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润棠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499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消声筒体,其特点是所述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将其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调声器的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连接于排气管尾部的结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来调节排气的声音及进一步的降低排气噪音,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摩托车的不同驾驶个性的追求,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排气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大都由排气管和消声筒体组成,并且为了降低排气的噪音,大都采用在其消声筒体内装置吸音棉或将其消声筒体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等,尽管这些结构在如何降低摩托车的排气噪音上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其排气的声音却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摩托车日益追求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而且现有摩托车也未曾有人采用过在其消声筒体的出气口位置想办法来进一步的降低其排气噪音等方法。另外现有摩托车的消声筒体与其排气管大都是通过焊接连为一体的,以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极为不便,且安装尺寸也难以保证,因此现有的摩托车用排气装置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可调节排气声音的摩托车排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消声筒体,其特点是所述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其中,上述调声器的结构可多种多样,为使其安装、使用方便,本技术采用一可与上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内空腔配合装置并呈外大内小的“T”形管体,且该管体通过一穿置于上述出气口壁上的定位螺钉顶紧其头部而可活动地定位于上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内的不同位置上。为使本技术在确保其拆装方便的同时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上述消声筒体的进气口位置和上述排气管的尾部均对称地设有两挂圈,上述消声筒体的进气口套接于上述排气管的尾部、并通过两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钩置于所述挂圈上而可靠地连接于上述排气管上。本技术由于采用将其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调声器的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连接于排气管尾部的结构,从而使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来调节排气的声音及进一步的降低排气噪音,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摩托车的不同驾驶个性的追求,而且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消声筒体无法调节其排气声音及拆装烦琐等问题。并且由于其调声器采用由一可与上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内腔配合装置的“T”形管体和通过一定位螺钉而使其可活动地定位于上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内的不同位置上的结构,所以使用时可通过定位螺钉将调节器定位于消声筒体出气口内腔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其内空腔的气压,而达到改变其排气声音和降低噪音的目的,使用极为方便,且其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本技术采用将消声筒体通过连接其上的两连接弹簧紧拉于排气管上的结构,使本技术在确保其拆装方便的同时连接可靠,且结构更简单,本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车辆上,尤其适用于作摩托车的排气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装配图;图3为图1的左视局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1、消声筒体2,为使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方便,且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调成不同的排气声音,所述消声筒体2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1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3,从而使本技术的消声筒体2和排气管1可分别制作和安装,并且上述调声器3既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调节排气的声音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摩托车的不同驾驶个性的追求,同时又可通过该调声器3来达到进一步的降低其排气噪音的目的。如图1所示,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及其与上述排气管1尾部的连接口22均呈收口状。为增强其使用的安全性,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向下倾斜。并且上述调声器3的结构可多种多样,如可以是可活动地装置于上述消声筒体2出气口21位置的带穿孔的连接片;为使其结构简单、可靠,本技术采用的调声器3为一可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内腔配合装置并呈外大内小的“T”形管体,且该管体通过一穿置于上述出气口21上的定位螺钉5顶紧其头部而可活动地定位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内的不同位置,因此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上述定位螺钉5来调节上述调声器3在上述出气口21内位置以改变上述出气口21内空腔的大小和气压而达到改变其排气声音的目的。如图2所示,为使本技术在确保其拆装方便的同时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上述消声筒体2的进气口22位置和上述排气管1的尾部均对称地设有两挂圈221、11,上述消声筒体2的进气口22套接于上述排气管1的尾部、并通过两连接弹簧4的两端分别钩置于上述消声筒体2和排气管1的挂圈221、11上而可靠地连接于上述排气管1上。为进一步的加强其结构的可靠性,上述消声筒体2上外套有一用于将其连接于摩托车主体上的吊挂圈6,且所述吊挂圈6与上述消声筒体2之间嵌装有一可耐高温的胶垫7。为使本技术外形美观及进一步的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上述消声筒体2的外壁喷涂有一层经变色处理成兰色波纹状的薄层。本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时又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其排气声音,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车辆上,尤其适用于作摩托车的排气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1)、消声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体(2)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1)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及其与上述排气管(1)尾部的连接口(22)均呈收口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向下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声器(3)为一可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内腔配合装置并呈外大内小的“T”形管体,且该中空管体通过一穿置于上述出气口(21)上的定位螺钉(5)顶紧其头部而可活动地定位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内的不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进气口(22)位置和上述排气管(1)的尾部均对称地设有两挂圈(221、11),上述消声筒体(2)的进气口(22)套接于上述排气管(1)的尾部、并通过两连接弹簧(4)的两端分别钩置于上述消声筒体(2)和排气管(1)的挂圈(221、11)上而可靠地连接于上述排气管(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声筒体(2)上外套有一用于将其连接于摩托车主体上的吊挂圈(6),且所述吊挂圈(6)与上述消声筒体(2)之间嵌装有一可耐高温的胶垫(7)。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消声筒体(2)的外壁喷涂有一层经变色处理成兰色波纹状的薄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消声筒体,其特点是所述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的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本技术由于采用将其出气口位置装置有一调声器的消声筒体可拆装地连接于排气管尾部的结构,从而使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来调节排气的声音及进一步的降低排气噪音,以满足不同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1)、消声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体(2)可拆装地装置于所述排气管(1)的尾部,且所述消声筒体(2)的出气口(21)位置装置有一可用于调节摩托车排气声音的调声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润棠
申请(专利权)人:叶润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