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20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喂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瓶结构简单无法控制其漏水问题,使得笼盒内的垫料经常被水浸泡而不能使用,这无形中就增加了饲养人员的换垫料次数,加大了饲养人员工作量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瓶体、柱形塞、锥形容水腔体、饮水管和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饮水管的管壁为空腔结构,所述饮水管的顶部设有空腔,在所述饮水管顶部的空腔内内嵌有滚珠,保证了实验动物在喝水时只要滚珠有一侧离开接触面移动就会有水流出,而且还避免了出水口的漏水现象,同时对小鼠的饲养生活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

A New Leakage-proof Drinking Water Bottle for Laboratory Animal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feed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leak-proof drinking water bottle for laboratory animals. The purpose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water bottl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an not control its water leakage, so that the padding in the cage is often immersed in water and can not be used, which virtual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padding changes for feeders, and increases the workload of feeders and other issue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 plunger, a conical water cavity, a drinking water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The wall of the drinking water pipe is a cavity structure, the top of the drinking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the cavity at the top of the drinking water pipe is embedded with balls, which ensures that water will flow out as long as one side of the balls moves away from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avoids the leakage of water from the outlet, and does not pollute the feed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喂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
技术介绍
实验动物用饮水瓶,是饲养实验动物每天用的一种设备,其更换频率较高。而现有水瓶结构简单无法控制其漏水问题,使得笼盒内的垫料经常被水浸泡而不能使用,这无形中就增加了饲养人员的换垫料次数,加大了饲养人员工作量。另外,由于水瓶漏水无法计算饮水量,而使得一些本可通过饮水完成的科研实验而改为灌胃或用其他方法替代,这给试验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包括瓶体、柱形塞、锥形容水腔体、饮水管和排气管,所述柱形塞设置在瓶体的瓶口上,所述柱形塞的下部连接有锥形容水腔体,所述柱形塞和锥形容水腔体均为空腔结构,在所述锥形容水腔体的锥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饮水管插装在柱形塞上且进水口位于柱形塞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插装在柱形塞上且进气口位于柱形塞内,所述锥形容水腔体的设置,是为了减少瓶中水对滚珠的压力,使得滚珠滚动更容易灵活。进一步,所述饮水管的管壁为空腔结构,做成这样饮水管就为管壁和管桶体同时出水,保证了实验动物在喝水时只要滚珠有一侧离开接触面移动就会有水流出。进一步,所述饮水管的顶部设有空腔,在所述饮水管顶部的空腔内内嵌有滚珠,实验动物只需通过舔动滚珠就能喝到水,避免了出水口在更换水瓶时或晃动等一些其它情况下的漏水现象。再进一步,所述柱形塞和锥形容水腔体螺纹连接,拆卸和组装时更加方便快捷。更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设有带过滤膜的气嘴,保证了瓶中水虽与外界相同但又不会被污染。更进一步,在所述瓶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用于实时观察瓶体所剩水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锥形容水腔体的设置,是为了减少瓶中水对滚珠的压力,使得滚珠滚动更容易灵活2、本专利技术所述饮水管的管壁为空腔结构,所述饮水管的顶部设有空腔,在所述饮水管顶部的空腔内内嵌有滚珠,保证了实验动物在喝水时只要滚珠有一侧离开接触面移动就会有水流出,而且还避免了出水口的漏水现象,同时对小鼠的饲养生活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3、本专利技术所述柱形塞和锥形容水腔体螺纹连接,在拆卸和组装时更加方便快捷。4、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瓶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能够实时观察瓶体所剩水量,进而给瓶体中及时补充水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柱形塞和锥形容水腔体连接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饮水管顶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瓶体、2-柱形塞、3-锥形容水腔体、4-饮水管、41-滚珠、5-排气管、6-带过滤膜的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柱形塞(2)、锥形容水腔体(3)、饮水管(4)和排气管(5),所述柱形塞(2)设置在瓶体(1)的瓶口上,在所述瓶体(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用于实时观察瓶体(1)所剩水量,所述柱形塞(2)的下部连接有锥形容水腔体(3),所述柱形塞(2)和锥形容水腔体(3)螺纹连接,所述柱形塞(2)和锥形容水腔体(3)均为空腔结构,在所述锥形容水腔体(3)的锥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饮水管(4)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水口位于柱形塞(2)内,所述饮水管(4)的管壁为空腔结构,所述饮水管(4)的顶部设有空腔,在所述饮水管(4)顶部的空腔内内嵌有滚珠(41),所述排气管(5)的一端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气口位于柱形塞(2)内,所述排气管(5)的出气口设有带过滤膜的气嘴(6)。本专利技术的瓶体1、柱形塞2、锥形容水腔体3、饮水管4、滚珠41、排气管5和带过滤膜的气嘴6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柱形塞(2)、锥形容水腔体(3)、饮水管(4)和排气管(5),所述柱形塞(2)设置在瓶体(1)的瓶口上,所述柱形塞(2)的下部连接有锥形容水腔体(3),所述柱形塞(2)和锥形容水腔体(3)均为空腔结构,在所述锥形容水腔体(3)的锥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饮水管(4)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水口位于柱形塞(2)内,所述排气管(5)的一端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气口位于柱形塞(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柱形塞(2)、锥形容水腔体(3)、饮水管(4)和排气管(5),所述柱形塞(2)设置在瓶体(1)的瓶口上,所述柱形塞(2)的下部连接有锥形容水腔体(3),所述柱形塞(2)和锥形容水腔体(3)均为空腔结构,在所述锥形容水腔体(3)的锥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饮水管(4)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水口位于柱形塞(2)内,所述排气管(5)的一端插装在柱形塞(2)上且进气口位于柱形塞(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实验动物用防漏水饮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管(4)的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民高渊涛王天奇李竞航李宵陈朝阳庞敏王海龙王春芳程日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