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带宽阻带双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微带滤波器的
,尤其是指一种微带宽阻带双工器。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各频段之间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因此带来的各通信频段之间的干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带通滤波器的性能决定了通信系统的工作质量。在带通滤波器是指允许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频段,其主要工作于信号发射端的前级和信号接收端的后级,用于抑制谐波与杂波信号,保证所需信号的纯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一个端口会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而这些信号又需要经过不同的系统进行处理。因此,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双工器。近些年来对于双工器的研究不仅仅在性能上有很大的突破,在尺寸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方法获双工器是通过在输入端口并联两组谐振器,通过谐振器将能量耦合过去,但往往其突出问题在于谐振器自身寄生通带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体性能。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两组不同的谐振器结合耦合线加载短路枝节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带宽阻带双工器。微带线多处弯折,并且合理分布在二维空间内,实现体积小型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带宽阻带双工器,以印刷电路板的方式制作在双面覆铜介质板上,所述双面覆铜介质板的一侧面为微带线层,其另一侧面为覆铜接地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带线层上分别形成有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有第一馈线,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二馈线,用于馈出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三馈线,用于馈出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馈线的组合和第二输出端口与第三馈线的组合分别位于第一馈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馈线和第三馈线分别垂直于第一馈线,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带宽阻带双工器,以印刷电路板的方式制作在双面覆铜介质板上,所述双面覆铜介质板的一侧面为微带线层,其另一侧面为覆铜接地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带线层上分别形成有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有第一馈线,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二馈线,用于馈出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三馈线,用于馈出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馈线的组合和第二输出端口与第三馈线的组合分别位于第一馈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馈线和第三馈线分别垂直于第一馈线,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位于由第一馈线和第二馈线组成的直角区域中,所述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位于由第一馈线和第三馈线组成的直角区域中;所述输入端口和第一馈线通过耦合间隙对位于第一馈线两侧的第一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进行馈电,所述第一谐振器是由第一接地空、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组成的一个四分之一波长的短路谐振器,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第二微带线,且所述第一接地空放置在第一微带线的末端,所述第四谐振器是由第二接地空、第三微带线和第四微带线组成的一个四分之一波长的短路谐振器,所述第三微带线连接第四微带线,且所述第二接地空放置在第三微带线的末端,所述第一接地空和第二接地空用于连接微带线和接地板;所述第一谐振器通过第一接地空对第二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进行耦合馈电,且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关于第三谐振器的中轴线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二谐振器通过耦合间隙对第二馈线进行馈电,信号从第一输出端口馈出,完成信号传输;所述第二谐振器是由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向凯燃,陈付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