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保护电路、集成高压电路及集成低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53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48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集成高压电路及集成低压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PWM信号产生模块、电阻分压模块、上电清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比较器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其中: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和所述上电清零模块耦接;所述电阻分压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所述上电清零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所述比较器模块,第二输入端适于输入参考电压信号;所述逻辑处理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用于对所述比较器模块输出的过压保护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应用上述过压保护电路,可以降低功耗和电阻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压保护电路、集成高压电路及集成低压电路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集成高压电路及集成低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应用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尤其对于高压电源电路,当芯片输入电压波动过大,例如输入电压超出预设值时,容易造成芯片内部器件的损坏,继而损毁芯片。故需要引入过压保护电路,避免输入电压波动过大导致的芯片损坏问题。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直接使用电阻分压,其分压支路一直导通,功耗大。对于低压电源,将电阻阻值做大,即电阻面积做大可以适当地降低功耗。对于高压电源(如40V或者更高的电源电压),为了保证较低的电路功耗,例如微安(μA)级别的电路功耗,需要非常大的电阻面积,导致正常面积的芯片难以实现。故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功耗较大,或者电阻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过压保护电路的功耗和电阻面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PWM信号产生模块、电阻分压模块、上电清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比较器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其中: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分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信号产生模块、电阻分压模块、上电清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比较器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其中: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和所述上电清零模块耦接;所述电阻分压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用于接收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的PWM信号,并产生采样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所述上电清零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用于产生高电平清零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以使所述采样电压信号降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清零信号,产生开关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信号产生模块、电阻分压模块、上电清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比较器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其中: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和所述上电清零模块耦接;所述电阻分压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用于接收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的PWM信号,并产生采样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所述上电清零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用于产生高电平清零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以使所述采样电压信号降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采样电压信号和所述清零信号,产生开关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比较器模块,第二输入端适于输入参考电压信号,用于产生过压保护信号;所述逻辑处理模块,与所述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用于对所述比较器模块输出的过压保护信号进行逻辑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电路: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耦接,接入所述PWM信号,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耦接;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耦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九PMOS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九PMOS管,所述第九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耦接,接入所述PWM信号,所述第九PMOS管的源极接入电源电压,所述第九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口耦接;所述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耦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口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上电清零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接入所述清零信号,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耦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所述电阻分压模块耦接;所述第三NMOS管,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耦接,接入所述PWM信号,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四NMOS管,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上电清零模块的第一端口耦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所述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五NMOS管,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上电清零模块的第二端口耦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清零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与非门和第一MOS管,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PWM信号产生模块耦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MOS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刘勇江袁俊陈光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