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林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41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有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储水箱的一端侧壁,且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头,所述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第一弹簧,四个第一弹簧的上端共同固定有蓄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箱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改造,解决了不能方便储水和不方便排水的问题,并且可以过滤板对水进行过滤,方便使用。

A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tank,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mounting seat, the upper end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booster pump, and one end of the booster pump is fixed with a first outlet pipe, which runs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one end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the first outlet pipe is far from the booster pipe. One end of the pump is fixed with a filter head, one end of the booster pump is fixed with a second water inlet pipe, the upper four corners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re fixed with a first sp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four first springs are jointly fixed with a water storage tank, the upper 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inlet pipe,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water inlet pipe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water storage and drainage by reforming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water can be filtered by the filter plate for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给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化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然而在如此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城市社区,就屋面绿化已经很普及的当代社会,屋面还能怎样提高绿化面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日益提高的需求,立面绿化就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然而立面绿化就涉及到对水的控制,既需要高保障植被的灌溉需要,有不能用量过多而影响建筑墙面的防水功能,而现有的技术不具备自动储水和防止储水过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有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储水箱的一端侧壁,且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头,所述增压水泵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第一弹簧,四个第一弹簧的上端共同固定有蓄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箱的下端,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蓄水箱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设有盲孔,所述移动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位于限位架内,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拨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固定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在蓄水箱的一端,所述转动盘的一端固定有卡扣,所述蓄水箱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下端固定有限位柱,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端设有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固定有喷淋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出水管一端的第四出水管,所述第四出水管的一端固定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三通的下端固定有竖管,所述第三出水管和竖管的一端均固定有喷淋头。优选地,所述栽培箱的一端设有湿度检测器。优选地,所述过滤板为多层细密网。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为软管。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有密封垫。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先是通过人工对其植被进行浇灌,人工浇灌容易造成水量过大,所以利用栽培箱内的湿度传感器进行观测,当浇灌到一定量时,水从栽培箱内流出,经过过滤板进入蓄水箱,蓄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储水箱,当下雨时,水通过蓄水箱进而储水箱,储水箱和蓄水箱内的水都蓄满时,通过水的重力将蓄水箱下压,蓄水箱下移到移动位置时,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条的配合,第一拨动杆拨动移动块移动,进而带动推动杆的移动,通过推动杆的移动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进而带动卡扣的移动,侧板打开,水从蓄水箱流出,当水从蓄水箱流出时重量变轻,通过第一弹簧蓄水箱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拨动杆的配合带动移动块的移动,进而带动推动杆的移动,通过推动杆的移动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进而带动卡扣的移动,侧板通过卡扣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改造,解决了不能方便储水和不方便排水的问题,并且可以过滤板对水进行过滤,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齿轮啮合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喷淋装置结构图。图中:1储水箱、2安装座、3增压水泵、4第一出水管、5过滤头、6第一进水管、7蓄水箱、8第二进水管、9过滤板、10栽培箱、11固定杆、12第二出水管、13侧板、14第一转轴、15第一安装板、16第一齿条、17第二齿条、18第二安装板、19第一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21第三支撑杆、22第一拨动杆、23第二拨动杆、24第三拨动杆、25限位槽、26移动块、27安装块、28连接柱、29推动杆、30转动盘、31第一弹簧、32限位柱、33卡扣、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喷淋头、37第三出水管、38三通、39第四出水管、40竖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上端固定有增压水泵3,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管4的一端贯穿储水箱1的一端侧壁,且延伸至储水箱1的内部,第一出水管4远离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头5,方便将储水箱1内的水抽出,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8,储水箱1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第一弹簧31,四个第一弹簧3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蓄水箱7,储水箱1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进水管6,第一进水管6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箱7的下端,储水箱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5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齿条16和第二齿条17,蓄水箱7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20和第三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22,第三支撑杆2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23,第二支撑杆20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块27,安装块27的一端设有移动块26,安装块2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限位架上设有盲孔,移动块26上设有限位槽25,限位槽2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连接杆28的一端位于限位架内,安装块2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拨动块24,移动块26的上端固定有推动杆29,推动杆2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0,转动盘30转动连接在蓄水箱7的一端,转动盘30的一端固定有卡扣33,蓄水箱7的一端设有开口,蓄水箱7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4铰接有侧板13,侧板13的一侧下端固定有限位柱32,方便通过重力开合侧板13,蓄水箱7的上端固定有过滤板9,过滤板9的上端设有栽培箱10,防止栽培箱内的土壤进入蓄水箱7,栽培箱10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杆11,两个固定杆1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2的一端固定有喷淋装置,方便对植物进行喷淋浇灌。本技术中,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出水管12一端的第四出水管39,第四出水管39的一端固定有三通38,三通38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出水管37,三通38的下端固定有竖管40,第三出水管37和竖管40的一端均固定有喷淋头36,方便对植物进行喷淋浇灌,栽培箱10的一端设有湿度检测器,方便观察土壤的湿度,过滤板9为多层细密网,防止栽培箱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端固定有增压水泵(3),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4),所述第一出水管(4)的一端贯穿储水箱(1)的一端侧壁,且延伸至储水箱(1)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4)远离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头(5),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8),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第一弹簧(31),四个第一弹簧(3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蓄水箱(7),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进水管(6),所述第一进水管(6)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箱(7)的下端,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15)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齿条(16)和第二齿条(17),所述蓄水箱(7)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20)和第三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22),所述第三支撑杆(2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块(27),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设有移动块(26),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设有盲孔,所述移动块(26)上设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位于限位架内,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拨动块(24),所述移动块(26)的上端固定有推动杆(29),所述推动杆(2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0),所述转动盘(30)转动连接在蓄水箱(7)的一端,所述转动盘(30)的一端固定有卡扣(33),所述蓄水箱(7)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7)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4)铰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的一侧下端固定有限位柱(32),所述蓄水箱(7)的上端固定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的上端设有栽培箱(10),所述栽培箱(10)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杆(11),两个固定杆(1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二出水管(12)的一端固定有喷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端固定有增压水泵(3),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出水管(4),所述第一出水管(4)的一端贯穿储水箱(1)的一端侧壁,且延伸至储水箱(1)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4)远离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过滤头(5),所述增压水泵(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8),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第一弹簧(31),四个第一弹簧(3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蓄水箱(7),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进水管(6),所述第一进水管(6)的一端固定在蓄水箱(7)的下端,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15)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齿条(16)和第二齿条(17),所述蓄水箱(7)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20)和第三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22),所述第三支撑杆(2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块(27),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设有移动块(26),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设有盲孔,所述移动块(26)上设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位于限位架内,所述安装块(27)的一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林尚莉莉孙慧杨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