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2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包括:光伏电池片、互连条、汇流带,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包括N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M个光伏电池,M个光伏电池之间通过互连条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中间的汇流带形成并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分别通过两端的汇流带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相邻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引出的极性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局部遮挡时电池片两端的反偏电压过高,从而减少热斑温度过高,同时避免热斑效应产生时,电池片反偏电压过高造成电池片反向击穿损伤。

A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因其能够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组件是具有外部封装及内部连接,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单个太阳能电池往往输出电压太低,或者电流不合适,而且其经受机械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将单体电池串联、并联,并再经过严密封装引出电极,形成可以作为独立电源的光伏组件。现有技术的光伏组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包括:多个完整未切割电池片11、串连相邻电池片11及连接电池片和汇流带13的互连条12、串联电池串及作为组件引出端的汇流带13。因该光伏电池组件结构采用电池串单侧汇流方式,一个旁路二极管14仅保护单侧并联在旁路二极管两极的电池片,如果要增加组件内电池片数量,每个旁路二极管对应的单串电池片数量就随之增加,当热斑效应产生时,对应电池片两端的最高反偏电压等于本电池串内其余电池片的电压加上旁路二极管导通电压,所以串内电池片数量增加,反偏电压就越高。因此,热斑效应产生时热斑温度也越高,对串内电池片的数量提出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减少了单串电池串的电池片数量,解决了每个旁路二极管只能保护一串电池的缺陷,使得光伏组件使用同样数量的电池片时,热斑效应产生时电池两端的反偏电压只有常规光伏电池组件结构的一半,热斑温度大幅度降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包括:光伏电池片、互连条、汇流带,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包括N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M个光伏电池,M个光伏电池之间通过互连条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中间的汇流带形成并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分别通过两端的汇流带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相邻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引出的极性相反。优选的,在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中间的汇流带上设有保护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旁路二极管。优选的,所述N串光伏电池片中的N为偶数。优选的,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首尾两串的光伏电池串分别和第二光伏电池片首尾两串的光伏电池串对应连接至中间的汇流带上,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中间部分的光伏电池串两两之间的连接点分别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中间部分的光伏电池串两两之间的连接点相连接至中间的汇流带上,在汇流带连接点之间设有保护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旁路二极管。优选的,所述旁路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大于25A。优选的,所述M个光伏电池为完整未切割的电池片,M个光伏电池为2~10个光伏电池片。优选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中间的汇流带的安全电流容量为常规组件结构短路电流的两倍。优选的,所述汇流带的宽度6mm~12mm,厚度0.3mm~0.5mm。本技术采用以上设计方案,本技术将组件串联结构一分为二,分为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同时不对电池片进行切割,保留完整电池片,无切割损耗。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共用中间的旁路二极管,两侧可独立运行工作。电池串一分为二使得单串内的电池数量减半,电池串总电压减半,热斑效应出现时,电池片两端的反偏电压几乎为原来一半,所以反向击穿风险大大降低,热斑温度大大降低。组件输出电压减半,系统设计电压不便的前提下,同一方阵的光伏电站可以安装双倍数量的光伏组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光伏电池组件结构中光伏电池组件结构的排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伏电池组件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光伏电池组件结构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包括:光伏电池片、互连条、汇流带,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包括N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M个光伏电池,M个光伏电池之间通过互连条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中间的汇流带形成并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分别通过两端的汇流带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相邻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引出的极性相反。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光伏电池组件结构以72片光伏电池片26为例,即N和M都取数值6,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分别包括6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6个光伏电池片26,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互连条21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A共36片电池片,第二光伏电池片B共36片电池片,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两部份通过中间汇流带22形成并联结构,每侧的6串电池串并排排布,相邻电池串首尾引出的极性相反,首尾分别通过各端的通过汇流带23、24焊接串联。在组件中部,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的电池串并联后引出组件电极,以便连接接线盒,并共用3个旁路二极管25,每个旁路二极管25同时保护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的电池串;具体的,光伏电池组件结构中的电池串A1与B1相邻端连接在同一根汇流带上引出电极,A2与A3、B2、B3相邻端连接在同一根汇流带上引出电极,A4与A5、B4、B5相邻端连接在同一根汇流带上引出电极,A6与B6相邻端连接在同一根汇流带上引出电极,相邻两根电极引出端连接接线盒的接线柱,以便并联旁路二极管25,每个旁路二极管25同时保护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的电池串。因此,以72片型组件为例,常规组件结构的开路电压VOC及短路电流ISC,则本技术结构的开路电压为VOC/2,短流电流为2ISC。上述光伏电池组件结构的中间共用汇流带,用于并联第一光伏电池片A和第二光伏电池片B两部份电池串,其宽度可以为6mm~12mm,厚度可以为0.3mm~0.5mm。上述光伏电池组件结构使用的旁路二极管,其额定电流需>25A。上述光伏电池组件结构使用的接线盒配套盒体、连接器、电缆线,其额定电流需>25A。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片、互连条、汇流带,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包括N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M个光伏电池,M个光伏电池之间通过互连条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中间的汇流带形成并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分别通过两端的汇流带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相邻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引出的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片、互连条、汇流带,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包括N串光伏电池片,每串光伏电池片包括M个光伏电池,M个光伏电池之间通过互连条形成串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之间通过中间的汇流带形成并联结构,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分别通过两端的汇流带形成串联结构,其中,相邻光伏电池片的串与串之间引出的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中间的汇流带上设有保护第一光伏电池片和第二光伏电池片的旁路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串光伏电池片中的N为偶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电池片首尾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容杨与胜宋广华王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