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034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0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该装置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坡面上的防护网,以及若干生态植被生长容器和若干排水管。所述边坡主体的坡面上钻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穿设于排水孔中。所述排水管一端植入边坡主体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通过挂钩挂设在防护网上。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与排水管一一对应。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布置在对应排水管伸出端管口的下方。该装置实现了边坡排水与绿化植物生长优势互补,排水稳固边坡的同时,提高了排水孔的效用,促进了边坡植被绿化。

An automatic plant spraying device for slope combined with draina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边坡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铁路、公路、堤坝等工程建设中,经常要开挖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而传统的护坡方式(如水泥抹、捶面,喷混凝土以及浆砌片石护坡等)施工强度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较差,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一大热点倍受人们青睐。这项技术是基于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植物学、水力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利用活性植被材料,结合其它工程材料在边坡上构建具生态功能的护坡系统,主要是通过生态工程自我支撑、自我组织与自我修复等功能来实现边坡的抗冲蚀、抗滑动和生态恢复,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及绿化、美化、优化生态环境等目的。现有技术中,一般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加固边坡岩体。喷锚支护是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围岩形成共同作用的体系,防止岩体松动、分离。当岩体比较破碎时,还可以利用丝网拉挡锚杆之间的小岩块,增强混凝土喷层,辅助喷锚支护。但传统的喷锚支护的缺点在于: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喷射后边坡表面使混凝土的灰色,与边坡周围植被的绿色不协调;且混凝土材料表面无法生长植被,容易引起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此外,各地正在尝试在不同条件下应用植被带、水力喷播植草技术、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护坡技术。然而,向边坡喷播种子、纸浆纤维、肥料及粘结剂等加水后喷洒到需要绿化的边坡上,造成了大量种子浪费,且大量水溶性肥料随水流失,成本较高。边坡上面涂绿色油漆也是一种方法,但是油漆是化学物质,会污染环境,而且时间长了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坡面上的防护网,以及若干生态植被生长容器和若干排水管。所述防护网通过锚杆或锚索与边坡主体固定。所述边坡主体的坡面上钻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倾斜布置。所述排水管穿设于排水孔中。所述排水管一端植入边坡主体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整体为上端敞口且内中空的槽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的内腔中充填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中播撒有植物种子。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的上端敞口处采用容器盖封堵。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通过挂钩挂设在防护网上。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与排水管一一对应。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布置在对应排水管伸出端管口的下方。所述边坡主体的坡面上还喷射有绿色水泥砂浆层。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覆盖防护网和部分生态植被生长容器。进一步,所述防护网采用钢丝或FRP材料制得。进一步,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3~8cm。所述排水孔的深度为30~50cm。所述排水孔向坡外倾斜3~10°。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与排水孔孔壁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1)实现了边坡排水与绿化植物生长优势互补,排水稳固边坡的同时,提高了排水孔的效用,促进了边坡植被绿化;2)采用不含污染材料且耐老化的绿色喷锚支护系统和自动补水型植物繁殖生长系统这两个系统,二者相辅相承,真假绿色共同形成了边坡的绿色防护体系;3)采用生态植被生长容器,提高了营养土的利用效率,植被生长可控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生态植被生长容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排水管示意图。图中:边坡主体1、排水孔101、防护网2、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出水孔401、排水管5、绿色水泥砂浆层6、植物种子8、挂钩9、容器盖10、营养土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1坡面上的防护网2,以及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和排水管5。所述防护网2采用钢丝或FRP材料制得。所述防护网2通过锚杆或锚索与边坡主体1固定。参见图2,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钻设有多个排水孔101。所述排水孔101倾斜布置。所述排水孔101的孔径为3~8cm。所述排水孔101的深度为30~50cm。所述排水孔101向坡外倾斜3~10°。所述排水管5穿设于排水孔101中。所述排水管5一端植入边坡主体1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排水管5与排水孔101孔壁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参见图3,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整体为上端敞口且内中空的槽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底部设置有出水孔401,可以缓慢渗透排水。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内腔中充填营养土11。所述营养土11中播撒有植物种子8。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上端敞口处采用容器盖10封堵。参见图4,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外壁上设置有挂钩9。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通过挂钩9挂设在防护网2上。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与排水管5一一对应。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布置在对应排水管5伸出端管口的下方。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还喷射有绿色水泥砂浆层6。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6覆盖防护网2和部分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6采用氧化铁绿、氧化铁黑、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细沙、水和减水剂按照设计比例配置而成。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6的颜色与植物绿叶颜色相近。参见图4,容器盖10打开移走后,排水管5排出边坡岩石裂缝内多余水分,对营养土11实现自动湿润。辅助人工给水达到植物生长自给水与边坡排水相结合的效果,从而促进土体里面的植物种子8发芽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得植物培育后,边坡主体1表面被绿色植物覆盖,形成绿色生态边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1)坡面上的防护网(2),以及若干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和若干排水管(5);所述防护网(2)通过锚杆或锚索与边坡主体(1)固定;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钻设有若干个排水孔(101);所述排水孔(101)倾斜布置;所述排水管(5)穿设于排水孔(101)中;所述排水管(5)一端植入边坡主体(1)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整体为上端敞口且内中空的槽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底部设置有出水孔(401);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内腔中充填营养土(11);所述营养土(11)中播撒有植物种子(8);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上端敞口处采用容器盖(10)封堵;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外壁上设置有挂钩(9);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通过挂钩(9)挂设在防护网(2)上;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与排水管(5)一一对应;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布置在对应排水管(5)伸出端管口的下方;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还喷射有绿色水泥砂浆层(6);所述绿色水泥砂浆层(6)覆盖防护网(2)和部分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排水管相结合的边坡植物自动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主体(1)坡面上的防护网(2),以及若干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和若干排水管(5);所述防护网(2)通过锚杆或锚索与边坡主体(1)固定;所述边坡主体(1)的坡面上钻设有若干个排水孔(101);所述排水孔(101)倾斜布置;所述排水管(5)穿设于排水孔(101)中;所述排水管(5)一端植入边坡主体(1)中,另一端伸出坡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整体为上端敞口且内中空的槽形;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底部设置有出水孔(401);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内腔中充填营养土(11);所述营养土(11)中播撒有植物种子(8);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上端敞口处采用容器盖(10)封堵;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的外壁上设置有挂钩(9);所述生态植被生长容器(4)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顾东明丁选明彭宇仉文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