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插座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5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插座及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柔性扁平电缆及电缆插座,柔性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导体、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导体;电缆插座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电连接片,包括第一电连接主体、第一接触点以及第一焊脚;第二电连接片,包括第二电连接主体、第二接触点以及第二焊脚;第一电连接主体与第二电连接片共同形成第一插设空间,柔性扁平电缆一端可插入第一插设空间内。上述电连接器,由于柔性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因此相比于仅设有单面导体的电缆,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扁平电缆可实现双面导通而具有较小的宽度,减小了与其配合的电缆插座尺寸,从而避免过多占用柔性电路板等结构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插座及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插座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FlatCable,FFC)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与极薄的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之间以及小型化电器设备中进行数据传输。柔性扁平电缆插座则是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等结构以用于插设柔性扁平电缆的专用插座。但目前,传统的柔性扁平电缆仅能单面接触导通,当出现需要大量针脚导通时,会导致柔性扁平电缆的宽度大幅度增加,进而增加与其连接的柔性扁平电缆插座的体积,进而导致占用安装柔性扁平电缆插座的电路板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柔性扁平电缆仅能单面导通且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双面导通且体积较小的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插座及电连接器。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柔性扁平电缆及电缆插座,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扁平电缆及电缆插座,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之间;所述电缆插座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电连接片,设于所述绝缘基座;所述第一电连接片包括第一电连接主体、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接触点与第一焊脚;以及第二电连接片,设于所述绝缘基座;所述第二电连接片包括第二电连接主体、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二接触点与第二焊脚;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分别突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主体的表面且两者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插设空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扁平电缆及电缆插座,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之间;所述电缆插座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电连接片,设于所述绝缘基座;所述第一电连接片包括第一电连接主体、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接触点与第一焊脚;以及第二电连接片,设于所述绝缘基座;所述第二电连接片包括第二电连接主体、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二接触点与第二焊脚;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分别突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主体的表面且两者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插设空间;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一端可分离地插入所述第一插设空间内,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接触点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二接触点接触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具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段及插设段;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还包括第二屏蔽层与第三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于所述连接段中所述第一导体背向所述第一屏蔽层一侧,所述第三屏蔽层位于所述连接段中所述第二导体背向所述第一屏蔽层一侧;所述电缆插座还包括均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的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接触的第一屏蔽接触件,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三屏蔽层接触的第二屏蔽接触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接触件与所述第二屏蔽接触件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分别突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且两者之间间隔形成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插入方向连通所述第一插设空间的第二插设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盖,所述导电盖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并可在相对所述绝缘基座闭合的第一位置与相对所述绝缘基座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屏蔽接触件突设于所述导电盖朝向所述第一插设空间的表面;当所述导电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屏蔽接触件与所述第二屏蔽接触件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插设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壳体,所述导电盖的两端分别突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绝缘基座抵持于所述第一导电壳体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壳体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突设于所述导电盖面向所述第一插设空间一侧;当所述导电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持件向所述第一接触点施加朝向所述第二接触点的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包括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突设于所述导电盖,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与所述限位突起匹配的限位槽;当所述导电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突起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包括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突设于所述导电盖面向所述第一插设空间的表面,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上开设有与所述卡位件匹配的卡位槽,当所述导电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位件插设于所述卡位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插设空间的第一台阶面及位于所述第二插设空间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导电壳体支撑于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屏蔽接触件突设于所述第二导电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台阶面一侧表面。10.一种柔性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之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