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4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顶盖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以及隔膜,隔膜设置于第一电极构件和第二电极构件之间。壳体具有开口且收容电极组件。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设置于顶盖板的第一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壳体的开口;顶盖板具有注液孔。第一电极构件包括主体部、第一突部及第二突部,第一突部连接于主体部的靠近顶盖板的一端,第二突部连接第一突部和第一电极端子。在宽度方向上,第一突部延伸至注液孔的下侧,且第一突部靠近注液孔的第一端部超出第二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顶盖组件和壳体,壳体收容电极组件,顶盖组件的顶盖板固定于壳体并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以及将第一电极构件和第二电极构件隔开的隔膜。在注液时,电解液会冲击隔膜,如果注液压力较大,隔膜容易出现翻折,导致第一电极构件的端部和第二电极构件的端部露出,引发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减小隔膜在注液时翻折的概率,降低短路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顶盖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构件、第二电极构件以及隔膜,隔膜设置于第一电极构件和第二电极构件之间。壳体具有开口且收容电极组件。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设置于顶盖板的第一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壳体的开口;顶盖板具有注液孔。第一电极构件包括主体部、第一突部及第二突部,第一突部连接于主体部的靠近顶盖板的一端,第二突部连接第一突部和第一电极端子。在宽度方向上,第一突部延伸至注液孔的下侧,且第一突部靠近注液孔的第一端部超出第二突部。沿宽度方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以及顶盖组件(3);电极组件(1)包括第一电极构件(11)、第二电极构件(12)以及隔膜(13),隔膜(13)设置于第一电极构件(11)和第二电极构件(12)之间;壳体(2)具有开口且收容电极组件(1);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和设置于顶盖板(31)的第一电极端子(32),顶盖板(31)覆盖壳体(2)的开口;顶盖板(31)具有注液孔(311);第一电极构件(11)包括主体部(P1)、第一突部(P2)及第二突部(P3),第一突部(P2)连接于主体部(P1)的靠近顶盖板(31)的一端,第二突部(P3)连接第一突部(P2)和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以及顶盖组件(3);电极组件(1)包括第一电极构件(11)、第二电极构件(12)以及隔膜(13),隔膜(13)设置于第一电极构件(11)和第二电极构件(12)之间;壳体(2)具有开口且收容电极组件(1);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和设置于顶盖板(31)的第一电极端子(32),顶盖板(31)覆盖壳体(2)的开口;顶盖板(31)具有注液孔(311);第一电极构件(11)包括主体部(P1)、第一突部(P2)及第二突部(P3),第一突部(P2)连接于主体部(P1)的靠近顶盖板(31)的一端,第二突部(P3)连接第一突部(P2)和第一电极端子(32);在宽度方向(X)上,第一突部(P2)延伸至注液孔(311)的下侧,且第一突部(P2)靠近注液孔(311)的第一端部(P21)超出第二突部(P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X),第一突部(P2)远离注液孔(311)的第二端部(P22)超出第二突部(P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X),第一端部(P21)超出第二突部(P3)的长度为L1,第二端部(P22)超出第二突部(P3)的长度为L2,L1大于L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突部(P2)从主体部(P1)的一端沿靠近顶盖板(31)的方向延伸,且第一突部(P2)远离主体部(P1)的第三端部(P23)与顶盖板(31)相对并连接于第二突部(P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突部(P2)的第三端部(P23)不超出隔膜(13),且第一突部(P2)的刚度大于隔膜(13)的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突部(P3)包括第一连接区(P31)和第二连接区(P32),第一连接区(P31)连接于第一电极端子(32)且延伸到注液孔(311)的下侧,第二连接区(P32)相对于第一连接区(P31)弯折并连接第一突部(P2)和第一连接区(P3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格薛庆瑞李静王鹏翔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