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外壳、振动马达及电动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55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外壳、振动马达及电动牙刷,涉及振动马达技术领域。该马达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输出轴,输出轴的一端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外壳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马达本体的容置腔,外壳本体对应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马达本体接触。马达外壳能够使得振动马达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有效提高振动力度。振动马达包括马达外壳,其具有该马达外壳的全部功能。电动牙刷包括振动马达,其具有该振动马达的全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外壳、振动马达及电动牙刷
本技术涉及振动马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马达外壳、振动马达及电动牙刷。
技术介绍
电动牙刷的振动马达工作时产生震动,使牙刷头产生高频震动,其可以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按摩效果。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振动马达结构复杂,且振动力度不够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马达外壳,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使得振动马达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以有效提高振动力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马达外壳,其结构更加紧凑,可以有效提高振动力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振动马达,其可以有效提高振动力度。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外壳,其包括外壳本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马达本体的容置腔,所述外壳本体对应所述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马达本体接触。可选的,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注塑成一体。可选的,所述马达外壳还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支撑筒内。可选的,所述马达外壳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支撑块,四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支撑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外壳本体均一体成型。可选的,在所述连接部到所述接触部的方向上,所述接触部的外径逐渐变小,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马达本体接触的接触平面。可选的,所述外壳本体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使所述马达本体的电线穿过。可选的,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外壳本体靠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的侧壁上。可选的,所述外壳本体的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面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侧壁,所述平面侧壁位于两个所述弧面侧壁之间,所述穿线孔开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平面侧壁上。可选的,所述外壳本体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用于与封闭盖连接以使所述封闭盖封闭所述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封闭盖的弧形凹槽适配的弧形凸起。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马达本体和上述的马达外壳,所述马达本体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与所述外壳本体相对固定,且所述马达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接触。可选的,所述马达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的振动部,所述振动部与所述接触部接触。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封闭盖,所述外壳本体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封闭盖与所述开口端连接且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端。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轴承和钢片,所述马达本体的马达轴位于所述马达本体远离所述振动部的一端,所述马达轴连接有偏心块,所述封闭盖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容置孔,所述轴承和所述钢片容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钢片相对于所述轴承靠近所述容置孔的孔底,所述马达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封闭盖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封闭盖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置孔连通的延伸通孔。可选的,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封闭盖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封闭盖封闭所述开口端时,所述弧形凸起容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第一减震套,所述第一减震套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减震套套设所述外壳本体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以使所述外壳本体的端部和所述封闭盖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可选的,所述封闭盖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第一减震套远离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凸起,所述第一减震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容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减震凸起的外壁具有凹凸不平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第二减震套,所述第二减震套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减震套套设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以使所述外壳本体的端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减震套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的密封孔,所述密封孔用于使所述输出轴穿过。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套一体成型,所述密封孔开设于所述密封筒。可选的,所述输出轴的外壁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输出轴的周向设置,所述密封筒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适配的密封凸起。可选的,所述密封筒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套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减震套远离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形的第二减震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减震凸起是以所述密封筒的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可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套和/或所述密封筒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其包括上述的振动马达。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马达外壳、振动马达及电动牙刷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通过将外壳本体和输出轴一体成型,可以使得马达外壳的结构更加简答且紧凑,并且马达本体安装到容置腔内后,可以直接与接触部接触,马达本体产生的振动可以快速的传递给接触部,接触部传递给输出轴,使得连接在输出轴上的牙刷头可以快速振动,实现刷牙功能,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牙刷头的振动力度,并且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拆卸等方便。振动马达包括该马达外壳,其具有马达外壳的全部功能。电动牙刷包括该振动马达,其具有振动马达的全部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示出的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示出的第二减震套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示出的第二减震套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示出的外壳本体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示出的外壳本体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示出的外壳本体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中示出的马达本体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3中示出的马达本体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3中示出的封闭盖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3中示出的封闭盖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3中示出的第一减震套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3中示出的第一减震套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振动马达;10-外壳本体;11-容置腔;12-接触部;13-固定孔;14-穿线孔;15-弧面侧壁;16-平面侧壁;17-开口端;171-弧形凸起;20-输出轴;21-密封槽;30-马达本体;31-振动部;32-马达轴;33-偏心块;34-电线;41-支撑筒;42-支撑块;50-封闭盖;51-延伸通孔;52-弧形凹槽;53-固定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马达本体的容置腔,所述外壳本体对应所述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马达本体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马达本体的容置腔,所述外壳本体对应所述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马达本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孔内,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注塑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还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支撑筒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支撑块,四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支撑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外壳本体均一体成型。5.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本体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外壳,所述马达本体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桦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