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8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显示组件及终端,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板贴合设置在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上;上偏光片与显示屏的第一表面相贴合,且上偏光片部分覆盖显示屏,使得显示屏上暴露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与显示组件的第一胶膜层相连接,且第一胶膜层用于将第一区域与背光板进行粘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上偏光片尽可能多的覆盖于显示屏上,使上偏光片的边缘尽可能的远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这样在显示组件跌落时,在上偏光片、显示屏及背光板之间出现的跌落气泡不易产生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进而保证显示屏能正常进行显示。

Display components and termi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组件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组件与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电子设置在逐渐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因此电子设置的显示组件的贴合部件基本使用全贴合技术进行制备,以便减少产品的厚度,全贴合的产品需要在显示屏的下方增加背光板,而这样会导致在整机跌落时,容易出现背光板与下偏光片分离。在相关技术中会添加包边胶将背光板黏附于显示屏上,可以有效地防止背光板与下偏光片相分离,此时覆盖于显示屏上方的上偏光片需要向内缩短以将显示屏的部分区域错开粘结包边胶;如图1至图3所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组件1’中的上偏光片14’整体向内缩短以使显示屏10’露出,上偏光片14’的形状如图3所示,而将背光板12’通过第一胶膜层16’黏附于显示屏10’上进行固定,但会由于上偏光片14’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C中的距离变小,在产品出现跌落时上偏光片14’与显示屏10’之间易出现跌落气泡,且跌落气泡易产生于视区C中而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板,背光板贴合设置在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上;及上偏光片,上偏光片与显示屏的第一表面相贴合,且上偏光片部分覆盖显示屏,使得显示屏上暴露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与显示组件的第一胶膜层相连接,且第一胶膜层用于将第一区域与背光板进行粘结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组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显示屏、背光板及上偏光片,显示屏设置在背光板及上偏光片之间,上偏光片的形状为不规则形,使得上偏光片无法完全覆盖在显示屏上,而将显示屏上露出第一区域来,使得第一胶膜层在将显示屏与背光板进行粘连粘结时,第一胶膜层仅与第一区域相连接,而显示屏上除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则完全被上偏光片进行覆盖,这样保证在上偏光片需要向内缩进以预留足够大的宽度让第一胶膜层贴覆在显示屏上时,上偏光片仅为在需要设置第一胶膜层处开设缺口,而其他不与第一胶膜层相接触的区域则不向内缩进,保证上偏光片尽可能多的覆盖于显示屏上,使上偏光片的边缘尽可能的远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这样在显示组件跌落时,在上偏光片、显示屏及背光板之间出现的跌落气泡不易产生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进而保证显示屏能正常进行显示。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屏的边缘,且第一区域不与显示屏的顶角相重合,使上偏光片覆盖于显示屏的顶角。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区域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上,并且第一区域与显示屏上的各个顶角均不重合,且上偏光片则覆盖于显示屏的顶角上,在显示组件出现跌落时,其顶角区域会由于应力集中的原因易出现变形,导致跌落气泡易出现在顶角区域,因此将上偏光片设置到覆盖于显示屏的顶角上方,使得最易产生跌落气泡的区域的上偏光片足够远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保证了在顶角处产生的跌落气泡不易影响到较远的显示区域,保证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区域分布在显示屏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区域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使得在显示屏上具有多处能贴合第一胶膜层的区域,一方面增加了固定背光板的黏附力,起到了对背光板的良好固定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在三个显示屏的边缘上设置多个第一区域,保证背光板不会在显示屏的下方上下或左右各个方向上窜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偏光片投影到显示屏的第一表面上的轮廓线为折线段和/或曲线段。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上偏光片投影到显示屏的第一表面上的轮廓线为折线段和/或曲线段,这样可以保证在上偏光片的边缘上开设的缺口可以是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其均能起到将显示器上的第一区域露出的效果,并且露出的第一区域的轮廓线也为折线段和/或曲线段。可以想到的,多个第一区域的轮廓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背光板与显示屏相邻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显示屏设置在凹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背光板朝向显示屏的一侧上开设有凹槽,并且将显示屏设置在凹槽内,使得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与凹槽的槽底相接触,通过在背光板上开设凹槽,使显示屏与背光板之间良好固定,在第一胶膜层的粘接固定的基础增加背光板与显示屏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背光板窜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胶膜层黏附于显示屏的第一区域上,并由第一区域向远离偏光片的方向延伸至背光板未开设凹槽的一面上,第一胶膜层将显示屏及背光板进行包覆并粘连。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胶膜层黏附于第一区域后,第一胶膜层由第一区域向远离偏光片的方向延伸至背光板未开设凹槽的一面上,使得第一胶膜层在将显示屏与背光板进行黏接时,同时将显示屏与背光板进行包覆,使第一胶膜层对显示屏与背光板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显示组件还包括:下偏光片,设置在背光板与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之间,且分别与背光板及显示屏的第二表面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背光板与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之间还设置有下偏光片,并且下偏光片的两面分别与背光板及显示屏的第二表面相贴合,使得在显示屏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保证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显示组件还包括:玻璃盖板,设置于上偏光片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且玻璃盖板与上偏光片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上偏光片的上方还设置有玻璃盖板,玻璃盖板将上偏光片进行覆盖,起到了对上偏光片的保护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胶膜层,填充于玻璃盖板与上偏光片之间的间隙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玻璃盖板与上偏光片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第二胶膜层,通过设置第二胶膜层,保证了玻璃盖板与上偏光片之间的间隙内不会存在空气,防止间隙内进入灰尘,进而使得显示组件实现全贴合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终端设备,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显示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线组件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组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显示组件的上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显示组件,10’显示屏,12’背光板,14’上偏光片,16’第一胶膜层。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显示组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上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上偏光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显示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板,所述背光板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上;及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表面相贴合,且所述上偏光片部分覆盖所述显示屏,使得所述显示屏上暴露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组件的第一胶膜层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胶膜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背光板进行粘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板,所述背光板贴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表面上;及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表面相贴合,且所述上偏光片部分覆盖所述显示屏,使得所述显示屏上暴露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显示组件的第一胶膜层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胶膜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背光板进行粘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且所述第一区域不与所述显示屏的顶角相重合,使所述上偏光片覆盖于所述显示屏的顶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分布在所述显示屏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投影到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表面上的轮廓线为折线段和/或曲线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多媒体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