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33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仪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包括车体、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螺旋连接孔、第二螺旋连接孔、第一螺纹连接杆、第二螺纹连接杆、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凹形储物槽和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车体、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螺旋连接孔、第二螺旋连接孔、第一螺纹连接杆、第二螺纹连接杆、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凹形储物槽结构,能实现直观、稳定和精准演示不同质量或不同加速度状态下的压力结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同时底板、滚轮导槽和橡胶泥层,能直观的观察压力的痕迹。

An Improved Load-bearing Demonstration Structure Applied to Physics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
本技术属于教学仪器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承重演示作业,可同步演示不同重量、不同拉速状态下的演示结果。
技术介绍
在不同的承重、不同速度的情况,其对承载物所造成的压力是不同的,而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采用演示模型来演示对比不同速度、不同重量情况下对物体造成的压力结果,如物理教学中常使用的承重演示结构,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一方面现有的学校中还没有这样的教学演示教具,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进行和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另一方面较少学校采购的承重演示结构,其成本高、组成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导致演示效果差,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差,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试验中的高效教学实验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业。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车体、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螺旋连接孔、第二螺旋连接孔、第一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及设置在车体(1)上的一组第一滚轮(2)、一组第二滚轮(3),及设置在车体(1)两端的第一螺旋连接孔(4)、第二螺旋连接孔(6),及分别与第一螺旋连接孔(4)、第二螺旋连接孔(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连接杆(5)、第二螺纹连接杆(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螺纹连接杆(5)、第二螺纹连接杆(7)上的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8),及设置在车体(1)内的凹形储物槽(11),其中,凹形储物槽(11)活动设置在车体(1)内;所述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8)内分别设置有拉绳,与车体(1)、一组第一滚轮(2)、一组第二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改进型承重演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及设置在车体(1)上的一组第一滚轮(2)、一组第二滚轮(3),及设置在车体(1)两端的第一螺旋连接孔(4)、第二螺旋连接孔(6),及分别与第一螺旋连接孔(4)、第二螺旋连接孔(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连接杆(5)、第二螺纹连接杆(7),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螺纹连接杆(5)、第二螺纹连接杆(7)上的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8),及设置在车体(1)内的凹形储物槽(11),其中,凹形储物槽(11)活动设置在车体(1)内;所述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8)内分别设置有拉绳,与车体(1)、一组第一滚轮(2)、一组第二滚轮(3)相配合使用的底板(22),及对称设置在底板(22)上的一组滚轮导槽(9),及分别设置在一组滚轮导槽(9)内的橡胶泥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物理教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天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