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10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至少两个呈折线状组装的通道单元,通道单元包括斜管和固定板;斜管与固定板呈一定的角度设置,固定板设置在楼层的顶面或者底面;斜管的底端上方设有投料口,斜管的顶端下方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内滑动设置缓冲板,缓冲板与缓冲腔的内底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两相邻通道单元通过各自的固定板上下连接,位于上方的斜管的底端开口正对位于下方的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垃圾对管道的冲击,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垃圾清运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楼层建筑垃圾的清运效率和整体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避免了粉尘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楼层垃圾大都采用施工电梯清运,工人将每个楼层的垃圾收成一堆,然后在使用施工电梯进行清运。在无需设计安装电梯的楼房建设中,将垃圾清运设计在墙体内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垃圾的多种多样,并且从高处扔下的时候,会对下方墙体造成损坏,若将装置设计成弯曲型的,则垃圾易损坏管道的弯折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垃圾清运的难度,降低垃圾对装置的损坏,设计了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至少两个呈折线状组装的通道单元,所述通道单元包括斜管和固定板;每个通道单元的所述斜管设置在一层楼上,所述斜管的两端均设置连接用的固定板,所述斜管与固定板呈一定的角度设置,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楼层的顶面或者底面;所述斜管的底端上方设有投料口,所述斜管的顶端下方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滑动设置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缓冲腔的内底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两相邻通道单元通过各自的固定板上下连接,位于上方的斜管的底端开口正对位于下方的缓冲板,每根所述斜管的斜下方设置成墙体;位于下方的所述斜管的底端设有集物槽。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斜管的斜上方设置墙体,所述投料口位于裸露于墙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底端位于缓冲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顶端设置成斜面,斜面的低端位于下方。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斜管顶端开口封闭。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斜管设有喷淋口朝向管内的喷淋头。进一步的,所述集物槽的底端设有拉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材质是不锈钢,所述缓冲板的外侧设置缓冲用的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垃圾对管道的冲击,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垃圾清运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楼层建筑垃圾的清运效率和整体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避免了粉尘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通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斜管;2、固定板;3、投料口;4、缓冲腔;5、缓冲板;6、压缩弹簧;7、墙体;8、集物槽;9、拉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主要由至少两个通道单元组合而成,图1中,显示了4个,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通道单元设置在建筑物内,且每个通道单元设置在一层上,两相邻的通道单元呈折线状排列组装。参考图2,通道单元包括斜管1和固定板2,斜管1的两端均设置一块连接用的固定板2,位于上方的固定板2设置在天花板上,位于下方的固定板设置在底面上,斜管设置在两固定板2之间,此外,斜管1与固定板2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的设计是为了使垃圾从楼上滑下,而不是垂直下落,避免垃圾高速冲击到地面。在斜管1的底端上方设置投料口3,也就是说其设置在斜管3的上表面(图中管道上方一侧),由于垃圾从管道3滑过来的时候,是处于管道3的下表面一侧的。将其设置在上方,能够避免上方的垃圾直接冲出管道3,降低风险。该投料口3最好设计成拉门的形式,在使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闭。在斜管1的顶端下方设有缓冲腔4,在缓冲腔4内滑动设置缓冲板5,缓冲板5与缓冲腔4的内底通过压缩弹簧6连接,当高速垃圾从斜管1的上方滑落下来时,直接冲击到缓冲板5上,此时,缓冲板5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这里,压缩弹簧6可以设置多条,或者选用刚度系数大的,另外,在压缩弹簧6的外侧填充弹性橡胶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缓冲腔4可以直接利用墙体来设计,也可以单独设计一个缓冲腔,但是需要选择刚度大的材料来制作。当缓冲板5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底端位于缓冲腔4内,避免垃圾从不同的角度冲击缓冲板使得缓冲板5无法进入缓冲腔4。将缓冲板5的顶端设置成斜面,斜面的低端位于下方,提高垃圾下滑的效率,避免垃圾堆积在缓冲板5上。利用不锈钢来制作缓冲板5,更好的是,在缓冲板5的外侧设置缓冲用的橡胶垫。两相邻通道单元通过各自的固定板2上下连接,各自的固定板2可以直接接触设计,也可以都设置在墙体的两侧,在墙体上开孔以实现两者的贯通。图中仅为示意。为了实现上述的缓冲作用,位于上方的斜管1的底端开口正对位于下方的缓冲板5,也就是从上一个斜管1滑下的垃圾正好冲击到缓冲板5上。为了保证多次冲击而不损坏缓冲腔4,在每根斜管1的斜下方设置成密实的墙体7。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每根斜管1的斜上方设置墙体7,并将投料口3裸露在墙体7的外侧,通过关闭投料口3来取垃圾。这样能够使得该清理装置上下统一,美观,提高安全。为了保证在楼下取垃圾方便,在最下方的斜管1的底端设置集物槽8,其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是需要保证斜管1的下表面填充墙体,在集物槽8的底端设有拉门9而不是推门,以方便取出垃圾。位于最上方的斜管1顶端开口封闭,可以防止灰尘从上端开口冒出,也防止雨水进入斜管1。如果该装置用于大量扬尘处,则位于最上方的斜管1设有喷淋口朝向管内的喷淋头,其可以有效的遏制扬尘。本申请的装置在施工中,可以组装好整个设备,然后再注入混凝土以成型。在使用过程中,打开投料口3来投放垃圾等杂物,垃圾会顺着斜管3滑到下方的集物槽8,当存积一定数量时,打开拉门9,将垃圾取出来。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至少两个呈折线状组装的通道单元,所述通道单元包括斜管(1)和固定板(2);每个通道单元的所述斜管(1)设置在一层楼上,所述斜管(1)的两端均设置连接用的固定板(2),所述斜管(1)与固定板(2)呈一定的角度设置,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楼层的顶面或者底面;所述斜管(1)的底端上方设有投料口(3),所述斜管(1)的顶端下方设有缓冲腔(4),所述缓冲腔(4)内滑动设置缓冲板(5),所述缓冲板(5)与缓冲腔(4)的内底通过压缩弹簧(6)连接;两相邻通道单元通过各自的固定板(2)上下连接,位于上方的斜管(1)的底端开口正对位于下方的缓冲板(5),每根所述斜管(1)的斜下方设置成墙体(7);位于下方的所述斜管(1)的底端设有集物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至少两个呈折线状组装的通道单元,所述通道单元包括斜管(1)和固定板(2);每个通道单元的所述斜管(1)设置在一层楼上,所述斜管(1)的两端均设置连接用的固定板(2),所述斜管(1)与固定板(2)呈一定的角度设置,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楼层的顶面或者底面;所述斜管(1)的底端上方设有投料口(3),所述斜管(1)的顶端下方设有缓冲腔(4),所述缓冲腔(4)内滑动设置缓冲板(5),所述缓冲板(5)与缓冲腔(4)的内底通过压缩弹簧(6)连接;两相邻通道单元通过各自的固定板(2)上下连接,位于上方的斜管(1)的底端开口正对位于下方的缓冲板(5),每根所述斜管(1)的斜下方设置成墙体(7);位于下方的所述斜管(1)的底端设有集物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施工楼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