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51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由于目前的检修设备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我们这里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使底板及其上的待检修或者带组装车辆转动,调整车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由于第一丝杠上的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及第三丝杠上的第五外螺纹、第六外螺纹的旋向相反,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三丝杠,调整斜面和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的距离,还可以通过第二丝杠的转动,调整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新能源汽车,同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组装效率。

New Energy Vehicle Overhaul Assembly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ssembly lifting device. Since the current overhaul equipment can not adapt to different type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we provide a new energy vehicle overhaul assembly lif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ox body and a drive motor in the box body.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e motor can make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vehicle to be repaired or with assembly rotate.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because the first external thread, the second external thread and the fifth external thread and the sixth external thread on the third screw are opposite, the first screw and the third screw are rotated to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clined plane and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can also be adjust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second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can adapt to different size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improves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不断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提上了日程,目前,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和氢燃料电池轿车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普通家庭。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使得对其组装效率的和售后服务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新能源汽车体系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组装的两大环节势必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提高组装效率和完善售后服务的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没有绝对的统一性,比如新能源汽车里的电动汽车,现下的电动汽车有大有小,有的电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两前轮或者两后轮之间的跟普通汽车的无异,而有的电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又明显小于普通汽车,这对电动汽车的检修和组装都造成一定的麻烦,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检修和组装。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实用性强,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新能源汽车,同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实用性强,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新能源汽车,同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组装效率。本技术采取的方案为: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面开有圆形通孔,所述箱体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形通孔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同轴转动连接一置于箱体内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一置于圆形通孔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圆形通孔转动配合,所述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置于底板下端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与主轴之间连接有支承装置,所述主轴同轴连接有置于支承装置和轴承座之间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置于箱体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驱动电机上方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行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有两组置于底板上方的滑块,所述滑块满足其只沿滑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滑动,所述滑块的上端高出滑轨,所述滑块内沿滑轨长度方向上开有置于滑轨上方的通透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滑轨上方的两组滑块内的第一螺纹孔分别开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两组滑块的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螺纹配合有一置于滑轨上方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轴向方向上依次开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螺纹配合,且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还分别螺纹配合有置于两滑块之间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方分别铰接有第三转动杆和第四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四转动杆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转动杆与第三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第四转动杆之间通过置于其间的横杆进行铰接,所述横杆外固定连接置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连接块,所述两连接块内沿垂直于横杆轴向方向上开有的第二螺纹孔,两组连接块的第二螺纹孔内分别开有第三内螺纹和第四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依次开有第三外螺纹和第四外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和第四外螺纹分别与第三内螺纹和第四内螺纹螺纹配合,所述第三外螺纹与第四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所述第一丝杠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两组第一丝杆之间通过轴端的第三皮带轮上套设的第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且在其中一组第一丝杠远离第三皮带轮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两组滑轨内处于滑轨轴向同一侧的滑块上方的两第三转动杆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一平板,处于滑轨另一侧滑块上方的两第四转动杆上端铰接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满足:当动力装置启动时,两者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均平行于底板,在竖直方向上作位移;所述第二丝杠轴向一侧的箱体的一侧壁上开有通透的矩形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渡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丝杆一端的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前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于第二丝杆两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着连接块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置于固定板内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一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可以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沿滑道进行滑动,所述伸缩板远离滑道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轴连接在第一丝杠轴端的第一齿轮,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支座上方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第二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一齿轮的半径,所述第二齿轮远离第一丝杆的一面设置有一驱动手柄。优选的,所述过渡装置包括两组平行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斜面,所述斜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箱体的高度,所述斜面与箱体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矩形滑槽滑动配合,且满足其只能在滑槽的长度方向上作位移,两斜面沿滑槽的长度方向上开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三螺纹孔,两组斜面的第三螺纹孔内分别开有第五内螺纹和第六内螺纹,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上依次开有第五外螺纹和第六外螺纹,所述第五外螺纹和第六外螺纹分别与第五内螺纹和第六内螺纹螺纹配合,所述第五外螺纹与第六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连接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第三丝杆的一面设置有一过渡手柄。优选的,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主轴外表面圆周方向上均布的多个连接在支承板下端的三角形支架,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为四个。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实用性强,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新能源汽车,同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丝杠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2、圆形通孔;3、轴承座;4、主轴;5、底板;6、支承板;7、支承装置;8、第一皮带轮;9、驱动电机;10、输出轴;11、第二皮带轮;12、第一皮带;13、滑轨;14、滑块;15、第一螺纹孔;1501、第一内螺纹;1502、第二内螺纹;16、第一丝杠;17、第一外螺纹;18、第二外螺纹;19、第一转动杆;20、第二转动杆;21、第三转动杆;22、第四转动杆;23、横杆;24、连接块;25、第二螺纹孔;2501、第三内螺纹;2502、第四内螺纹;26、第二丝杠;27、第三外螺纹;28、第四外螺纹;29、动力装置;30、第三皮带轮;31、第二皮带;32、驱动装置;33、第一平板;34、第二平板;35、矩形滑槽;36、过渡装置;37、正反转电机;38、固定板;39、滑道;40、伸缩板;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驱动手柄;44、斜面;45、滑杆;46、第三螺纹孔;4601、第五内螺纹;4602、第六内螺纹;47、第三丝杠;48、第五外螺纹;49、第六外螺纹;50、转盘;51、过渡手柄;52、三角形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5,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开有圆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开有圆形通孔(2),所述箱体(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形通孔(2)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同轴转动连接一置于箱体(1)内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一置于圆形通孔(2)内的底板(5),所述底板(5)与圆形通孔(2)转动配合,所述主轴(4)同轴固定连接有置于底板(5)下端的支承板(6),所述支承板(6)与主轴(4)之间连接有支承装置(7),所述主轴(4)同轴连接有置于支承装置(7)和轴承座(3)之间的第一皮带轮(8),所述箱体(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置于箱体(1)内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皮带轮(11),所述第二皮带轮(11)与第一皮带轮(8)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12);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行放置的滑轨(13),所述滑轨(13)内沿其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有两组置于底板(5)上方的滑块(14),所述滑块(14)满足其只沿滑轨(13)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滑动,所述滑块(14)的上端高出滑轨(13),所述滑块(14)内沿滑轨(13)长度方向上开有置于滑轨(13)上方的通透的第一螺纹孔(15),所述滑轨(13)上方的两组滑块(14)内的第一螺纹孔(15)分别开有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所述两组滑块(14)的第一螺纹孔(15)内的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螺纹配合有一置于滑轨(13)上方的第一丝杠(16),所述第一丝杠(16)的轴向方向上依次开有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所述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螺纹配合,且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旋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杠(16)上的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还分别螺纹配合有置于两滑块(14)之间的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所述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上方分别铰接有第三转动杆(21)和第四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20)、第三转动杆(21)、第四转动杆(22)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转动杆(19)与第三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0)与第四转动杆(22)之间通过置于其间的横杆(23)进行铰接,所述横杆(23)外固定连接置于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之间的连接块(24),所述两连接块(24)内沿垂直于横杆(23)轴向方向上开有的第二螺纹孔(25),两组连接块(24)的第二螺纹孔(25)内分别开有第三内螺纹(2501)和第四内螺纹(2502),所述第二螺纹孔(25)内螺纹配合有第二丝杠(26),所述第二丝杠(26)上依次开有第三外螺纹(27)和第四外螺纹(28),所述第三外螺纹(27)和第四外螺纹(28)分别与第三内螺纹(2501)和第四内螺纹(2502)螺纹配合,所述第三外螺纹(27)与第四外螺纹(28)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杠(26)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29),所述第一丝杠(16)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30),两组第一丝杠(16)之间通过轴端的第三皮带轮(30)上套设的第二皮带(31)进行传动连接,且在其中一组第一丝杠(16)远离第三皮带轮(30)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32),所述两组滑轨(13)内处于滑轨(13)轴向同一侧的滑块(14)上方的两第三转动杆(21)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一平板(33),处于滑轨(13)另一侧滑块(14)上方的两第四转动杆(22)上端铰接有第二平板(34),所述第一平板(33)和第二平板(34)满足:当动力装置(29)启动时,两者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均平行于底板(5),在竖直方向上作位移;所述第二丝杠(26)轴向一侧的箱体(1)的一侧壁上开有通透的矩形滑槽(35),所述滑槽(35)内滑动连接有过渡装置(36)。...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检修组装升降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面开有圆形通孔(2),所述箱体(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形通孔(2)同轴心设置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同轴转动连接一置于箱体(1)内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上端同轴固定连接一置于圆形通孔(2)内的底板(5),所述底板(5)与圆形通孔(2)转动配合,所述主轴(4)同轴固定连接有置于底板(5)下端的支承板(6),所述支承板(6)与主轴(4)之间连接有支承装置(7),所述主轴(4)同轴连接有置于支承装置(7)和轴承座(3)之间的第一皮带轮(8),所述箱体(1)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置于箱体(1)内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皮带轮(11),所述第二皮带轮(11)与第一皮带轮(8)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12);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行放置的滑轨(13),所述滑轨(13)内沿其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有两组置于底板(5)上方的滑块(14),所述滑块(14)满足其只沿滑轨(13)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滑动,所述滑块(14)的上端高出滑轨(13),所述滑块(14)内沿滑轨(13)长度方向上开有置于滑轨(13)上方的通透的第一螺纹孔(15),所述滑轨(13)上方的两组滑块(14)内的第一螺纹孔(15)分别开有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所述两组滑块(14)的第一螺纹孔(15)内的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螺纹配合有一置于滑轨(13)上方的第一丝杠(16),所述第一丝杠(16)的轴向方向上依次开有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所述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501)和第二内螺纹(1502)螺纹配合,且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旋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杠(16)上的第一外螺纹(17)和第二外螺纹(18)还分别螺纹配合有置于两滑块(14)之间的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所述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上方分别铰接有第三转动杆(21)和第四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20)、第三转动杆(21)、第四转动杆(22)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转动杆(19)与第三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0)与第四转动杆(22)之间通过置于其间的横杆(23)进行铰接,所述横杆(23)外固定连接置于第一转动杆(19)和第二转动杆(20)之间的连接块(24),所述两连接块(24)内沿垂直于横杆(23)轴向方向上开有的第二螺纹孔(25),两组连接块(24)的第二螺纹孔(25)内分别开有第三内螺纹(2501)和第四内螺纹(2502),所述第二螺纹孔(25)内螺纹配合有第二丝杠(26),所述第二丝杠(26)上依次开有第三外螺纹(27)和第四外螺纹(28),所述第三外螺纹(27)和第四外螺纹(28)分别与第三内螺纹(2501)和第四内螺纹(2502)螺纹配合,所述第三外螺纹(27)与第四外螺纹(28)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杠(26)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2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凯徐浩杰陈鑫磊杜建伦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