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10324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上均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侧壁上。由此,有利于窄化电致变色器件的边框,从而可以获得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电致变色器件。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shell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 preparation method, a shell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and a second substrat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an electrochromic functional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in which both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have an electrode layer, which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substrate near the electrochromic functional layer and extends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substrate. \u3002 As a result, it is advantageous to narrow the frame of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so that the narrow frame or even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without the frame can be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部件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因此电致变色器件在外观上可表现为在透明和不透明状态的可逆变化。将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器件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令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发生改变,且该外观效果的改变,可以简便的通过控制施加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场进行控制。然而,目前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以下发现而完成的:目前的电致变色器件,普遍存在变色后效果不佳的问题。具体的,由于电致变色材料对水氧敏感,需要进行封装,且用于形成电场的电极层也需要设置走线连接外电路。因此,目前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器件的边缘处具有一圈不能实现变色功能的边框,且该边框较宽,因此当电致变色器件发生变色时,边框处无法随之发生变色,导致变色后的器件的颜色与边框处的颜色差距较大。特别是当该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移动终端时,变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上均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上均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基板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基板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将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密封在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封装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侧壁均具有斜角段和垂直段,所述斜角段位于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一侧,所述封装结构覆盖所述侧壁的所述斜角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覆盖所述斜角段以及所述垂直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具有与所述电极层相连的连接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在所述斜角段处具有隔断带,所述隔断带沿着所述斜角段所在边缘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层,所述隔断带包括第一隔断带以及第二隔断带,所述第一隔断带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隔断带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在沿着同一方向的纵剖面上,所述第一隔断带和所述第二隔断带分别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以及所述电极层之间进一步包括隔垫物,形成所述隔垫物的材料包括玻璃以及树脂材料的至少之一,所述隔垫物的厚度为0.02-0.2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固定结构,多个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电极层上阵列排布,所述隔垫物通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极层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环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隔垫物横截面面积的50%-70%。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柱间隔设置,且同一个所述固定结构中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适于容纳并固定所述隔垫物。11.一种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第一电极层,并令所述第一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第二电极层,并令所述第二电极层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电致变色功能层,并令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夹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