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25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卡柱紧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卡柱杆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另一端与基座相固定连接;卡扣包括有U型板;U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板端距离少于圆形卡柱头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的底部;圆形卡柱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内表距离等于卡扣宽;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伸缩柱机构;支撑板的表面均贴合在基座的上表面上;支撑板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两个伸缩柱机构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该结构既能使卡柱结构拆装方便,也能使卡柱结构起防松作用,增强了卡柱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卡柱紧固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卡柱和卡扣是固定结构的其中一种,利用卡扣一般为弹簧钢材料,而卡柱一般蘑菇形状;卡柱和卡扣分别固定在需要固定的两个零件上,利用卡扣的弹性张开后卡入到蘑菇的头部,使个零件固定;这中卡扣固定的组件安装效率高,而且拆装方便;但两个部件之间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后,卡扣容易在卡柱上松脱,影响使用性能。故有必要对现有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它包括有卡扣、基座和卡柱;所述卡柱由圆形卡柱头和卡柱杆组成;所述卡柱杆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另一端与基座相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包括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在U型板上呈对呈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板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末端之间的距离为板端距离;所述板端距离少于圆形卡柱头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的底部;所述圆形卡柱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两个第二定位板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内表距离;所述卡扣的宽度为卡扣宽;所述内表距离等于卡扣宽;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伸缩柱机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贴合在基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两个伸缩柱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柱机构包括有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安装孔的内底壁;所述定位柱一端固定在弹簧另一端上;所述定位柱另一端伸出到安装孔外;所述支撑板的末端压紧在定位柱的柱身上。进一步地,所述卡柱杆的杆身与基座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卡柱由圆形卡柱头和卡柱杆组成;卡柱杆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另一端与基座相固定连接;卡扣包括有U型板;U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在U型板上呈对呈设置;第一定位板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呈对称设置;导向板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末端之间的距离为板端距离;板端距离少于圆形卡柱头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的底部;圆形卡柱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两个第二定位板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内表距离;卡扣的宽度为卡扣宽;内表距离等于卡扣宽;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伸缩柱机构;支撑板的表面均贴合在基座的上表面上;支撑板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两个伸缩柱机构上。在使用本技术时,基座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件上,而卡扣则固定在另一个连接件上;卡扣卡入到圆形卡柱头后,利用第二定位板限位,防止卡扣沿圆形卡柱头的轴向方向松出;通过两侧的第一定位板压紧在圆形卡柱头的底部,以及支撑板压紧在基座上,实现卡扣卡入到圆形卡柱头内,由于卡扣为弹簧钢材料,所以具有弹性,当卡扣张开至板端距离大于圆形卡柱头的直径后,卡扣即可从圆形卡柱头上拔出,实现两连接件分离;而伸缩柱机构用于对支撑板限位,即使第一定位板受外力作用下有向外翻开趋势,但由于伸缩柱机构对支撑板有限位作用,所以两个第一定位板之间不能够进一步打开,使卡扣扣紧固定在圆形卡柱头上,实现两连接件安装固定;当伸缩柱机构缩入后,两个支撑板在张开时均没有受到阻碍,所以卡扣能够直接在圆形卡柱头上拔出,实现两连接件的拆卸;该结构既能使卡柱结构拆装方便,也能使卡柱结构起防松作用,增强了卡柱抗冲击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剖面图;图3是卡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圆形卡柱头;101、第二定位板;2、卡扣;201、U型板;202、第一定位板;203、导向板;204、支撑板;3、卡柱杆;301、加强筋;4、基座;401、安装孔;5、弹簧;6、定位柱;L、板端距离;D、内表距离;W、卡扣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它包括有卡扣2、基座4和卡柱;所述卡柱由圆形卡柱头1和卡柱杆3组成;所述卡柱杆3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1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3另一端与基座4相固定连接;圆形卡柱头1为圆柱形状,基座4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件上,而卡扣2则固定在另一个连接件上;所述卡扣2包括有U型板201;所述U型板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第一定位板202在U型板201上呈对呈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202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203;所述导向板203呈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板203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202末端之间的距离为板端距离L;所述板端距离L少于圆形卡柱头1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202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1的底部;两个导向板203之间呈“八”字形设置,方便卡扣2卡入到圆形卡柱头1上;所述圆形卡柱头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101;两个第二定位板101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内表距离D;所述卡扣2的宽度为卡扣宽W;所述内表距离D等于卡扣宽W;第二定位板101的作用是防止卡扣2沿圆形卡柱头1的轴向方向松出;所述基座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安装孔401内均设置有伸缩柱机构;所述支撑板204的表面均贴合在基座4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204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两个伸缩柱机构上;卡扣2卡入到圆形卡柱头1后,通过两侧的第一定位板202压紧在圆形卡柱头1的底部,以及支撑板204压紧在基座4上,实现卡扣2卡入到圆形卡柱头1内,由于卡扣2为弹簧钢材料,所以具有弹性,当卡扣2张开至板端距离L大于圆形卡柱头1的直径后,卡扣2即可从圆形卡柱头1上拔出,实现两连接件分离;而伸缩柱机构用于对支撑板204限位,即使第一定位板202受外力作用下有向外翻开趋势,但由于伸缩柱机构对支撑板204有限位作用,所以两个第一定位板202之间不能够进一步打开,使卡扣2扣紧固定在圆形卡柱头1上,实现两连接件安装固定;当伸缩柱机构缩入后,两个支撑板204在张开时均没有受到阻碍,所以卡扣2能够直接在圆形卡柱头1上拔出,实现两连接件的拆卸;该结构既能使卡柱结构拆装方便,也能使卡柱结构起防松作用,增强了卡柱抗冲击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伸缩柱机构包括有弹簧5和定位柱6;所述弹簧5一端固定在安装孔401的内底壁;所述定位柱6一端固定在弹簧5另一端上;所述定位柱6另一端伸出到安装孔401外;所述支撑板204的末端压紧在定位柱6的柱身上;定位柱6在常态下,伸出到基座4上,并且定位柱6的柱身压紧在支撑板204上,当定位柱6受压后往安装孔401缩入后,支撑板204就能向外侧翻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卡柱杆3的杆身与基座4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01,加强筋301加强柱杆3的抗弯曲强度。在使用本技术时,基座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件上,而卡扣则固定在另一个连接件上;卡扣卡入到圆形卡柱头后,利用第二定位板限位,防止卡扣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卡扣(2)、基座(4)和卡柱;所述卡柱由圆形卡柱头(1)和卡柱杆(3)组成;所述卡柱杆(3)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1)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3)另一端与基座(4)相固定连接;所述卡扣(2)包括有U型板(201);所述U型板(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第一定位板(202)在U型板(201)上呈对呈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202)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203);所述导向板(203)呈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板(203)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202)末端之间的距离为板端距离(L);所述板端距离(L)少于圆形卡柱头(1)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202)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1)的底部;所述圆形卡柱头(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101);两个第二定位板(101)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内表距离(D);所述卡扣(2)的宽度为卡扣宽(W);所述内表距离(D)等于卡扣宽(W);所述基座(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安装孔(401)内均设置有伸缩柱机构;所述支撑板(204)的表面均贴合在基座(4)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204)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两个伸缩柱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柱类紧固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卡扣(2)、基座(4)和卡柱;所述卡柱由圆形卡柱头(1)和卡柱杆(3)组成;所述卡柱杆(3)的顶端与圆形卡柱头(1)的侧壁相固定连接;卡柱杆(3)另一端与基座(4)相固定连接;所述卡扣(2)包括有U型板(201);所述U型板(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02);所述第一定位板(202)在U型板(201)上呈对呈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202)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板(203);所述导向板(203)呈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板(203)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202)末端之间的距离为板端距离(L);所述板端距离(L)少于圆形卡柱头(1)的直径;两个第一定位板(202)的内侧端面压紧在圆形卡柱头(1)的底部;所述圆形卡柱头(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象紧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