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43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辊轮、定位结构以及连接组件。定位结构设置于箱体内。辊轮包括辊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辊体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远离辊体的端部与定位结构配合,第二连接部延伸到箱体外部。连接组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到箱体。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箱体,第二轴承座位于第一轴承座上侧且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夹持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电池的极片需要经过涂布、干燥、辊压、分切等多个工序,而在所述多个工序中,极片都需要在辊轮的引导下走带。以干燥工序为例,极片需要穿过干燥箱内的多个辊轮;然而,由于磨损等原因,辊轮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拆装,每次拆装都需要重新校正辊轮的水平度、平行度,花费的时间长,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能简化辊轮的拆装工艺,节省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辊轮、定位结构以及连接组件。定位结构设置于箱体内。辊轮包括辊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辊体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远离辊体的端部与定位结构配合,第二连接部延伸到箱体外部。连接组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地连接到箱体。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轴承座固定于箱体,第二轴承座位于第一轴承座上侧且连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夹持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设有凹槽,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辊轮(2)、定位结构(3)以及连接组件(4);定位结构(3)设置于箱体(1)内;辊轮(2)包括辊体(21)、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分别从辊体(21)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22)远离辊体(21)的端部与定位结构(3)配合,第二连接部(23)延伸到箱体(1)外部;连接组件(4)将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转动地连接到箱体(1);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轴承(41)、第一轴承座(42)和第二轴承座(43),第一轴承(41)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3),第一轴承座(42)固定于箱体(1),第二轴承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辊轮(2)、定位结构(3)以及连接组件(4);定位结构(3)设置于箱体(1)内;辊轮(2)包括辊体(21)、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分别从辊体(21)的两端延伸,第一连接部(22)远离辊体(21)的端部与定位结构(3)配合,第二连接部(23)延伸到箱体(1)外部;连接组件(4)将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转动地连接到箱体(1);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轴承(41)、第一轴承座(42)和第二轴承座(43),第一轴承(41)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3),第一轴承座(42)固定于箱体(1),第二轴承座(43)位于第一轴承座(42)上侧且连接于第一轴承座(42),第一轴承(41)夹持于第一轴承座(42)和第二轴承座(4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结构(3)设有凹槽(C),第一连接部(22)远离辊体(21)的端部插入凹槽(C);或第一连接部(22)设有凹槽(C),定位结构(3)插入凹槽(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C)为锥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41)、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军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