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56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娱乐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连接于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支撑机构,使得踩水车在使用时,即使遇到较大的浪,踩水车也不会发生侧翻,提高了安全性,保护了使用者了人身安全。

A water treadmill with auxiliary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and discloses a water treadmill with an auxiliary support device, including a car body. The two sides of the car body are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the side roll of the water treadmill, and the support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nection unit and a buoyancy support unit. The buoyancy support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car body through a connection unit, and the buoyancy support unit includes a support unit.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unit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ar body, and the floating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By adding a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water Trampler not roll over even when it meets big waves, thus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protecting the user's person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
本技术属于娱乐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
技术介绍
踩水车是一种新型水上娱乐设施,像自行车一样通过脚蹬使得踩水车进行移动,相对于传统的划船,踩水车具有更好的娱乐性与参与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踩水车越来越感兴趣,因此逐渐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踩水车。但目前现有的踩水车大多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的踩水车结构相对简单,缺乏相应的保护机构,使用时十分危险,当人们在海边使用踩水车时,遇到较大的浪时,踩水车很容易侧翻,从而使人员受到伤害。2、现有的踩水车大多只能在水中移动,使用者使用完后踩水车也只是房在水中,当需要对踩水车进行转移时,只能通过多人将踩水车抬起并通过相应的运输设备进行转移,非常麻烦。中国技术CN03210686.6水上自行车,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自行车,包括含有前后轮的自行车本体,其特点是还包括:两浮体、连接支撑机构、螺旋桨驱动机构和转舵机构,所述的两浮体通过连接支撑机构连接成一整体;所述的自行车本体、螺旋桨驱动机构和转舵机构都安装在位于两浮体之间的连接支撑机构上,自行车后轮轮胎下部与螺旋桨驱动机构磨擦传动相连,自行车前轮两侧的钢圈平面与转舵机构接触传动相连。本技术水上自行车由于将自行车和船结合在一起,利用人们习惯采用的自行车驱动方式驱动螺旋桨和自行车转向方式转舵改变航行方向的方式及特点,该水上自行车没有相应的辅助机构,在海边有较大的海海浪时,容易将整个设备打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通过在踩水车的两侧增加辅助支撑装置,使得踩水车在使用时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通过在车体的底部增加万向轮,使得踩水车在岸上也方便移动,大大方便了对踩水车的移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连接于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车体,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铰接有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浮块为环状,浮块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所述连接块设于浮块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下部连接有观察窗,所述通风口的上部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可滑动连接于车体。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靠近通风口的上部设有收纳槽。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设有两个圆弧状的滑道,所述通风口和收纳槽均设于两个滑道之间,所述遮阳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于滑道。进一步的,所述滑道靠近观察窗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靠近车体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拉手。进一步的,当所述遮阳板收起时,遮阳板滑动至收纳槽内,当遮阳板放下时,遮阳板滑动至观察窗的上端并通过限位块支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增加支撑机构,使得踩水车在使用时,即使遇到较大的浪,踩水车也不会发生侧翻,提高了安全性,保护了使用者了人身安全。(2)本技术通所增加的支撑机构,在踩水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并不会接触水面,不会对踩水车的行驶造成太大阻力,因此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踩水车行驶起来更加轻快。(3)本技术通过在车体的底部增加万向轮,使得踩水车在离开水面后依然能够轻松推动,方便了踩水车的管理。(4)本技术通过设置可以滑动的遮阳板,使得遮阳板可以根据环境选择收起或放下,使得使用者的娱乐体验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遮阳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收纳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遮阳板;3-观察窗;4-连接杆;5-浮块;6-连接板;7-万向轮;8-连接块;9-滑道;91-限位块;92-收纳槽;10-拉手;11-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1,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5和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1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5连接于连接板6。本技术通过增加支撑机构,使得踩水车在使用时,即使遇到较大的浪,也不会发生侧翻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保护了使用者了人身安全。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1,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5和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1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5连接于连接板6。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4和连接块8,所述连接杆4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车体1,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8铰接有连接板6。所述浮块5为环状,浮块5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6,所述连接块8设于浮块5的中部。所述车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万向轮7。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有通风口11,所述通风口11的下部连接有观察窗3,所述通风口11的上部设有遮阳板2,所述遮阳板2可滑动连接于车体1。本技术通过增加支撑机构,使得踩水车在使用时,即使遇到较大的浪,也不会发生侧翻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保护了使用者了人身安全。本技术通所增加的支撑机构,在踩水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并不会接触水面,不会对踩水车的行驶造成太大阻力,因此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踩水车行驶起来更加轻快。实施例3: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1,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5和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1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5连接于连接板6。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4和连接块8,所述连接杆4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车体1,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8铰接有连接板6。所述浮块5为环状,浮块5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6,所述连接块8设于浮块5的中部。所述车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万向轮7。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有通风口11,所述通风口11的下部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1),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5)和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1)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5)连接于连接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防止踩水车侧翻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浮力支撑单元,所述浮力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于车体(1),所述浮力支撑单元包括浮块(5)和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连接单元靠近车体(1)底部的一侧,所述浮块(5)连接于连接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4)和连接块(8),所述连接杆(4)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车体(1),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8)铰接有连接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5)为环状,浮块(5)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6),所述连接块(8)设于浮块(5)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万向轮(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踩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有通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爱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牧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