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51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该牵引线导向套管包括过线套管、铰接段和第一推杆,在所述过线套管的管壁上,沿所述过线套管的轴向设有第一推杆槽,所述铰接段为空心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过线套管铰接,另一端设有牵引线换向轴,所述第一推杆可移动的伸入所述第一推杆槽,推动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将牵引线由胫骨隧道前方经胫骨隧道后方再返折到膝关节前方,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需进行后内及后外侧切口,只需轻轻剥离后交叉韧带止点处关节囊,可快速自胫骨隧道中引出牵引线,有效简化手术步骤,大大降低了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节省手术时间。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of tibial tunnel traction line guide cannula with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n arthroscopic guide sleeve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f the tibia tunnel traction line. The traction line guide sleeve comprises a threading sleeve, an articulation section and a first push rod. On the wall of the threading sleeve, there is a first push rod groove along the axis of the threading sleeve. The articulation section is a hollow pipe structure, one end of which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hreading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versing shaft of the traction line. The first push rod movably extends into the first push rod groove to push the hinge. Relative to the threading cannula, the segment rotates to turn the traction line from the front of the tibial tunnel through the back of the tibial tunnel to the front of the knee joint. During the whole operation, there is no need for posterolateral or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only the articular capsule at the end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s slightly peeled off, and the traction line can be quickly drawn from the tibial tunnel, effectively simplifying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greatly reducing the blood vessels behind the knee joint. Risk of nerve injury, saving opera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
技术介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是膝关节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目前使用关节镜来重建PCL(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已成为最理想选择,其操作难点之一在于将韧带牵引线从胫骨隧道前方送至胫骨隧道后方,再返折到膝关节前方这一步骤。但是由于后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后方,与腘窝的血管神经相邻,由于后交叉韧带的胫骨止点有软组织遮挡,手术时需要通过后内及后外切口进行直视下从胫骨隧道引导牵引线入骨道,这种方法手术创伤较大,增加了手术切口,同时通过后方切口进行操作本身可能伤及腘窝血管和神经。另一种方法是在钻取骨道后,通过前内或者前外切口在非直视下,通过折弯牵引钢丝,反复将钢丝向关节腔内推动,但是因为是非直视操作,且由于软组织的遮挡,引入导线的操作非常困难,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需要多次重复操作,耗费大量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且操作方便快捷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包括:第一推杆;过线套管,在所述过线套管的管壁上,沿所述过线套管的轴向设有第一推杆槽;铰接段,所述铰接段为空心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过线套管铰接,另一端设有牵引线换向轴;所述第一推杆可移动的伸入所述第一推杆槽,推动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优选地,所述过线套管上设有套管把手;所述第一推杆设有第一推杆把手,所述第一推杆把手嵌设于所述套管把手内,在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用于牵引线通过的过线孔,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杆把手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套管把手与所述过线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过线套管和所述套管把手上均设有固定销孔,所述套管把手通过销柱与所述过线套管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套管把手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滑槽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杆的移动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限位柱,为所述第一推杆的移动提供弹力。优选地,所述过线套管的外侧设有回线槽,所述铰接段的出线端边缘设有牵引线限位缺口。优选地,所述回线槽内设有至少一个挡线柱;或所述回线槽上设有挡线盖。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还包括铰接过渡段和第二推杆,所述铰接过渡段为空心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过线套管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段铰接;所述铰接过渡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槽相对应的第三推杆槽,所述第一推杆依次穿过所述第地推杆槽和所述第三推杆槽,用于推动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所述过线套管的管壁上还设有第二推杆槽,所述第二推杆可移动的伸入所述第二推杆槽,用于推动所述铰接过渡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优选地,所述铰接过渡段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凹部,所述过线套管与所述铰接过渡段在所述第一限位凹部处铰接,限制所述铰接过渡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筒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转动;所述铰接段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凹部,所述铰接过渡段与所述铰接段在所述第二限位凹部处铰接,限制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筒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优选地,所述铰接段外侧壁上均设有夹线凹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利用过线套管、铰接段和第一推杆,将牵引线由胫骨隧道前方经胫骨隧道后方再返折到膝关节前方,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需进行后内及后外侧切口,只需轻轻剥离后交叉韧带止点处关节囊,可快速自胫骨隧道中引出牵引线,有效简化手术步骤,大大降低了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节省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去除套管把手后的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过线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铰接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的铰接段弯折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的半剖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半剖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去除套管把手后的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过线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铰接过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线套管;11:第一推杆槽;12:回线槽;13:第二推杆槽;2:铰接段;20:第二限位凹部;21:牵引线换向轴;22:牵引线限位缺口;23:夹线凹部;3:第一推杆;4:套管把手;5:第一推杆把手;51:限位滑槽;6:弹性件;7:限位柱;8:销柱;9:铰接过渡段;90:第一限位凹部;91:第三推杆槽;10:第二推杆;100:牵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包括过线套管1、铰接段2和第一推杆3,其中,铰接段2与过线套管1铰接,能够相对过线套管1转动,过线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沿过线套管1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推杆槽11,第一推杆3一端伸入第一推杆槽11,且能够沿第一推杆槽11移动,并且利用伸出第一推杆槽11的长度来调整铰接段2相对过线套管1转动的角度。如图1和图4所示,铰接段2整体为空心管结构,该铰接段2的一端为铰接固定端,并通过该铰接固定端与过线套管1铰接,在未转动状态下,优选地,铰接段2与过线套管1的过线孔同心设置。铰接段2的另一端为出线端,在该出线端设有与出线口垂直的牵引线换向轴21,即牵引线换向轴21沿出线口的径向设置,牵引线100依次穿过过线套管1和铰接段2后,经牵引线换向轴21换向后,从过线套管1外返回,在铰接段2出线口处的牵引线悬挂在牵引线换向轴21上。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未弯折状态的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由胫骨隧道前方伸入到胫骨隧道后方,通过向前推动第一推杆3,第一推杆3抵在铰接段2上,并推动铰接段2绕铰接轴转动,使铰接段2折返到膝关节腔内或进入关节镜前方可直视和可直接操作的范围内,利用抓线钳、镊子等工具,夹住牵引线100,即完成将牵引线由胫骨隧道前方经胫骨隧道后方再返折到膝关节前方这一步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需进行后内及后外侧切口,只需轻轻剥离后交叉韧带止点处关节囊,可快速自胫骨隧道中引出牵引线,有效简化手术步骤,大大降低了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节省手术时间。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过线套管1的后端设有套管把手4。第一推杆3的后端设有第一推杆把手5,优选地,第一推杆把手5嵌设于套管把手4内,在第一推杆把手5上设有用于牵引线通过的过线孔,更优选地,该过线孔与过线套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杆;过线套管,在所述过线套管的管壁上,沿所述过线套管的轴向设有第一推杆槽;铰接段,所述铰接段为空心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过线套管铰接,另一端设有牵引线换向轴;所述第一推杆可移动的伸入所述第一推杆槽,推动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杆;过线套管,在所述过线套管的管壁上,沿所述过线套管的轴向设有第一推杆槽;铰接段,所述铰接段为空心管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过线套管铰接,另一端设有牵引线换向轴;所述第一推杆可移动的伸入所述第一推杆槽,推动所述铰接段相对所述过线套管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套管上设有套管把手;所述第一推杆设有第一推杆把手,所述第一推杆把手嵌设于所述套管把手内,在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用于牵引线通过的过线孔,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杆把手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把手与所述过线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过线套管和所述套管把手上均设有固定销孔,所述套管把手通过销柱与所述过线套管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套管把手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滑槽内,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推杆的移动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牵引线导向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把手上设有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限位柱,为所述第一推杆的移动提供弹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杰夏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