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95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所述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与网络输入端口、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包括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和限压保护模块;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络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将预设工作频率的网络信号传输至限压保护模块并抑制雷电信号,将雷电流泄放至接地端;限压保护模块与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用于对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并降低线间容值,输出网络信号至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有效抑制了雷电信号,并通过隔离保护进一步实现限压并降低线间容值,减少对网络信号的影响,完全避免了线路、接地串扰的影响,使后端设备运行更稳定、安全。

A Network Iso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twork iso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circui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network input port, network output port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network iso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circuit includes surge isolation transformer module and voltage limiting protection module; input terminal of surge isolation transformer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network input port for network with preset working frequency.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voltage limiting protection module and the lightning signal is suppressed, and the lightning current is discharged to the grounding end; the voltage limiting protec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urge isolation transformer module, the network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hich is used to limit the voltage of the network signal and reduce the inter-line capacitance, and output the network signal to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the network output terminal, effectively suppressing the lightning. Electric signal, through isolation protection, further realizes voltage limit and reduces the capacitance value between lines, reduces the impact on network signal, completely avoids the impact of line and ground crosstalk, and makes the back-end equipment run more stable and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
本技术涉及网络防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
技术介绍
有源以太网(POE),即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Cat.6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基于IP的终端(例如IP电话、无线AP、网络摄像机等终端)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也提供交直流供电的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虽然POE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传输数据信号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户外感应雷磁脉冲的影响。例如直击雷直接击中网络系统设备造成损坏,雷电电磁脉冲通过馈线、网线、电源等线路对设备造成损坏。一旦网络系统或设备遭受雷击,导致设备损坏、信号中断、数据将永久丢失,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带POE功能的防雷器,其保护形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在信号保护线路中,采用气体放电管作第一级保护,退藕采用电阻或其他器件,采用瞬态二极管作第二级保护电路,后者是达到了降低残压的效果,可却因其结电容过大影响了网络传输质量,前者吸收浪涌能力强,可却残压非常高,导致了后端保护设备损坏,但防雷器却完好无损,当雷电入地也会导致地电位高压反击。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通过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将预设工作频率的网络信号顺利通过,同时抑制雷电高频信号,将雷电流泄放到地,使得雷电信号对网络信号的影响减少到最少,并且在后端通过隔离保护对网络信号进一步限压并降低线间容值,使线间容值更低,完全避免了线路、接地串扰的影响,且耐高压冲击,使后端设备运行更稳定、安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与网络输入端口、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所述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包括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和限压保护模块;所述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络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将预设工作频率的网络信号传输至限压保护模块并抑制雷电信号,将雷电流泄放至接地端;所述限压保护模块与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并降低线间容值,输出网络信号至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包括用于分别接收四路网络信号并抑制雷电信号的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以及第一瞬态二极管和第二瞬态二极管,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网络输入端口,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限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限压保护模块包括用于分别对四路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的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一主绕组、第一副绕组、第一压敏电阻、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1脚,第一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2脚;所述第一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一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一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一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瞬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二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二主绕组、第二副绕组、第二压敏电阻、第二开关管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3脚,第二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4脚;所述第二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二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二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副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三主绕组、第三副绕组、第三压敏电阻、第三开关管和第三电感;所述第三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5脚,第三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6脚;所述第三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三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三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三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副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瞬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四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四主绕组、第四副绕组、第四压敏电阻、第四开关管和第四电感;所述第四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7脚,第四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8脚;所述第四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四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四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四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副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一隔离保护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静电保护器;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副绕组的第1脚,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静电保护器的一端、串行通讯接口的第1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1脚;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副绕组的第2脚,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静电保护器的另一端、串行通讯接口的第2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2脚。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二隔离保护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静电保护器;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副绕组的第1脚,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静电保护器的一端、串行通信接口的第3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3脚;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副绕组的第2脚,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静电保护器的另一端、串行通讯接口的第4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4脚。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三静电保护器;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副绕组的第1脚,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静电保护器的一端、串行通信接口的第5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5脚;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副绕组的第2脚,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静电保护器的另一端、串行通讯接口的第6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6脚。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中,所述第四隔离保护单元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四静电保护器;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副绕组的第1脚,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静电保护器的一端、串行通信接口的第7脚和网络输出端口的第7脚;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副绕组的第2脚,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静电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与网络输入端口、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包括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和限压保护模块;所述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络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将预设工作频率的网络信号传输至限压保护模块并抑制雷电信号,将雷电流泄放至接地端;所述限压保护模块与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并降低线间容值,输出网络信号至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隔离防雷电路,与网络输入端口、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包括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和限压保护模块;所述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网络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将预设工作频率的网络信号传输至限压保护模块并抑制雷电信号,将雷电流泄放至接地端;所述限压保护模块与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网络输出端口以及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并降低线间容值,输出网络信号至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隔离变压器模块包括用于分别接收四路网络信号并抑制雷电信号的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以及第一瞬态二极管和第二瞬态二极管,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网络输入端口,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限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保护模块包括用于分别对四路网络信号进行限压保护的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副绕组单元、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第三主副绕组单元和第四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隔离保护单元、第二隔离保护单元、第三隔离保护单元和第四隔离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串行通讯接口和网络输出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一主绕组、第一副绕组、第一压敏电阻、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1脚,第一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2脚;所述第一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一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一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一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瞬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副绕组单元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隔离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副绕组单元包括第二主绕组、第二副绕组、第二压敏电阻、第二开关管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主绕组的第1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3脚,第二主绕组的第2脚连接网络输入端口的第4脚;所述第二副绕组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第二隔离保护单元;所述第二主绕组的中心抽头与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正福李洋冉先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