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54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包括与牙槽骨内壁形状相匹配的钛骨架,钛骨架上设有用于牙种植体安装的安装槽,钛骨架的底面上连有钛底板,钛底板的底面上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半球形凸起与凹槽,钛底板的底面呈凹凸不平的形状,钛骨架的表面和钛底板的表面均设有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微米孔与纳米孔,二氧化钛层的表面结构外涂覆有羟基磷灰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牙槽骨塑型器,能够在患者拔出患牙之后立即植入到牙槽骨中,从而对牙槽骨起到塑形和增加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的作用,这样当植入种植体的时候,能够避免因骨缺损造成的牙种植体松动。

A kind of alveolar bone sha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lveolar bone shaper, which comprises a titanium skeleton matching the shap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alveolar bone. The titanium skeleton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for dental implant installati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skeleton is connected with a titanium base plat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mispherical protrusions and grooves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base plate is concave and convex. Titanium dioxid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ard. Micropore and nanopore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dioxide layer.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titanium dioxide layer is coated with hydroxyapatite layer. The alveolar bone moul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mplanted into the alveolar bone immediately after the patient pulls out the affected teeth, thereby plasticizing the alveolar bone and increasing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alveolar bone, so that when implanting the implant, the loosening of the dental implant caused by the bone defect can b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槽骨塑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种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牙槽骨塑形器。
技术介绍
人工牙种植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牙种植体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牙种植体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传统的种植修复观点是患牙拔出后3-12个月进行外科植入手术,待种植体在骨组织中经过3-6个月的愈合后,再进行上部假牙的安装。由于牙槽骨在患牙拔除后常会出现骨缺损且会快速收缩,且拔牙后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进行种植,致使种植手术时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已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种植体再植入后,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骨缺损较多,种植体安装不稳定,甚至会造成无法再植入种植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拔牙后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进行种植,牙槽骨在患牙拔除后常会出现骨缺损且会快速收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槽骨塑形器,能够在患者拔出患牙之后立即植入到牙槽骨中,从而对牙槽骨起到塑形和增加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的作用,这样当植入种植体的时候,能够避免因骨缺损造成的牙种植体松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包括与牙槽骨内壁形状相匹配的钛骨架,钛骨架上设有用于牙种植体安装的安装槽,钛骨架的底面上连有钛底板,钛底板的底面上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半球形凸起与凹槽,钛底板的底面呈凹凸不平的形状,钛骨架的表面和钛底板的表面均设有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微米孔与纳米孔,二氧化钛层的表面结构外涂覆有羟基磷灰石层。本技术的牙槽骨塑型器,能够在患者拔出患牙之后立即植入到牙槽骨中,从而对牙槽骨起到塑形和增加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的作用,这样当植入种植体的时候,能够避免因骨缺损造成的牙种植体松动。本技术的钛骨架用于插入在拔牙后的牙槽骨中,安装槽则是用于安装牙种植体的,当患者的牙齿拔出之后,将本技术的牙槽骨塑型器安装在牙槽骨中即可;钛底板的底面上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半球形凸起与凹槽,即钛底板的底面呈凹凸起伏的形貌,而骨组织的表面也是呈三维的凹凸起伏形态,因此使得钛底板底面的形状更加的与牙槽骨表面形貌相类似;其中钛骨架采用钛金属制得,因为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而且强度高,因此相比于现有的某些采用羟基磷灰石制得的骨架来说,强度更高,因此安装槽在植入牙种植体的时候,骨架不易发生变形,且与牙种植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钛骨架的表面和钛底板的表面均设有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能够促进骨细胞在二氧化钛层的粘附与生长,同时二氧化钛层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微米孔与纳米孔,即二氧化钛层的表面形貌仿生于自然骨生长表面的三维微纳结构,因此微米孔和纳米孔的存在不仅增大了表面能,提高亲水性,更加有利于骨细胞的粘附,同时有利于骨细胞的伪足伸入微米纳米孔中,从而有利于增殖分化,增加有效成骨,减少类骨的吸收和骨缺失,提高牙槽骨与牙槽骨塑形器之间的结合强度和愈合速度;其中二氧化钛层及其表面的微米孔、纳米孔可以通过将钛骨架作为阳极放入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反应而形成的,其中将钛骨架作为阳极放入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的方法为现有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因此本技术未做过多阐述;当然二氧化钛层及其表面的微米孔、纳米孔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方法得到;将钛骨架作为阳极放入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反应完成后,钛骨架的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钛层,同时二氧化钛层上会均匀产生有微米级的微米孔与纳米级的纳米孔,本技术中纳米孔与微米孔为尺寸为微米级的孔和纳米级的孔,在说明书中并未限定纳米孔与微米孔的具体尺寸,因为纳米孔与微米孔的尺寸范围和阳极氧化的反应参数条件有关,其中采用何种阳极氧化的反应参数条件能够生成何种尺寸范围的微米孔和纳米孔由现有的研究技术即可得出,同时微米孔和纳米孔的尺寸也不是一个定值,所有的微米孔和纳米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而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并不在于如何生成何种尺寸的微米孔和纳米孔,也不在于微米孔的具体尺寸和纳米孔的具体尺寸为多少;而在于在钛骨架外设有的二氧化钛层以及由微米孔和纳米孔组成的微纳孔复合结构,仿生了自然骨生长三维形貌,从而起到提高牙槽骨塑形器的生物相容性、耐腐性的作用。二氧化钛层的表面结构外涂覆有羟基磷灰石层,骨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有利于骨细胞附着,对应的牙槽骨塑形器可增加有效成骨,减少类骨的吸收,因此在二氧化钛层及其表面的微纳孔复合结构外再涂覆一层羟基磷灰石层,进一步的提高了牙槽骨塑形器的生物相容性,大大的缩短了牙槽骨塑形器在牙槽骨中的愈合时间。本技术的牙槽骨塑形器可在拔出患牙后立即植入且初期稳定性良好,愈合时间快。待得牙槽骨塑形器在牙槽骨中稳定并且愈合后,便可将种植体安装在安装槽之中,通过本技术的牙槽骨塑形器,即在牙槽骨与牙种植体之间设置一个中间连接件,提升牙种植体与牙槽骨塑形器进行连接,提高了的初期稳定性,避免了牙槽骨中骨缺损造成的牙种植体松动,延长牙种植体的使用寿命。所述钛骨架采用钛网制得,在能够保证钛骨架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钛骨架的重量。所述凸起与凹槽的直径尺寸为0.1mm-0.2mm,所述凸起与凹槽的表面上设有微米孔,微米级的孔径范围在1.0μm~5.0μm之间,因此钛底板的底面形貌为大尺寸的凸起与凹槽结合小尺寸的微米孔结构,然后再在钛底板的底面上设置带有微米纳米复合结构的二氧化钛层和羟基磷灰石层,进一步提高牙槽骨塑形器底部形貌的仿生性,增强生物相容性。安装槽的内壁内径呈上大下小,安装槽的顶部开口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种植体连接的螺纹,螺纹下方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槽,现有牙种植体植入端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能够提高牙种植体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槽的内壁内径直径呈上大下小更加有利于植入体的插入与安装,在牙种植体植入端的侧壁上可设置环形卡块,这样牙种植体植入端在螺旋插入到安装槽中时,环形卡块卡入卡槽中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牙种植体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牙槽骨塑形器,能够在患者拔出患牙之后立即植入到牙槽骨中,从而对牙槽骨起到塑形和增加牙槽骨的宽度和高度的作用,这样当植入种植体的时候,能够避免因骨缺损造成的牙种植体松动;2、本技术一种牙槽骨塑形器,二氧化钛层的表面形貌仿生于自然骨生长表面的三维微纳结构,有利于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有效成骨,减少类骨的吸收和骨缺失,提高牙槽骨与牙槽骨塑形器之间的结合强度和愈合速度;3、本技术一种牙槽骨塑形器,钛骨架采用钛网制得,在能够保证钛骨架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钛骨架的重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钛底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钛骨架,2-二氧化钛层,3-安装槽,4-羟基磷灰石层,5-钛底板,6-凸起,7-凹槽,8-螺纹,9-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牙槽骨内壁形状相匹配的钛骨架(1),钛骨架(1)上设有用于牙种植体安装的安装槽(3),钛骨架(1)的底面上连有钛底板(5),钛底板(5)的底面上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半球形凸起(6)与凹槽(7),钛底板(5)的底面呈凹凸不平的结构,钛骨架(1)的表面和钛底板(5)的表面均设有二氧化钛层(2),二氧化钛层(2)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微米孔与纳米孔,二氧化钛层(2)的表面外涂覆有羟基磷灰石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牙槽骨内壁形状相匹配的钛骨架(1),钛骨架(1)上设有用于牙种植体安装的安装槽(3),钛骨架(1)的底面上连有钛底板(5),钛底板(5)的底面上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半球形凸起(6)与凹槽(7),钛底板(5)的底面呈凹凸不平的结构,钛骨架(1)的表面和钛底板(5)的表面均设有二氧化钛层(2),二氧化钛层(2)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微米孔与纳米孔,二氧化钛层(2)的表面外涂覆有羟基磷灰石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槽骨塑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牙贝美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