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9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包括墙体、水管、出水通道和封闭管,所述墙体下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水管设置在水管载体内,所述出水通道与水管下端相通,所述出水通道下端设置有喷淋载体,所述喷淋载体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且第一喷淋口设置在第二喷淋口左边,所述喷淋载体左右端均设置有控制杆,所述封闭管设置在水管的末端,且封闭管通过软皮管与水管相连接。该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设置有控制杆、喷淋载体、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通过拉动控制杆,使喷淋载体在水管载体下方滑动,进而使合适的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与出水通道相通,达到便于调节喷淋类型的目的。

A Sprinkler Equipment for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pr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ll, a water pipe, an outlet passage and a closed pipe. The lower part of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beam, the water pipe is arranged in a water pipe carrier, the outlet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pip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ing carrier. The first spraying outlet, the second spraying outlet and the second spraying outlet are arranged in the spraying carrier. The first sprinkler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econd sprinkler.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sprinkler carrier are provided with control rods. The closed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water pipe, and the close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through a soft skin pipe.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prinkler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rod, a sprinkler carrier, a first sprinkler port, a second sprinkler port and a third sprinkler port. By pulling the control rod, the sprinkler carrier slides beneath the water pipe carrier, thus making the suitable first sprinkler port, the second sprinkler port and the third sprinkler port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let channel,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sprinkler 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
本技术涉及防治大气污染
,具体为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是现如今需要人们重视的一种污染现象,严重的大气污染会影响到人们身体的健康,目前可通过向大气中喷淋液体来减少大气中的颗粒物,因此出现了喷淋设备,喷淋设备中喷淋管,其一端与水源相连,再通过水泵将水压入水管内,水通过喷淋口喷出来,具有喷洒范围广的好处。现在市场采用简单的喷淋设备,喷出的水量不能调整,且喷出水形单一,同时喷淋的范围不能调整。因此,需要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采用简单的喷淋设备,喷出的水量不能调整,且喷出水形单一,同时喷淋的范围不能调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包括墙体、水管、出水通道和封闭管,所述墙体下方设置有横梁,且横梁通过螺栓与墙体相连接,同时横梁下端设置有水管载体,所述水管设置在水管载体内,且水管左右端均设置有软皮管,同时软皮管通过管箍固定在水管上,所述出水通道与水管下端相通,且出水通道前后端均设置有滑道,所述出水通道下端设置有喷淋载体,且喷淋载体前后端均卡合在滑道内,所述喷淋载体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且第一喷淋口设置在第二喷淋口左边,同时第二喷淋口设置在第三喷淋口左边,所述喷淋载体左右端均设置有控制杆,且控制杆贯穿水管载体左右端,所述封闭管设置在水管的末端,且封闭管通过软皮管与水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梁与水管载体呈T形,且水管载体内部为空心状,同时水管载体两端均为开口状。优选的,所述水管的截面直径大于出水通道的直径,且出水通道设置有五个。优选的,所述滑道与喷淋载体构成滑动机构,滑道的长度等于喷淋载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口结构、第二喷淋口结构和第三喷淋口结构均不相同,且1个第一喷淋口、1个第二喷淋口和1个第三喷淋口设置为一组。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呈L形,且控制杆长度大于水管载体长度减去喷淋载体长度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1)设置有控制杆、喷淋载体、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通过拉动控制杆,使喷淋载体在水管载体下方滑动,进而使合适的第一喷淋口、第二喷淋口和第三喷淋口与出水通道相通,达到便于调节喷淋类型的目的;(2)设置有水管载体软皮管和管箍,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添加合适的水管载体数量,通过软皮管和管箍将水管载体连接起来,达到便于调节喷水范围的目的;(3)设置有横梁和螺栓,通过横梁贴在墙体上,再通过螺栓将横梁固定在墙体上,以方便该装置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管、水道和第三喷淋口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横梁,3、螺栓,4、水管载体,5、水管,6、软皮管,7、管箍,8、出水通道,9、滑道,10、喷淋载体,11、第一喷淋口,12、第二喷淋口,13、第三喷淋口,14、控制杆,15、封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包括墙体1、横梁2、螺栓3、水管载体4、水管5、软皮管6、管箍7、出水通道8、滑道9、喷淋载体10、第一喷淋口11、第二喷淋口12、第三喷淋口13、控制杆14和封闭管15,墙体1下方设置有横梁2,且横梁2通过螺栓3与墙体1相连接,同时横梁2下端设置有水管载体4,水管5设置在水管载体4内,且水管5左右端均设置有软皮管6,同时软皮管6通过管箍7固定在水管5上,出水通道8与水管5下端相通,且出水通道8前后端均设置有滑道9,出水通道8下端设置有喷淋载体10,且喷淋载体10前后端均卡合在滑道9内,喷淋载体10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口11、第二喷淋口12和第三喷淋口13,且第一喷淋口11设置在第二喷淋口12左边,同时第二喷淋口12设置在第三喷淋口13左边,喷淋载体10左右端均设置有控制杆14,且控制杆14贯穿水管载体4左右端,封闭管15设置在水管5的末端,且封闭管15通过软皮管6与水管5相连接。本例的横梁2与水管载体4呈T形,且水管载体4内部为空心状,同时水管载体4两端均为开口状,通过将横梁2上的螺栓3拧紧在墙体1上,达到固定住水管载体4的目的。水管5的截面直径大于出水通道8的直径,且出水通道8设置有五个,水会通过水管5上的出水通道8进入喷淋中,达到水的运输的目的。滑道9与喷淋载体10构成滑动机构,滑道9的长度等于喷淋载体10的长度,通过拉动控制杆14,使喷淋载体10在滑道9上滑动,达到便于调节喷淋类型的目的。第一喷淋口11结构、第二喷淋口12结构和第三喷淋口13结构均不相同,且1个第一喷淋口11、1个第二喷淋口12和1个第三喷淋口13设置为一组,通过改变喷淋的类型来改变喷出水的水形,以最合适的水形来喷淋。控制杆14呈L形,且控制杆14长度大于水管载体4长度减去喷淋载体10长度的一半,达到移动控制杆14来控制喷淋载体10运动的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时,先根据喷水的范围来添加水管载体4的个数,通过将第一个水管5末端的软皮管6与另一个水管5首端相连,依次将所有的水管载体4连接起来,最后将第一个水管5首端与外置水泵连接,随后将最后一个水管5末端与封闭管15相连即可,再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喷淋口的类型,如果是第一喷淋口11,则将控制杆14向右拉,使喷淋载体10在滑道9上移动,使合适的第一喷淋口11、第二喷淋口12和第三喷淋口13与上方的出水通道8相通,如果是第三喷淋口13,则将控制杆14向左拉即可,也可使每一节水管载体4喷出的水形不同,只需调节控制杆14位置即可达到,启动外置水泵,使水进入水管5,水管5内的水通过出水通道8进入下方的对应的喷淋口喷出,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包括墙体(1)、水管(5)、出水通道(8)和封闭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下方设置有横梁(2),且横梁(2)通过螺栓(3)与墙体(1)相连接,同时横梁(2)下端设置有水管载体(4),所述水管(5)设置在水管载体(4)内,且水管(5)左右端均设置有软皮管(6),同时软皮管(6)通过管箍(7)固定在水管(5)上,所述出水通道(8)与水管(5)下端相通,且出水通道(8)前后端均设置有滑道(9),所述出水通道(8)下端设置有喷淋载体(10),且喷淋载体(10)前后端均卡合在滑道(9)内,所述喷淋载体(10)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口(11)、第二喷淋口(12)和第三喷淋口(13),且第一喷淋口(11)设置在第二喷淋口(12)左边,同时第二喷淋口(12)设置在第三喷淋口(13)左边,所述喷淋载体(10)左右端均设置有控制杆(14),且控制杆(14)贯穿水管载体(4)左右端,所述封闭管(15)设置在水管(5)的末端,且封闭管(15)通过软皮管(6)与水管(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喷淋设备,包括墙体(1)、水管(5)、出水通道(8)和封闭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下方设置有横梁(2),且横梁(2)通过螺栓(3)与墙体(1)相连接,同时横梁(2)下端设置有水管载体(4),所述水管(5)设置在水管载体(4)内,且水管(5)左右端均设置有软皮管(6),同时软皮管(6)通过管箍(7)固定在水管(5)上,所述出水通道(8)与水管(5)下端相通,且出水通道(8)前后端均设置有滑道(9),所述出水通道(8)下端设置有喷淋载体(10),且喷淋载体(10)前后端均卡合在滑道(9)内,所述喷淋载体(10)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口(11)、第二喷淋口(12)和第三喷淋口(13),且第一喷淋口(11)设置在第二喷淋口(12)左边,同时第二喷淋口(12)设置在第三喷淋口(13)左边,所述喷淋载体(10)左右端均设置有控制杆(14),且控制杆(14)贯穿水管载体(4)左右端,所述封闭管(15)设置在水管(5)的末端,且封闭管(15)通过软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林吴雯李慧芳梁启贤樊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东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