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开建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的脐灸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494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09:45
一种治疗寒湿型泄泻的脐灸膏,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成粉,再用适量生姜汁浸润而成:中药原料:花椒、砂仁、吴茱萸、茯苓、陈皮、木香、沉香、薤白、化橘红、神曲、刘寄奴、党参、草豆蔻、延胡索、洋金花、丁香、荜茇、桂枝、甘草、草果、乌药、荔枝核、甘松、佛手、黄芪、大枣根、青皮、益智仁。本治疗药膏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标本兼制,无毒副作用,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药膏,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的脐灸膏
技术介绍
胃实寒证即寒邪侵犯了胃,是因受寒或过食生冷而引起的疾病,以上腹部发凉、冷痛胀满甚至剧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解为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疗以散寒止痛为主。神阙穴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甲乙经》曰:“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铜人》曰:“神阙,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因此通过脐灸可以有效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西医根据患者的症状通过应用止痛,促进胃肠动力的西药等治疗,但不能解决胃实寒腹胀、疼痛的根本病因,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治,提供一种副作用小,标本兼制,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药膏,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的脐灸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寒湿型泄泻的脐灸膏,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成粉,使用时用适量生姜汁浸润而成:中药原料:花椒50g、砂仁50g、吴茱萸50g、茯苓50g、陈皮50g、木香50g、沉香50g、薤白50g、化橘红50g、神曲50g、刘寄奴50g、党参50g、草豆蔻50g、延胡索50g、洋金花3g、丁香30g、荜茇30g、桂枝50g、甘草50g、草果50g、乌药60g、荔枝核50g、甘松50g、佛手50g、黄芪50g、大枣根50g、青皮50g、益智仁50g ;制备工艺为:将所述的中药原料经过清洗,烘干等工艺,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按以下步骤制备:(1)将上述中药原料中:花椒50g、砂仁50g、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寒湿型泄泻的脐灸膏,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成粉,使用时用适量生姜汁浸润而成:中药原料:花椒50g、砂仁50g、吴茱萸50g、茯苓50g、陈皮50g、木香50g、沉香50g、薤白50g、化橘红50g、神曲50g、刘寄奴50g、党参50g、草豆蔻50g、延胡索50g、洋金花3g、丁香30g、荜茇30g、桂枝50g、甘草50g、草果50g、乌药60g、荔枝核50g、甘松50g、佛手50g、黄芪50g、大枣根50g、青皮50g、益智仁50g ;制备工艺为:将所述的中药原料经过清洗,烘干等工艺,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按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本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开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