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85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设备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均内含柔性电池;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增大了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容量,提高了续航能力,节省了设备本体的空间,使得穿戴产品更轻薄,为穿戴设备功能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由于其轻巧的身形和集成的多种功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可穿戴设备的电池装设在设备本体内,预留给电池的空间小,导致电池容量也非常小,续航时间短(如果装设电池容量大的电池,则会导致可穿戴设备笨重,与轻巧的设计形成矛盾),使得哟丰富感觉刚用一会就没电了,并且电池容量小限制了可穿戴设备功能多样性的更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增大了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容量,提高了续航能力,节省了设备本体的空间,使得穿戴产品更轻薄,为穿戴设备功能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设备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均内含柔性电池;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设备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均内含柔性电池;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设备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均内含柔性电池;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具有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具有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所述第一正极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正极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正极与所述第一负极之间的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正极与所述第二负极之间的第二电压相等;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之间的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正极和所述第二负极之间的第二电流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模式为两个所述柔性电池串联的供电模式时,两个所述柔性电池给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和;两个所述柔性电池的给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电流为所述第一电流或所述第二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模式为两个所述柔性电池并联的供电模式时,两个所述柔性电池给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两个所述柔性电池的给所述设备本体的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术
申请(专利权)人: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