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度以及低温韧性优异的厚的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12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6-248181号要求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层大厦等建筑物的大型化、高层化在推进,作为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强度构件,利用了厚的钢材。但是,一般地,就钢铁材料而言,制品的厚度越增大,强度的确保越难,而且,韧性的确保也越难。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得到利用由Ca-Al系氧化物带来的对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微细化效果来确保韧性,并且应用加速冷却来确保高的强度的钢材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得到利用由Mg-S系夹杂物带来的对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微细化效果来确保韧性,并且应用加速冷却来确保高的强度的钢材的技术。但是,在制造厚的钢板时,若在热轧后应用加速冷却,则在钢板的内部,与表面相比,冷却速度变慢,表面和内部的冷却中的温度历程产生大的差别,根据钢材的部位,强度、延展性、韧性这些机械特性产生差别。另外,对于大型的建筑物,希望使用厚的H型钢,但该H型钢的形状是特异的。要将钢坯成形为H形状的话,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作为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05~0.160%、Si:0.01~0.60%、Mn:0.80~1.70%、Nb:0.005~0.050%、V:0.05~0.120%、Ti:0.001~0.025%、N:0.0001~0.0120%、Cr:0~0.30%、Mo:0~0.20%、Ni:0~0.50%、Cu:0~0.35%、W:0~0.50%、Ca:0~0.0050%、Zr:0~0.0050%,并且,将Al限制为0.10%以下,将B限制为0.0003%以下,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在Ceq=C+Mn/6+(Cr+Mo+V)/5+(Ni+Cu)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1 JP 2016-2481811.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作为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05~0.160%、Si:0.01~0.60%、Mn:0.80~1.70%、Nb:0.005~0.050%、V:0.05~0.120%、Ti:0.001~0.025%、N:0.0001~0.0120%、Cr:0~0.30%、Mo:0~0.20%、Ni:0~0.50%、Cu:0~0.35%、W:0~0.50%、Ca:0~0.0050%、Zr:0~0.0050%,并且,将Al限制为0.10%以下,将B限制为0.0003%以下,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在Ceq=C+Mn/6+(Cr+Mo+V)/5+(Ni+Cu)/15时,所述化学成分中的C、Mn、Cr、Mo、V、Ni、Cu满足0.30≤Ceq≤0.48,作为所述钢的金属组织,以面积分率计,包含60%以上且小于100%的铁素体,将马氏体与奥氏体的混合组织MA限制为3.0%以下,将除了所述铁素体和所述MA以外的组织限制为37%以下,所述铁素体的平均粒径为1~30μm,在以与轧制方向正交的切断面观察所述钢时,其形状为H形,凸缘的厚度为20~140mm,在将所述凸缘的宽度方向长度记为F时,在距所述凸缘的宽度方向端面(1/6)F的位置,拉伸屈服应力为385~530MPa,拉伸最大强度为490~690MPa,在将所述凸缘的厚度记为t2时,在距所述凸缘的宽度方向端面(1/6)F、且距所述凸缘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沟口昌毅,市川和利,杉山博一,清家彻哉,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