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62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包括模组支架、图像处理器和轴线平行的红外模组、白光模组,所述红外模组包括红外透镜和红外探测器,所述白光模组包括白光透镜和白光探测器,所述红外透镜与白光透镜的光轴互相平行,且二者的水平距离为13mm~15mm;所述红外透镜所在平面与白光透镜所在平面平行,且二者垂直距离小于3mm;所述红外透镜与所述白光透镜的视场角相同;通过红外模组与白光模组间距和高度的设计,使得红外模组和白光模组可以整合成一个单独的模组,提高红外成像和白光成像的融合精度;通过红外透镜与白光透镜视场角的匹配,可以促进红外图像与白光图像进行叠加融合。

An Infrared White Light Dual 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红外热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
技术介绍
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由于红外探测器的分辨率较白光分辨率低,在一些对图像细节要求较高的场合,红外成像便无法满足需求。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将红外成像与白光成像联合使用,将白光镜头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镜头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叠加,这样既可以满足图像的细节要求,又可以读取图像细节的温度信息。但目前无论是传统的红外系统产品,还是小型的红外模组产品,都是通过在产品端进行设计,将红外探测器和白光摄像头联合成像。在设计过程中,将零散的白光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安装到产品中,没有将其做成一个模组,红外模组与白光模组没有直接发生相互关系。红外图像与白光图像进行叠加时,只有红外模组与白光模组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才能得到较好的成像质量。在产品端进行红外图像与白光图像的叠加存在以下缺点:1.装配调校不方便,装配误差较大;2.结构和图像融合算法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其目的在于通过将红外模组和白光模组组合成一个单独模块,提高红外热成像和白光成像融合的精度,降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包括模组支架、图像处理器和轴线平行的红外模组、白光模组,所述红外模组包括红外透镜和红外探测器,所述白光模组包括白光透镜和白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镜与白光透镜的光轴互相平行,且二者的水平距离为13mm~15mm;所述红外透镜所在平面与白光透镜所在平面平行,且二者垂直距离小于3mm;所述红外透镜与所述白光透镜的视场角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包括模组支架、图像处理器和轴线平行的红外模组、白光模组,所述红外模组包括红外透镜和红外探测器,所述白光模组包括白光透镜和白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镜与白光透镜的光轴互相平行,且二者的水平距离为13mm~15mm;所述红外透镜所在平面与白光透镜所在平面平行,且二者垂直距离小于3mm;所述红外透镜与所述白光透镜的视场角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镜设置于所述红外模组的轴线前端,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红外模组的轴线后端;所述白光透镜设置于所述白光模组的轴线前端,所述白光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白光模组的轴线后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材料的导热系数高于200W/(m·K);所述第一支架的材料的导热系数低于0.5W/(m·K),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白光模组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红外模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所述矩形的短边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定位的半圆孔,所述矩形的四角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的光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白光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材料为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所述第一支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红旗黄晟王鹏周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