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微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40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形微压氧舱,包括支撑架和柔性舱体;所述支撑架内形成长方体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出入的第一出入口;所述柔性舱体整体为长方体,所述柔性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且充气后其外壁与所述支撑架的内壁接触,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入口对应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上设有能向内打开的门体,所述门体的边沿或所述第二出入口的边沿设有密封条,充气后所述柔性舱体内的气压能推动所述门体向外压紧所述密封条并实现密封;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手动泄压阀、自动泄压阀及用于容主机管路穿过的管路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组装方便、省力,使用体验好。使用体验好。使用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微压氧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体,特别涉及一种方形微压氧舱。

技术介绍

大脑耗氧量比人体其他组织多10倍以上,对缺氧的敏感性更大,损伤更重,更需要进行微压氧保健。传统的家用微压氧舱,通常为球形舱体结构,安装在支架或底座上,装配不便,整体体积大,空间利用率小,特别是多人舱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且组装方便、空间利用率高、使用体验好的方形微压氧舱。
[000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形微压氧舱,其包括支撑架2和柔性舱体;所述支撑架2为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2内形成长方体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出入的第一出入口;所述柔性舱体整体为长方体,所述柔性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且充气后其外壁与所述支撑架2的内壁接触,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入口对应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上设有能向内打开的门体3,所述门体3的边沿或所述第二出入口的边沿设有密封条,充气后所述柔性舱体内的气压能推动所述门体3向外压紧所述密封条并实现密封;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手动泄压阀12、自动泄压阀14及用于容主机管路穿过的管路阀口13。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泄压阀12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入口的一侧或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门体3和/或所述柔性舱体上设有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2由杆体拼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为金属杆且横截面为矩形,相邻两个或三个所述杆体之间设有角钢。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杆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60cm。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舱体内和/或所述支撑架2外设有装饰层。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舱体的棱边上设有第一连接带61,所述第一连接带6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拉链,两所述第一连接拉链分别位于所述柔性舱体内及柔性舱体外、并分别用于安装内装饰层及外装饰层。进一步的,还包括沿所述支撑架2的棱边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带62,所述第二连接带62上开设有容所述支撑架2上的杆体穿过的孔620,所述第二连接带6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拉链,两所述第二连接拉链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2内及支撑架外、并分别用于连接所
述第一连接带61及所述外装饰层。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层包括两层相互缝合的面料层7,两所述面料层7之间设有矩形支撑板72,所述矩形支撑板72为多个且沿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相邻两所述矩形支撑板72之间形成能进行折叠的折叠部71,所述装饰层的边沿设有第三连接拉链。进一步的,所述门体3包括尺寸大于第一出入口的矩形的门框架,所述门框架外包覆有柔性层,所述门体3的一侧边沿与所述第二出入口连接并能实现转动。
[000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整体长方体结构,外形紧凑、美观,无需底座,且空间利用率高;设置框形支撑架结构,能实现对内部舱体的支撑并控制柔性舱体的变形量;支撑架采用拼接式结构,装卸方便、省力,拆卸后体积小,制造和运输成本低;柔性舱体采用拉链与支撑架连接,能实现对柔性舱体的整体支撑,避免泄压后干瘪,且连接方便、省力;设置内外装饰层,大大提高了整体美观性,且采用拉链进行安装,装卸方便、省力;装饰层采用折叠式结构,拆卸后便于折叠,降低占地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和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组装方便、省力,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支撑架的杆体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支撑架的杆体另一形式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杆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连接带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第二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方形微压氧舱的装饰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形微压氧舱,其包括支撑架2和柔性舱体。支撑架2为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中为正方体结构,其高度为2.2

2.4m,在该支撑架2内形成一个整体为长方体的安装室,在该安装室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出入的第一出入口20;具体的,参阅图2,支撑架2由杆体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该杆体为金属杆,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相邻两个或三个杆体之间设有角钢,一提高整体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优选的,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60cm,其能保障足够的结构强度,实现对内部柔性舱体的支撑,其支撑强度大于等于150Kpa。支撑架2的棱边或顶角的连接结构参阅图3,其包括三根杆体,三根杆体分别为第一杆体211、第二杆体212和第三杆体213,第一杆体的端部与第二杆体的侧壁接触,且相互垂直,第三杆体213的端部与第二杆体的另一侧壁接触,且相互垂直,上述第一杆体211、第
二杆体212和第三杆体213两两垂直,在第一杆体211与第三杆体的213的内侧设有第一角钢25,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外侧、第三杆体与第二杆体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板24,该第一连接板为平面板,并通过螺栓分别两个杆体连接,连接强度高,刚性好。支撑架的面上的三个杆体的连接结构参阅图4,其包括第四杆体261、第五杆体262和第六杆体263,第五杆体和第六杆体分别位于第四杆体的两侧,且其端部均与第四杆体的侧壁接触,且均垂直于第四杆体261,在各杆体的连接处上均连接有角钢28,连接强度高,刚性好;两个杆体的连接结构与三杆体的连接结构相似,采用角钢连接。柔性舱体充气后整体为长方体,其尺寸与安装室的尺寸相同或相近,该柔性舱体安装在安装室内,充气后其外壁与支撑架2的内壁接触,支撑架2用于对柔性舱体进行支撑,避免其充气后趋向球体,在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第二出入口,该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对应,在该第二出入口上设有能向内打开的门体3,同时,在门体3的外侧边沿或第二出入口的内侧边沿设有密封条,充气后柔性舱体内的气压能推动门体3向外压紧密封条,进而实现密封;同时,在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手动泄压阀12、自动泄压阀14及用于容主机管路穿过的管路阀口13;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手动泄压阀12设置在第二出入口的一侧或两侧。为了提高内部透光性及使用体验,在门体3和柔性舱体上设有观察窗11。参阅图5,门体3包括尺寸大于第一出入口的矩形的门框架,该门框架有多个杆体拼接而成,其包括一个矩形的门框架31,在门框架31内设置有垂直及水平的加强杆33,并形成矩形的孔,组装时,该孔34用于放置透明的观察窗,其一方面提高透光性和使用体验,同时美观性好。本申请中支架的杆体采用矩形的金属杆,其结构参阅图6,其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杆体本体41,在杆体本体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410,在杆体本体的四个侧壁开设有横截面为T形的条形槽42,其为型材结构,结构强度高、重量轻,且便于连接。在门框架外包覆有柔性层,该柔性层与柔性舱体的材质相同,门体3的一侧边沿通过该柔性层述第二出入口连接,并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柔性舱体;所述支撑架为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内形成长方体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出入的第一出入口;所述柔性舱体整体为长方体,所述柔性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且充气后其外壁与所述支撑架的内壁接触,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入口对应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上设有能向内打开的门体,所述门体的边沿或所述第二出入口的边沿设有密封条,充气后所述柔性舱体内的气压能推动所述门体向外压紧所述密封条并实现密封;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手动泄压阀换和自动泄压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入口的一侧或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和/或所述柔性舱体上设有观察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杆体拼接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金属杆且横截面为矩形,相邻两个或三个所述杆体之间设有角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杆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60cm。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会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氧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