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48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包括有柔性舱体,所述柔性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支撑网,所述柔性舱体顶部设有人进出的入口,所述入口周边设有密封拉链,所述柔性舱体头部的侧壁上设有透光孔,所述柔性舱体侧壁上靠近所述透光孔设有手动排气阀,所述柔性舱体左端靠下设有泄压阀,所述柔性舱体右端靠上设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通过可拆卸的软管和压缩机机箱相连,所述柔性舱体底部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脚;所述柔性舱体底部还设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可折叠形成用于包装所述柔性舱体的包装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支撑垫可用作包装袋,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压舱,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

技术介绍

[0002]在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导致人体内血氧含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缺氧,极易引发急性高原反应症,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现有的舱体可缓解这种症状,但是医用舱体价格昂贵,同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结构较为复杂,组装不便,无法作为应急救援物资使用,不便随身携带,当人在登山时发生高原反应或者突发缺氧等紧急情况,无法及时获得应急治疗,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的便携式空气加压舱。
[0005]【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包括有柔性舱体1,所述柔性舱体1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支撑网17,所述柔性舱体1 顶部设有人进出的入口11,所述入口11周边设有密封拉链111,所述柔性舱体1头部的侧壁上设有透光孔12,所述柔性舱体1侧壁上靠近所述透光孔12设有手动排气阀13,所述柔性舱体1左端靠下设有泄压阀14,所述柔性舱体1右端靠上设有进气阀15,所述进气阀15通过可拆卸的软管和压缩机机箱2相连,所述柔性舱体1底部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脚 16;所述柔性舱体1底部还设有支撑垫3,所述支撑垫3可折叠形成用于包装所述柔性舱体1的包装袋。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机箱2内部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机箱2顶部设有把手28,所述压缩机机箱2一端设有和所述进气阀15连接的出气阀22,所述压缩机机箱2另一端设有安全阀23和消音器24,所述消音器 24下方设有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钮开关26。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3上表面设有用于折叠所述柔性舱体1的折叠区域31,所述支撑垫3下表面中间对称设有一圈拉链32,所述拉链32 两侧对称设有U型连接部321,所述U型连接部321上均设有拉链头33,所述拉链32内侧对称设有拉手34,所述拉链32外侧对称设有魔术贴35;在所述柔性舱体1包装时,将放气后的柔性舱体放置在所述支撑垫3上表面的折叠区域31,所述支撑垫3两端向上翻折包裹住柔性舱体后对折,所述魔术贴35相互贴合将柔性舱体固定,拉动所述拉链头33将所述支撑垫 3形成的包装袋袋口封闭。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15上设有快接插头151。
[0010]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舱体1底部设有用于和所述支脚16固定的连接套18。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链32内侧对称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背带36。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脚16由不锈钢片经过翻折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机箱2包括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左右两侧设有侧板211,所述支架21底部设有底板212,所述支架21中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板213。
[001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舱体1折叠后重量小于等于8kg。
[0015]进一步的,述柔性舱体1充气后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长度小于等于2200mm,所述圆柱形直径小于等于700mm。
[0016]【3】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结构简单,舱体主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重量轻可折叠,通过压缩机可对舱体实现快速增压,达到人体所需正常供氧浓度,压缩机使空气压缩后产生的热量对舱体进行加温,可适应气温较低的使用环境,同时配设有支撑垫,便于放置,支撑垫可折叠形成包装袋便于包装舱体,携带方便;还设有可拆卸的支脚,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柔性舱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柔性舱体的主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柔性舱体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压缩机机箱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压缩机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压缩机的主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支撑垫的俯视图;
[0026]图9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支撑垫的仰视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手便携式空气加压舱的支撑垫的折叠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
[0029]参阅图1至图10,本技术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包括有柔性舱体1,为了减小舱体重量,该舱体只配备压缩机,压缩机固定在压缩机机箱2内,柔性舱体1和压缩机机箱2相连,压缩机能使柔性舱体1内快速充气加压,使舱体内氧气浓度达到人体所需正常供氧浓度,由于本技术舱体主要用于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方且大多数时候为户外,为了避免柔性舱体1和不平整地面直接接触,造成柔性舱体1破损,在柔性舱体1底部设有支撑垫3,支撑垫3不仅可作为防护垫,还可折叠形成用于包装柔性舱体的包装袋,将柔性舱体整体折叠打包后重量不超过8kg,压缩机机箱整体重量为10kg,可放置车内作为应急备用,或者为驻藏人员配备应对紧急情况,在登山时也可作为紧急救援物资随身携带。
[0030]柔性舱体1由柔性可折叠材料制成,该柔性舱体1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圆柱形的长度小于等于2200mm,直径小于等于700mm,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柔性舱体1充气后长度为2100cm,直径为670cm,在柔性舱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用于人体进入充压充氧,为了减小折叠后的舱体体积,在容纳腔内部设有支撑网17来代替常规支撑软垫,支撑网17和柔性舱体1的内壁相连,用于支撑人体,支撑网17 一般设置在离地高度
100mm

200mm之间,离地太高,人的活动进空间太小,离地过低,需要放置在较为平缓的地面,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难以使用;在柔性舱体的顶部设有供人进入的入口11,入口11为长条形且沿柔性舱体轴向设置,在入口11的周边设有密封拉链111用于入口11 的开启和关闭,在柔性舱体1头部的侧壁上设有透光孔12,人进入舱体后,头部位置处于透光孔12处,便于观察舱外环境;为了便于舱体放气后进出,在柔性舱体1的侧壁上靠近透光孔12设有手动排气阀13,手动排气阀13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手动排气阀13的操作位置一个处于容纳腔内,一个处于柔性舱体外,人处于舱体内或仓体外都可进行排气,打开舱体;柔性舱体1左右端面均为弧形,在柔性舱体1的左端靠下设有泄压阀14,泄压阀14用于排泄二氧化碳,在柔性舱体1的右端靠上设有进气阀15,进气阀15通过可拆卸的软管和压缩机机箱3相连,为了方便进气阀15和软管相连,在进气阀15上连接有快接插头151,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柔性舱体(1),所述柔性舱体(1)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支撑网(17),所述柔性舱体(1)顶部设有人进出的入口(11),所述入口(11)周边设有密封拉链(111),所述柔性舱体(1)头部的侧壁上设有透光孔(12),所述柔性舱体(1)侧壁上靠近所述透光孔(12)设有手动排气阀(13),所述柔性舱体(1)左端靠下设有泄压阀(14),所述柔性舱体(1)右端靠上设有进气阀(15),所述进气阀(15)通过可拆卸的软管和压缩机机箱(2)相连,所述柔性舱体(1)底部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脚(16);所述柔性舱体(1)底部还设有支撑垫(3),所述支撑垫(3)可折叠形成用于包装所述柔性舱体(1)的包装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机箱(2)内部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机箱(2)顶部设有把手(28),所述压缩机机箱(2)一端设有和所述进气阀(15)连接的出气阀(22),所述压缩机机箱(2)另一端设有安全阀(23)和消音器(24),所述消音器(24)下方设有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按钮开关(2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3)上表面设有用于折叠所述柔性舱体(1)的折叠区域(31),所述支撑垫(3)下表面中间对称设有一圈拉链(32),所述拉链(32)两侧对称设有U型连接部(321),所述U型连接部(321)上均设有拉链头(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克周毛雨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氧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