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动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39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开关动作机构,解决了开关的拉弧现象问题,包括动触片、基座、静触件和支持件,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件上设有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片与支持件之间抵接,且动触片相对支持件转动。动触片通过推柄推动从而转动触发相关电路,即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分离的过程。基座是用于容纳大部分结构的壳体,支持件用以从相对下部对动触片进行支撑,所述的基座上设有限位槽,结构简单,通过优化改造内部结构,使得动触片动作过程中稳定、准确和有效,大大降低拉弧现象产生的可能,生产加工方便,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

A Switch A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动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开关动作机构。
技术介绍
在开关内部的触发电路的动作机构上易产生拉弧现象,在电气中,当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击穿空气层形成电弧,当电弧形成后空气即产生大量的电子,导电性能迅速提高,即使两导体间的距离继续增大仍不能使电弧熄灭,这现象就是拉弧,拉弧现象危害极大,易对产品性能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关动作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动作机构,包括动触片、基座、静触件和支持件,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件上设有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片与支持件之间抵接,且动触片相对支持件转动。动触片通过推柄推动从而转动触发相关电路,即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分离的过程。基座是用于容纳大部分结构的壳体,支持件用以从相对下部对动触片进行支撑。所述的基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动触片沿宽度所在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插入限位槽内挡接限位。在宽度方向上改变动触片的形状,使得动触片可依靠限位部进行限位,可以有效控制动触片的左右移动,达到触点闭合与断开时的稳定性,降低拉弧现象产生的可能。所述的支持件上设有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通过冲压冷钝成型,且抵接部为圆柱形结构。抵接部用于直接对动触片支撑,圆柱形结构有利于与动触片的底面有效接触,避免偏位,提高动作或转动流畅和稳定性,达到防止拉弧产生的效果。所述的基座在动触片长度所在方向上设有预留槽,所述的动触片一端通过转动局部伸入预留槽,所述的预留槽和动触片之间具有排弧空间余量,所述的静触点为平面,所述的动触点为弧形面。即动触片较长的两端可通过预留槽进行限位和保护,但预留槽的宽度或深度都相对较大,使得动触片一端转入其中时并不会接触,为触点接触设计了足够的排弧空间,具有较大余量,在完成触点动作时起到绝缘限制的作用,能进一步有效防止拉弧产生。所述的限位槽间宽大于限位部间宽0.15-0.2mm,此尺寸为较合适的尺寸公差,能有效避免错位或拉弧的产生,又不会对动触片动作产生阻碍。所述的动触点为银触点,银触点广泛指的是电子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时,进行相互分离和接触的交点,由于金属导体端子在接触的瞬间容易产生瞬间的发热和火花,促使其接触点在使用的多频率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和电解,故而将其接触点加大加厚,或是采用高分子金属制造(以铜和银两种材料为多),于是,便将这个以高分子金属制成的接触点,或是以同种材料加大加厚的点称为银触点,在此不作过多阐述和限制。所述的动触片中部为拱形形状,且动触片中部与抵接部相切。提高动触片的使用寿命,避免长久使用后动触片的变形从而导致拉弧现象的产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开关动作机构结构简单,通过优化改造内部结构,使得动触片动作过程中稳定、准确和有效,大大降低拉弧现象产生的可能,生产加工方便,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动触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持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一种开关动作机构,包括动触片1、基座2、静触件3和支持件4,所述的动触片1上设有动触点5,所述的静触件3上设有静触点6,所述的动触片1与支持件4之间抵接,且动触片1相对支持件4转动。动触片1通过推柄推动从而转动触发相关电路,即动触点5和静触点6接触、分离的过程。基座2是用于容纳大部分结构的壳体,支持件4用以从相对下部对动触片1进行支撑。所述的基座2上设有限位槽7,所述的动触片1沿宽度所在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8,所述的限位部8插入限位槽7内挡接限位。在宽度方向上改变动触片1的形状,使得动触片1可依靠限位部8进行限位,可以有效控制动触片1的左右移动,达到触点闭合与断开时的稳定性,降低拉弧现象产生的可能。所述的支持件4上设有抵接部9,所述的抵接部9通过冲压冷钝成型,且抵接部9为圆柱形结构。抵接部9用于直接对动触片1支撑,圆柱形结构有利于与动触片1的底面有效接触,避免偏位,提高动作或转动流畅和稳定性,达到防止拉弧产生的效果。基于提高开关产品的稳定性,支持件4采用特殊冷钝冲压技术设计与制造。支持件采用紫铜材质,具有特殊的延展性和抗拉性。在铜材厚度均匀的本体上进行一次、二次、三次的不断成型挤压,再进行整形使圆柱体部位达到比铜材厚度2倍圆住体直径,并且表面达到光滑无瑕疵。有利保证动触片1在圆柱体上同轴转动,达到提高开关的总体性能。所述的基座2在动触片1长度所在方向上设有预留槽10,所述的动触片1一端通过转动局部伸入预留槽10,所述的预留槽10和动触片1之间具有排弧空间余量,所述的静触点6为平面,所述的动触点5为弧形面。即动触片1较长的两端可通过预留槽10进行限位和保护,但预留槽10的宽度或深度都相对较大,使得动触片1一端转入其中时并不会接触,为触点接触设计了足够的排弧空间,具有较大余量,在完成触点动作时起到绝缘限制的作用,能进一步有效防止拉弧产生。所述的限位槽7间宽大于限位部8间宽0.15-0.2mm,此尺寸为较合适的尺寸公差,能有效避免错位或拉弧的产生,又不会对动触片1动作产生阻碍。所述的动触点5为银触点,银触点广泛指的是电子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时,进行相互分离和接触的交点,由于金属导体端子在接触的瞬间容易产生瞬间的发热和火花,促使其接触点在使用的多频率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和电解,故而将其接触点加大加厚,或是采用高分子金属制造(以铜和银两种材料为多),于是,便将这个以高分子金属制成的接触点,或是以同种材料加大加厚的点称为银触点,在此不作过多阐述和限制。所述的动触片1中部为拱形形状,且动触片1中部与抵接部9相切。提高动触片1的使用寿命,避免长久使用后动触片1的变形从而导致拉弧现象的产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开关动作机构结构简单,通过优化改造内部结构,使得动触片动作过程中稳定、准确和有效,大大降低拉弧现象产生的可能,生产加工方便,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动作机构,包括动触片、基座、静触件和支持件,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件上设有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片与支持件之间抵接,且动触片相对支持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动触片沿宽度所在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插入限位槽内挡接限位,所述的支持件上设有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通过冲压冷钝成型,且抵接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基座在动触片长度所在方向上设有预留槽,所述的动触片一端通过转动局部伸入预留槽,所述的预留槽和动触片之间具有排弧空间余量,所述的静触点为平面,所述的动触点为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动作机构,包括动触片、基座、静触件和支持件,所述的动触片上设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件上设有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片与支持件之间抵接,且动触片相对支持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动触片沿宽度所在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插入限位槽内挡接限位,所述的支持件上设有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通过冲压冷钝成型,且抵接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基座在动触片长度所在方向上设有预留槽,所述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亮曹亮夏建官刘荣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艾玛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