉的磁信号作为主要的导航信号,需要在道路上设置磁钉,应用范围很窄。技术发容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主要以磁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包括传感器监测单元、导航处理单元和供电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监测单元包括九轴MIMU、GPS接收板卡、GPS接收天线、视觉传感器、微型激光雷达和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壳体固定在车顶;所述九轴MIMU固定在壳体内底部;所述GPS接收板卡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所述GPS接收天线固定在车顶;所述视觉传感器安装在壳体朝向车头的侧壁上;所述微型激光雷达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导航处理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所述供电通信单元包括供电线缆和信息传输线缆,供电线缆和信息传输线缆封装在同一个绝缘防护层中,供电通信单元连接车辆的ECU。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包括传感器监测单元、导航处理单元和供电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监测单元包括九轴MIMU、GPS接收板卡、GPS接收天线、视觉传感器、微型激光雷达和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壳体固定在车顶;所述九轴MIMU固定在壳体内底部;所述GPS接收板卡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所述GPS接收天线固定在车顶;所述视觉传感器安装在壳体朝向车头的侧壁上;所述微型激光雷达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导航处理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所述供电通信单元包括供电线缆和信息传输线缆,供电线缆和信息传输线缆封装在同一个绝缘防护层中,供电通信单元连接车辆的EC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九轴MINU包括三轴MEMS陀螺仪、三轴MEMS加速度计、三轴磁强计和外壳,外壳为长方体,外壳固定在壳体底部,外壳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内,所述三轴MEMS陀螺仪、三轴MEMS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强计分别安装在电路板上,三轴MEMS陀螺仪、三轴MEMS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强计的安装方式为任意两者之间均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车辆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常杰安文斗张友健杨杰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士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