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394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包括支架及柔性舱体,柔性舱体内形成有橄榄形的密封腔,密封腔的底部设有床垫,密封腔的尾部设有出入口,密封腔的头部设有观察窗;密封腔的顶部挂有盒体,盒体的侧壁开设有风孔,盒体内设有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及与外机连接的氧气管和充气管,氧气管和充气管的出口端位于风扇的正下方,氧气管和充气管的出口端均设有一扩散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盒体的底部,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容负离子或气体穿过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结构简单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简单,可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设置集风扇、负离子发生器于一体的盒体,提高了内部整洁性。

A Negative Ion Microbaric Oxygen Double Sleep Cabi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gative ion micro-pressure oxygen two-person sleeping cabin,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flexible cabin. An olive-shaped seal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flexible cabin, a mattress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ling chamber, an entrance and exit are arranged at the tail of the sealing chamber, an observation window is arranged at the head of the sealing chamber, a box body is hung on the top of the sealing chamber, a win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and a fan and a negative ion generator are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outlet end of the oxygen pipe and the inflatable pip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fan. The outlet end of the oxygen pipe and the inflatabl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diffusion device. The negative ion generato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containing negative ions or gas passing through. The negative ion micro-pressure oxygen two-person sleeping cabin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simple operation, fast access to deep sleep, eliminating fatigue in a short time, and a box body integrating fan and negative ion generator is set to improve internal tidi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舱,特别涉及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
技术介绍
目前,主要应用在临床中的氧舱通过其内部较高的氧分压,可以对多种疾病的进行辅助治疗,例如可有效减轻高原病、创伤性损伤及有害气体中毒等急危重症的症状。另外,对治疗及延缓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难治性溃疡等慢性进展性疾病的进程也颇有疗效。然而,常规的氧舱由于体积庞大、安装繁杂、环境要求高,一般只能在医院等特定场合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氧舱的个体化需求越来越多。我司生产各种负离子微压氧舱,内充微压氧及负离子,其中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雷雨过后,空气的负离子增多,人们感到心情舒畅。空气负离子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如果我们每天吸入适量的负离子,持之以恒,对健康大有裨益:使人精力旺盛,消除疲劳和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我司生产一种双人睡眠舱,用于单人或双人进入,在睡眠时过程中进行微压氧和负离子治疗或保健。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使用方便舒适的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包括支架及柔性舱体2,所述支架包括椭圆形的环形底座11,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四根弧形支撑杆12,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形成椭圆形的安装区,所述柔性舱体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柔性舱体的外壁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杆柔性连接,所述柔性舱体内形成有橄榄形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底部设有床垫21,所述密封腔的尾部设有出入口202,所述密封腔的头部设有观察窗201;所述密封腔的顶部挂有盒体3,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风孔301,所述盒体内设有风扇4、负离子发生器6、及与外机连接的氧气管5和充气管,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部,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设置,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风扇的正下方,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均设有一扩散装置,所述扩散装置包括海绵体53及壳体52,所述海绵体为圆柱形,所述海绵体的端部开设有凹孔,所述氧气管或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套设在所述凹孔内,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海绵体外,且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气孔520,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容负离子或气体穿过的孔331。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上底板31和下底板33,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周向均布有6个或8个侧板32,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及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的安装腔;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横截面为圆形且下端敞口的外壳61,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封盖63,所述外壳内设有电路板62,所述电路板62上设有高压电路,所述封盖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电连接的负离子发射头64。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发射头为金属针或碳刷。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成型有圆柱形的腔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敞口端设有螺纹体521,所述螺纹体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体的端部周向均布有用于夹紧氧气管或充气管的夹块522,所述螺纹体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4,所述封盖上设有一容氧气管或充气管穿过的孔,所述封盖内设有与所述夹块接触的锥形体,所述锥形体与所述夹块的接触面为斜面。进一步的,四根所述弧形支撑杆形成两交叉平面,两所述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80度。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201为三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腔头部的两侧及上端。进一步的,所述风孔上设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盒体3为木质,所述壳体由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香料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的上端敞口。【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结构简单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简单,能在睡眠时进行微压氧和负离子的治疗或保健,睡眠质量高,可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设置集风扇、负离子发生器于一体的盒体,提高了内部整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盒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包括支架及柔性舱体2,支架整体有实木制成,其包括椭圆形的环形底座11,环形底座上设有四根弧形支撑杆12,其中对角设置的两弧形支撑杆位于用于平面内,因此四根弧形支撑杆形成两交叉平面,两平面之间的锐角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80度,弧形支撑杆之间形成椭圆形的安装区,柔性舱体位于安装区内,且柔性舱体的外壁上端与弧形支撑杆柔性连接,弧形支撑杆的下端设有一用于支撑柔性舱体的弧形支撑面,在柔性舱体内形成有橄榄形的密封腔,在密封腔的底部设有床垫21,配设枕头和被子,在密封腔的尾部设有出入口202,在密封腔的头部设有观察窗201,本实施例中,观察窗201为三个且分别位于密封腔头部的两侧及上端,使用时,人体头部位于舱体头部一侧,该观察窗提供一定的亮度,能通过观察窗观察外部情况,避免产生密闭恐惧或不适;在密封腔的顶部挂有木质的盒体3,在该盒体的侧壁开设有风孔301,在该风孔上设有过滤网,滤网采用非金属制成,在盒体内设有风扇4、负离子发生器6、及与外机连接的氧气管5和充气管,风扇固定在盒体的顶部,且风扇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设置,氧气管和充气管的出口端位于风扇的正下方,在氧气管和充气管的出口端均设有一扩散装置,该扩散扩装置用于气体扩散,同时具有消声作用,该扩散装置包括海绵体53及塑料制成的壳体52,海绵体为圆柱形,海绵体的端部开设有凹孔,氧气管或充气管的出口端套设在凹孔内,壳体包覆在海绵体外,用于将其固定在海绵体上,在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气孔520,具体的,壳体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壳体本体,在壳体本体内成型有圆柱形的腔体,海绵体位于该腔体内,在壳体本体的敞口端设有螺纹体521,在螺纹体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螺纹体的端部周向均布有用于夹紧氧气管或充气管的夹块522,在螺纹体上螺纹连接有封盖54,在封盖上设有一容氧气管或充气管穿过的孔,在封盖内设有与夹块接触的锥形体,该锥形体与夹块的接触面为斜面,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盒体的底部,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横截面为圆形且下端敞口的外壳61,外壳的底面与盒体底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小于或等于2cm,在外壳的敞口端设有封盖63,在外壳内设有电路板62,该电路板62上设有高压电路,在封盖上设有多个与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电连接的负离子发射头64,负离子发射头为金属针或碳刷,在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容负离子或气体穿过的孔331;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柔性舱体,所述支架包括椭圆形的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四根弧形支撑杆,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形成椭圆形的安装区,所述柔性舱体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柔性舱体的外壁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杆柔性连接,所述柔性舱体内形成有橄榄形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底部设有床垫,所述密封腔的尾部设有出入口,所述密封腔的头部设有观察窗;所述密封腔的顶部挂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风孔,所述盒体内设有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及与外机连接的氧气管和充气管,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部,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设置,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风扇的正下方,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均设有一扩散装置,所述扩散装置包括海绵体及壳体,所述海绵体为圆柱形,所述海绵体的端部开设有凹孔,所述氧气管或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套设在所述凹孔内,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海绵体外,且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气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容负离子或气体穿过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柔性舱体,所述支架包括椭圆形的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四根弧形支撑杆,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形成椭圆形的安装区,所述柔性舱体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柔性舱体的外壁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杆柔性连接,所述柔性舱体内形成有橄榄形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底部设有床垫,所述密封腔的尾部设有出入口,所述密封腔的头部设有观察窗;所述密封腔的顶部挂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风孔,所述盒体内设有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及与外机连接的氧气管和充气管,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部,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设置,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风扇的正下方,所述氧气管和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均设有一扩散装置,所述扩散装置包括海绵体及壳体,所述海绵体为圆柱形,所述海绵体的端部开设有凹孔,所述氧气管或所述充气管的出口端套设在所述凹孔内,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海绵体外,且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气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容负离子或气体穿过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周向均布有6个或8个侧板32,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及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的安装腔;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微压氧双人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克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氧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