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4625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包括中药层、固定筒和防护筒,所述中药层包括药层本体、中药部和粘接部,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所述固定筒匹配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内,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部设置医疗孔,且所述医疗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针,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铰接;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通烟槽,且所述通烟槽依次设置;所述通烟槽内设置固定轴和通烟板,所述通烟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脐灸操作,保障最佳的理疗效果,同时脐灸的安全性高,有利于推广使用。

A fixing device for navel moxibusti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ysiotherapy apparatus, and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umbilical moxibustion, which comprises a Chinese medicine layer, a fixing cylinder and a protective cylinder. The Chinese medicine layer comprises a medicine layer body, a Chinese medicine part and a bonding part. The bottom of the protectiv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fixing cylinder is matched in the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al hole. An annular array of medical holes is arranged; a pin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cylind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which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protective cylind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moke passage groove, and the smoke passag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urn; the smoke passag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haft and a smoke passage plate, and the smoke passage plat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xed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umbilical moxibustion,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convenient for operation of umbilical moxibustion, guarantees the best physical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has high safety, and is conducive to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脐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刺激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在中医药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的背景下,脐疗作为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具有绿色自然、简单易行、效果突出等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现代绿色养生方法;目前,脐灸是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灸法,以往脐灸均是现做现用,当患者有明显烫感时,艾柱不易移动,且在移动艾柱的时候,艾灰容易掉下来烫伤患者,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不仅便于脐灸操作且有效避免烫伤,同时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包括中药层、固定筒和防护筒,所述中药层的上部设置所述防护筒,所述固定筒套设于所述防护筒内;所述中药层包括药层本体、中药部和粘接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内部设置所述中药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外壁环绕设置所述粘接部;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外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筒的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筒匹配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内,且所述固定筒的高度小于所述防护筒的高度;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部设置医疗孔,所述医疗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医疗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针,所述插针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插针依次设置;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铰接;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通烟槽,所述通烟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通烟槽依次设置;所述通烟槽内设置固定轴和通烟板,所述通烟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药层本体为脱脂药棉材质构件。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粘接部为医用胶布材质构件。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外壁设置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调节手柄、转动轴和推动槽,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调节手柄和所述推动槽。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外壁设置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内阵列设置通风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的内壁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警报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警报器串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盖的下部设置烟雾报警器和开关,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所述开关串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数显计时器。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外壁设置固定扣和连接套,所述固定扣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固定扣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筒的两相对侧边,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扣。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包括:中药层、固定筒和防护筒,所述中药层包括药层本体、中药部和粘接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内部设置所述中药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外壁环绕设置所述粘接部;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所述固定筒匹配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内,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部设置医疗孔,且所述医疗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针,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铰接;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通烟槽,所述通烟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通烟槽依次设置;所述通烟槽内设置固定轴和通烟板,所述通烟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便于脐灸操作,同时有效避免烫伤,脐灸的安全性高,有利于推广使用。本技术中,所述药层本体为脱脂药棉材质构件;基于以上机构,有利于携带所需的中药。本技术中,所述粘接部为医用胶布材质构件;基于以上机构,不仅粘接方便,同时透气性能好。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外壁设置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调节手柄、转动轴和推动槽;基于以上机构,保障最佳的中药治疗。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外壁设置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内阵列设置通风孔;基于以上机构,避免艾条熄灭,影响脐灸的进行。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的内壁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警报器;基于以上机构,避免温度过高烫伤人体。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盖的下部设置烟雾报警器和开关,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所述开关串接;基于以上机构,保障艾条彻底熄灭。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数显计时器;基于以上机构,保障最佳的理疗时间。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外壁设置固定扣和连接套,所述固定扣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扣;基于以上机构,装置稳定性好,避免发生掉落的危险。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脐灸操作,保障最佳的理疗效果,同时脐灸的安全性高,有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中药层,11、药层本体,12、中药部,13、粘接部,2、固定筒,21、外螺纹,22、插针,3、防护筒,31、放置凹槽,311、内螺纹,312、医疗孔,32、通风窗,321、通风孔,33、固定扣,34、连接套,4、防护盖,41、通烟槽,42、固定轴,43、通烟板,5、调节框,51、推动机构,511、调节手柄,512、转动轴,513、推动槽,6、温度传感器,61、警报器,7、烟雾报警器,71、开关,8、数显计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包括中药层1、固定筒2和防护筒3,中药层1的上部设置防护筒3,固定筒2套设于防护筒3内;脐周常规消毒,将中药层1置于其上,再用防护筒3直接覆盖,将点燃的艾条或艾柱置于固定筒2内,再将固定筒2置于防护筒3内,开始安全操作脐灸;中药层1包括药层本体11、中药部12和粘接部13,药层本体11的内部设置中药部12,药层本体11的外壁环绕设置粘接部13;药层本体11为脱脂药棉材质构件;将中药放在中药部12内,再通过粘接部13进行粘接;粘接部13为医用胶布材质构件;透气性好,有利于长时间的固定使用;为了增强装置的稳定性,防护筒3的外壁设置固定扣33和连接套34,固定扣33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扣33对应设置防护筒3的两相对侧边,连接套34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扣33;固定时直接使用连接套34套设肚脐的下部;防护筒3的底部设置调节框5,调节框5的外壁设置推动机构51,推动机构51包括调节手柄511、转动轴512和推动槽513,转动轴512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手柄511和推动槽513;使用调节手柄511推动中药部12进入肚脐中,保障最佳的中药效果;防护筒3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31,放置凹槽31的外壁设置内螺纹311,固定筒2的下部设置外螺纹21,固定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层、固定筒和防护筒,所述中药层的上部设置所述防护筒,所述固定筒套设于所述防护筒内;所述中药层包括药层本体、中药部和粘接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内部设置所述中药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外壁环绕设置所述粘接部;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外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筒的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筒匹配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内,且所述固定筒的高度小于所述防护筒的高度;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部设置医疗孔,所述医疗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医疗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针,所述插针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插针依次设置;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铰接;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通烟槽,所述通烟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通烟槽依次设置;所述通烟槽内设置固定轴和通烟板,所述通烟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层、固定筒和防护筒,所述中药层的上部设置所述防护筒,所述固定筒套设于所述防护筒内;所述中药层包括药层本体、中药部和粘接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内部设置所述中药部,所述药层本体的外壁环绕设置所述粘接部;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外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筒的下部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筒匹配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内,且所述固定筒的高度小于所述防护筒的高度;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部设置医疗孔,所述医疗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医疗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针,所述插针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插针依次设置;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铰接;所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通烟槽,所述通烟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通烟槽依次设置;所述通烟槽内设置固定轴和通烟板,所述通烟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层本体为脱脂药棉材质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脐灸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为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迈兰黄河周巍刘惠娟欧阳里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